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来,我在简书写了100多万字了,前后对比,虽然有时也看到自己文字上的一点点进步,但越写越觉得自己渺小,人生最大的距离是知与行之间的差距。
我们这一代人出生于短缺经济年代,又有幸亲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代,见证了贫穷和奢侈。追求物质的富足是前半生的主题,似乎没有事业,只有职业。对我来说,人生五十,刚刚起步,希望可以做一点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我从大学开始喜欢看书,因为有条件可以看很多书,我看的很杂,古今中外,广泛涉猎,到如今积累了不少笔记。同时,人生中也经历了不少事情,自己觉得有些感悟和心得,内心有一些输出的冲动。
恰逢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竟然也被读书变现的蛊惑弄得心潮澎湃,走上了写文的道路,虽然如今大梦已醒,仍要感谢时代的“诱惑”。
我们这一代人经受了各种西方思潮的猛烈冲刷,那时传统文化的根基几乎没有,最多只有父辈言传身教的一些朴素的认识,这些认识在面对困苦的现实和奢华的彼岸时,很容易就被淹没了。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中否定传统、否定现实的人其实比年轻人更多,也许跪族也更多、更虔诚。
我最初是从玄学走入传统文化的,周易八卦、五行象数、三格取名等,那时因为年轻不可能对这些深奥的东西有深刻的理解,多少带有一些迷信的倾向。不过,我由此慢慢地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同时,诵读经典热兴起,那时我把南怀瑾先生的一套书基本上看完了(关于佛学的著作看了一些,没能尽读),我开始崇拜我们国家自己的传统文化,于是大量地阅读古代历史和更多的传统经典原著。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越来越觉得,儒家的经典才是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儒家精神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简书日更以后,我更坚定了这种认识。很多事情就像冥冥中有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你,因为见闻驳杂,其实我对很多现实问题喜欢发表一些看法,但很容易就被锁文了,所以,在规划日更的时候,我把研读《荀子》作为日更的主要内容,当把九万余言的《荀子》读完以后,不但完成了数百篇的更文,更重要的是对儒家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不是只做一个文字匠。
感谢简书组织的很多活动以及简友间的相互交流和启发,在完成了《荀子》的初步研读以后,我开始学习《传习录》。我很庆幸自己又作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我现在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能把《荀子》和《传习录》这两本书读透,对儒家文化的精髓基本上可以把握得八九不离十了。荀子是战国时期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而王阳明则把儒家的道统学说大大地简化了,心学更多的是修身做人的方法论,它的血肉是孔孟圣学。
你要读懂《传习录》,必须了解四书的主要内容和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而这些都可以在学习《传习录》的过程中去充实,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这种交叉验证、相互批评的学习,实际上是在逐个解除很多的矛盾与疑惑,并形成自己的看法。
王阳明认为治学就是致良知,确为精辟之论。《传习录》300多条,就像300多道应用题,王阳明反反复复地教我们如何用致良知这把钥匙去解答,当我逐渐对王阳明的致良知之说有了一点心得,便不自觉地反诸自身,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似乎感觉生活比以前多了一点从容。
当初我开始在简书写文的时候,是为了使自己的后半生的生活更加充实,实现心灵的自由,而入手处是读书变现。为此相继在头条和百家都开设了账号,但不久我就发觉,这条路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能是一个梦想,至少对我来说,他们都不适合我,功利性太强的读书写字,很容易就被平台的资本属性绑架了,而失去了自我。
再说,从古到今,真正靠写文章养活自己的能有几人?像鲁迅这样的大家虽然能以稿费养家糊口,但他写的也都是心中的文字,他的笔端流淌出来的都是他的良知和心声,而不是迎合报纸杂志需求的快餐时文。
生活在一个高度功利化的世俗社会,如何能够尽量从容和淡定,做一个幸福的人,读书写字真的可以使我们富有,但千万不可成为腐儒、酸儒、贱儒,财富自由也不能必然地通往心灵自由。
读书写字就是一场修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忘记不断地去克服我们的虚荣心,对世俗保持一分警惕,时时反省。理想虽然非常遥远,但一步一步朝着理想前进的过程本身就是我们生活的意义。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无论在世俗眼中,我们获得的是成功还是失败。
我甚至认为那个理想是不存在的,就像那万能的主、广大无边的佛、理想国、桃花源等等都是假想一样,信仰和现实本身就是两个世界,现实就是为了信仰而奋斗,我们一直都在向善,这就够了。
最近看了罗翔写的《法治的细节》一书,这本书本身是一本拼凑之作,借助流量效应,将旧论文加读书笔记整合在一起。但我读完了,因为罗翔的使命感感动了我,我带着批判的态度,通过阅读实现与他的心灵沟通。
他说,卑微的起点会促使你开始一件事,但是让你坚持下来的,一定是热情和使命。很多说给学生听的东西,最重要的倾听对象是自己。
我在简书写文,当然是希望能引起更多有缘者的共鸣,但是更重要的是写给我自己看。
最后我想说,在简书,我没法通过写文来获得等价的收益,我付出的时间、精力和成本远远大于那点钻贝,但我从简书获得的精神财富是无价的。当然,简书也是一个投资的平台,但投资的不是文字,而是钻贝,要想获得投资收益,只有持钻,而且要达到一定的规模。
圣人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值得我们细细体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