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如同幸福、快乐等词汇,总有一种说不清的魔力,吸引着无数人心向往之。如何才能成功,成为萦绕在无数人心中的难题,由此也诞生了一门所谓的“学问”——成功学。在成功学的语境下,人们仿佛看见一幅幅美丽的蓝图,近在咫尺。然而,这美丽的图景不过是一个精心编织的陷阱;在工业区,在新生代农民工(简称新工人)的焦虑中,这样的陷阱总能够轻易地找到自己的“猎物”。
没出虎口又入狼窝
小陈,是渴望摆脱流水线生活、梦想成功的无数新工人中的一员。小陈在流水线上已经工作了3年,每天工作10小时,每月收入不到3000元。枯燥无味的流水线工作、望不到尽头的打工生活、已经28岁仍孑然一身......小陈迫切希望改变目前的窘境,逃离当下乏味的生活。他尝试找一条出路,一条改变现状的路。
3月17日,那天我请假了,没有去上班,就去了华强北。我感觉在厂里打工没什么意思,就想出来逛逛,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做点别的事情。我刚到华强北,就遇到他们了。看到他们说是搞英语培训的,我想了解一下。他们就把我拉进去了。——小陈
没想到,小陈这次被拉进去竟然费尽千辛万苦才得以出来。把小陈“拉进去”的培训机构是W英语培训中心(以下简称W中心)。进入W中心,工作人员小A接待了小陈。
小A:你想学了英语之后干什么啊?
小陈:就是想了解一下,我想学好英语去国外找个女朋友,我想去乌克兰那些地方找一个。听说那边女生多男生少。我想去看看。
(小A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小陈:那你说我学了英语之后还可以做什么?
小A:你学好英语可以做外贸啊,一个月七八千呢,好的话可以有一万多。你现在工厂里面打工,不吃不喝一年才3万多,你要是做外贸的话,几个月就赚回来了。你知道你为什么没钱吗?因为你大脑里面没有东西啊。你要翻身的话,你大脑里面要有东西才行。如果你懂英文的话,在华强北这边可以跟那些老外谈生意,比在工厂里强多了。
听了小A的话,小陈认为他说得在理,自己应该学学英语。可是小陈还是不敢相信,学好英语真的那么有用,能很快赚到很多钱。见无法说动小陈立即报名,小A搬出了救兵——W中心的副校长。
副校长热情地接待了小陈,告诉小陈自己年薪40多万,也是经过努力才有今天的。他告诉小陈,年轻人要勇于尝试,要不断学习,要相信自己。他还告诉小陈,W中心的英语证书是经过国际认证的,含金量很高,有了证书,小陈可以在外面轻松找到一个好工作。小陈还是心存疑虑,有了英语证书,可是自己文化水平不过,没有一个好一点的文凭,也不好找工作。副校长告诉他,“可以在外面办一个文凭嘛(指办假证)。再说,你都懂英语了,人家还不相信你有文凭吗?”末了,副校长还举了一些例子来告诉小陈,学英语有多么重要,学英语的好处有多少。
小陈终于还是被说服了,他决定参加W中心的英语培训,好好学英语。当天,另一个工作人员小B为小陈做了英语水平检测,看看小陈适合学什么样的课程。小陈很认真地回答了测试卷上的问题,小B告诉小陈,测试结果还不错,小陈可以学习6个阶段的课程,W中心还会赠送他3个阶段的课程。听完小B的话,小陈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鼓励,学习英语的信心更足了。
当天,小陈就报名了,并且交了1000元押金。而学费则通过贷款支付。
当时我没钱付学费,他们就说可以贷款,然后分期付款。我的课程学费是37800元,我贷了36800元,因为报名时交过1000了。这笔钱是跟AA公司贷的,他们直接把钱给了W中心。我每个月通过农业银行还款给AA公司,差不多每个月还1500元。——小陈
交完学费,小陈开始每周末下班后去参加英语培训。
你是不是会想,故事会这样发展下去:小陈参加完培训,拿到证书,跳槽找到好工作,过上了好日子......很抱歉,这不是一个有happy ending的剧目。事实是,一个月之后,小陈决定退学,不再参加培训。然而,小陈并没有立即拿到应退回的部分学费。W中心告诉他,按照规定,自退学之日起45天之后才能退款。同时,AA公司开始不停地催促小陈还第一个月的贷款。
成功与成功学
这样的故事,在工业区并不鲜见。和小陈在同一家工厂的小李,参加的是六个月封闭的JAVA程序员培训。和小陈的遭遇如出一辙,小李将近两万元的学费也是培训机构出面与第三方签订贷款协议,找到工作后按月还款。只是,几个月的学习过后,虽然被如约地分配了工作,但小李所学的知识并没有使他能够胜任新的工作,一个多月后就被辞退了,辗转之后再次进了工厂,重新做起了流水线的工作。
小李和小陈的遭遇,也是许多工友的遭遇。
