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梁树丽

四月中旬的时候,我们英语组召开教研会议,会议的主题主要是围绕“活动”展开讨论。
一是听评课活动。我们学校这学期分过来两位实习老师,她们跟着李雪老师实习,既然是实习,最后肯定要把重心落在“习”上面,我们必须让两位实习老师有登台讲课的机会,最重要的必须满载而归。
所以我们首先安排两位实习老师讲课,她们选择了七年级同一模块的听说课和阅读课,虽然在课堂管理上两位老师驾驭学生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但必须承认两位老师的个人素质还是非常好的,这是她们前行的基础。
听课之后我们评课,之后我们还想让两位老师再讲一次课,然后我们再研讨,结果第二天两位实习老师被告知实习结束,她们要返回学校。
我们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通知也感到很惊讶,我突然意识到凡事还是要做到“早”,早计划,早实施,用主动代替被动执行。
二是布置我们年级组的活动。为什么要在这个阶段开展活动?一来这个时间点是学期的中间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倦怠期,同时随着天气转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不断下降,所以在这个时间段举行活动可以给学生枯燥的学习增加色彩,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针对三个年级学生的特点,七年级开展英语书写大赛,旨在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水平;八年级开展作文仿写比赛或者利用手抄报,思维导图办英语学习报,到了八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用多种多样化的方式去拓展;我们九年级则开展作文写作比赛。
这次活动,我们以“月”为单位进行,一月举行一次,而且每次都要总结整理汇报。
我们九年级有三位英语老师,我和张瑜老师教的都是蜗牛班,培培老师教的是优班,所以针对我们学生的程度差,我们迅速制定了不同的活动方案。
首先,我们先确定我们的作文比赛题目。结合我们上学期的生活实际,春天的节日多,所以我们商定以“festival”为题,让学生写“My favorite Chinese festival”。
这个题目选的非常好,题目本身就是一个思维的训练与培养,中国的节日有很多,学生的选择自然就多,我们的作文题目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完全可以避免写同一个题目的重复。
热爱我们自己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用手中的传播我们心中的热爱,这就是文化的渗透教育。
当然针对我们学生的不同,培培老师的班级自然要求更高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她都做了详细的讲解并开展了背诵比赛。
我和张瑜老师商量之后,我们决定分开进行,她负责清明节的课件制作,我负责端午节的课件制作,这样我们可以交换课件,这样我们就能拥有两个作文的模板。
最重要的是这两个节日和生活实际结合的非常好,也完成了学和用的有效统一,同时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实现了双赢和多赢。
课堂讲解结束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生的背诵,一篇作文并不难,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背下来却是最大的挑战。
本计划趁热打铁完成比赛,结果又赶上实验考试,所以只能推到周三。为了不影响学生上课,我们利用课间操的时间让学生完成书写。


这次比赛我们九一九二班共有7名学生参加,这和我计划的还是有很大差距,我们原来认为每个班可以选出5个学生,结果发现5个学生还真选不出来,这就是很现实的存在。
当然也有学生不敢的因素在里面,比如再鑫,凡豪和文洋,他们选择退出,这个我也不强制要求,活动需要吸引,我需要等待,让一切慢慢发生。
经过评阅和选择后,我还是发现了惊喜。我们九一班的贵莹珍,孔祥捷和孔涵同学以完美的书写获得了绝对的满分。



当然这里面最应该表扬的是崔亚轩,她敢于亮剑,敢于挑战自己,虽然写的作文并不算完美,但是勇气最珍贵,自信最值得珍惜。




今天我必须给孩子们的参加做出确认,每个人都应该获得一个奖状和奖励,我们必须用活动推动学习动力,推进教学行走的速度。
同时我也要让活动常新常在,一周一次写作比赛,我们还可以分层次进行,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用活动强化认真。
活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但我们必须要有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勇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