前两天了解了科学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今天继续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学习一下课程设计思路。
标准把小学6年学习时间划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三个学段。
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每个方面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
课程内容以4大领域内容为载体,重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物质领域选择了6个主要概念,生命科学领域选择了6个主要概念,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选择了3个主要概念,技术与工程领域选择了3个主要概念,四大领域的18个主要概念构成了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并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内容融入其中,这四大领域的18个主要概念被分解成75个学习内容分布在三个学段的课程内容中。课程内容部分还针对每个主要概念设计了活动建议,供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参考。
这就是本书的大框架吧?
我是通过转岗培训任教科学的。当时分为两个暑假,进行近一个月的集中培训,培训完本来要作为专职的科学老师。但后来语数老师也确实紧张,而在乡村学校,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很多都觉得语数是主课,而科学充其量就是一个边缘化的副科。主科是要保质保量的,而副科则可有可无。所以我们仍然担任着一门主科,科学课只是兼着。
这样的培训,这样的任教时间,第1个体会就是科学课太难了。
数学内容就那些,教了那么长时间,要讲什么?学生哪边容易出错?基本上都心中有底了。随便拿一个内容稍微准备一下都能很好地教学。
而科学则不一样,那4大领域,18个主要概念,75个内容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如果没有提前进行细致的备课,很容易一教就错。要知道教学最怕的就是教错,在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或者在孩子学习的初始阶段,如果出现知识性错误或技能习惯错误,后续要纠正,要修改是要花费成本的时间还很难改过来的。所以所有的知识都要提前比较细致地学习。
而且科学课的教学方式是以探究式学习为主,实验课不少,这里面要用到大量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活动和准备实验器材,也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与精力。
比如教学热气球那一课。首先你要知道热气球的工作原理,要了解热气球如何制作?然后再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来帮助孩子观察并了解热气球。
当时上这一节课前,我做了大量的预实验。热气球肯定要产生热量?用什么来产生这个热量呢?大家习惯用蜡烛,但是现在蜡烛不好买,也确实费材料。我看到实验室里面有酒精灯,于是准备采用酒精灯作为热量的提供者。
使用酒精灯是个技术活,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如何装酒精?如何点火?如何保持火势最大?要灭火的时候该怎么灭?这些都需要自己提前去动手体验。
酒精灯燃烧后,哪些部分产生热量是比较大的?如何把它们产生的热量尽可能多地送到袋子里?如何让袋子尽可能长时间地保存热量?这一个个问题需要一一地思考,一一地设计,一一地实践。
有人说实验活动的热气球可以用垃圾袋来做。我拿了几款垃圾袋试验,有的根本飞不起来,有的一放上去就热坏了。袋子联结在一起,根本无法继续。我甚至一度以为那个热气球做不成功了。
多次尝试后,发现用冰箱的保鲜袋效果最好。加热的时间不用太多,袋子就可以充满热空气,就可以飞起来。而且那种袋子很规整,平衡性比较好,也能飞得比较久。
自己做还不够,还要让学生来动手试看看。
正式上课时,自己动手做实验的孩子们,也不是每个人都很乖,都能按部就班地做。这就涉及到活动的收跟放,活动的组织问题。
上完课,所有的实验器材都要处理,可以循环使用的,收在一起换回原位。不能循环使用的也要收集好,放到垃圾桶或其他地方。
就这样,科学课前要有知识准备,上课的时候也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引导孩子们正确地使用实验器材,做好团队合作,并做好观察记录。
上一节科学课真的不容易,内容太丰富了,事情太多了。但科学课又是孩子们特别喜欢上的课程,孩子的专注度和参与度都非常高。
这次启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啃读,很大原因也是因为觉得科学还不错,作为乡村老师更要给学生带去多样化的课程。既然要教就要教得更专业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