在工业区,遍布着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包括:电脑、英语、会计、美食制作等。此外,工业区同样充斥着各种成功学的传说,马云、李嘉诚的商业神话,羊皮卷、陈安之的“成功箴言”,以及各种类似江湖郎中所贩卖的“成功人士的N条定律”的书籍,这成为无数打工青年的“圣经”,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成功人士”。更有甚者,标价数千元甚至过万元的成功学课程——几次所谓“成功学大师”们激情澎湃的演讲,也会吸引到众多忠实的拥趸为之癫狂起舞。
而被上述这些所谓“成功学”洗脑“成功”的人们,又将作何选择呢?小陈和小李代表了其中的一类——梦想学得一技之长,跳出流水线。这还算是比较务实的。有些人选择去创业,这种一没资本、二没技术、三没创意的所谓“创业”,很多时候会成为一种纯粹的冒险,折腾完了之后再继续回到工厂打工。有些人,则走上了传销之路,在对“成功”的渴望中将自己辛苦的积蓄付之东流。而诸如产品推销、彩票店、麻将馆在工业区的遍地开花,则是成功学以一种更加“生活化”的方式侵入到工业区的各个角落。
在成功学的刺激下,对成功的追求实际上变成了流水线的逃离:无论你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无论你出去之后做什么,只要不再是流水线工人,似乎就意味着迈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即便接下来可能会遍体鳞伤一无所有,也只会留给自己一句“命该如此”,而对于当初的盲目选择并不后悔。
成功学“成功”的秘诀
毫无疑问,在“成功”变得日益困难的今天,“成功学”却空前地大获成功,这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成功学“成功”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秘诀呢?
秘诀之一:神化偶像。个人主义和市场主义的价值观并没有使偶像崇拜消失,而是以“多神教”的形式披着自由选择的外衣出现,并取代了对政治英雄和神灵的崇拜。马克思笔下商品拜物教,同时变形为对资本巨头和文体明星的人物崇拜。而成功学正是利用了这种崇拜,引用这些所谓“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对其人生经历进行千篇一律的加工,于是乎,那些高高在上充满光环的成功人士,其起点无一例外地变得普通甚至“寒碜”起来,而其后来的成功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个人奋斗的结果。李开复的一句“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典型地代表了对资本英雄的崇拜何以能够深入人心,一个所谓“成功者”背后成千上万的失败者则隐身消失了,而其实纯粹属于小概率事件的资本枭雄则被反复提及并最终塑造成“神”一样的存在。
秘诀之二:主观归因。既然“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既然成功人士也都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他能够成功,为什么我们不能呢?在成功学的语境中,原因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还不够努力!于是,成功学成功地将一个人的不成功或者失败归因为个人主观不努力,并因此使其陷入到深深的自责之中,而忽略了外在环境的重要性。而对个体来说,所谓成功也就成了一种纯粹的人与人之间的个体竞争,能否在竞争中胜出则取决于个人的付出程度,至于起点和规则的公平则显得无关紧要了。这一方面使得个体不再去关心外在环境的公平性,另一方面也瓦解了普通个体之间团结的可能性。
秘诀之三:自我免责。成功学通过一方面“创造”成功偶像,另一方面将失败归结为个人,成功地实现了自我免责:如果你成功了,就说明我说的多么正确;如果你没有成功,证明你没有完全按照我说的做,你还不够努力!总之,无论你成功与否,“我”——成功学的传播者——都是没有错的!通过这样一套近乎流氓的逻辑,成功学将自己塑造成颠扑不破的真理,也就成功地规避了可能遭受到的责难。
秘诀之四:包装营销。成功学也是一种商品,其销售者的目标显然不是为了帮助别人成功,而只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利润而已,于是营销的一般规律也同样适用于成功学的推广。慷慨激昂的激情演讲、被煽动起来的现场气氛、不容置疑的授课风格、“模范学员”的现身说法、不负责任甚至恣意捏造的成功故事,无不让人热血沸腾,丧失了理性反思的能力,对其宣传说教深信不疑。
神话偶像、主观归因、自我免责和强大的包装营销能力,使得成功学不仅在工业区,甚至在精英云集的名校都大行其道。成功学的畅销,成就的是其背后的操纵者和营销者,而无数的梦碎者,则被有意无意地销声了。
成功焦虑症:成功学的投机主义
其实使成功学获得成功的,是社会上普遍弥漫着的成功焦虑症。
对于几乎处于社会底层的绝大部分农民工而言,消费主义不仅制造了对成功的焦虑,而且无限地助长了这种焦虑。关于成功的话语在物质和精神上被双重建构出来:在物质上,成功意味着大房子、私家车、成家立业、孩子上贵族学校、用名表名衣名包、去各地旅游等;在精神上,成功意味着受人羡慕(哪怕羡慕之后还有嫉妒恨)、自信(甚至傲慢)、众星捧月等等。这种关于成功的意象在富人炫富、攀比性消费的社会文化中变得更加凸显、明确。
在农村,尽管村村通使得道路通行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观,但日渐增多的私家车却使得这些乡村公路变得拥挤而事故易发。这些外出打工开车回家的农民工们,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并非是由于他们真的具备了相应的购买力,而是消费主义下的“面子”使得许多人甘受驱使,花掉不菲的积蓄甚至欠债来购买一辆其实每年也就使用那么几天的私家车——半个月的年假之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将继续回到城市的工厂重复三点一线的生活,汽车显得多余。
而性别比的失衡和结婚成本的节节高涨,更是加剧了这种焦虑。正如上文例子中的小陈,28岁还没有结婚甚至没对象,驱使其愿意花掉自己数年的积蓄乃至贷款来学习英语,为的就是去乌克兰这样的地方讨一个“便宜”老婆——他显然是受到了相关媒体报道的影响。在消费主义的推动下,婚姻被市场化了,而市场化下的男女婚配选择使得底层的人遭受了更进一步的剥夺,对于成功的渴望也被强化了。
资本主导下消费主义制造的成功意象,虽然催生了消费的欲望,却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危险:当新工人终于发现所谓成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的时候,可能累积起怨恨并火山喷发。
所以,成功学必须要能够稳定人心。除了主观归因,成功学还需要开发新的工具,比如生活的娱乐化与投机主义。充斥工业区街头巷尾的网吧、麻将馆和彩票站,电视上井喷的娱乐节目,地铁里频刷手机的低头族,都用娱乐填充自己空虚的生活,并在波兹曼笔下“娱乐至死”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反思性和对现实的批判精神。而各种形式的赌博——官方不认可的麻将、六合彩以及官方认可的福利彩票等,更加重了投机主义的氛围,其核心是“愿赌服输”,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怨不得他人。这同样是一种变相的主观归因——“命苦不能怨政府、点背不能怪社会”,成功地消解了可能发生的反抗。
因此,从本质上,成功学是一种投机主义。这种投机主义同时提供了三种东西:消费主义驱使下的成功渴望、投机心态下的偶像崇拜、愿赌服输下的自我归因,这三种因素的绞和,在制造日益扩大的社会不平等的同时,消解了反抗的发生。
被遮盖的劳动价值:怎么突围?
很显然,成功学成功地为新工人描绘了一幅幅唯美的蓝图,但其本质上却是难以自拔的泥淖。
被成功焦虑症驱使的新工人,必然会做出的选择便是逃离工厂。“打工能有什么出息?”、“在工厂肯定没什么出路”,成为大部分农民工的共识;而共识的背后,是对劳动价值的贬损——工厂的生产性劳动注定是低价值的,因而也是低回报的。于是,他们抱定成功的念头,即便不能跻身资本家行列,最次也要从事商业、金融甚至投机赌博,以期摆脱卢瑟(loser)的状态。
这样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也是危险的。全球经济的虚拟化屡遭危机还能勉力维持,其根本在于被严重剥夺的第三世界尤其是中国承担着真实的物质财富的创造角色,而当下这种虚拟和真实的逆转倒挂,将会使劳动的价值被进一步贬低,经济的泡沫化亦会加剧。
突围的道路,或许在于泡沫的破灭以及随之而来的成功期望变成绝望,重回生产性的劳动并建立工人的团结。毕竟,社会的航船只能在海上航行,而不能踏上云端。
成功学的神话亦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