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各种美味随时间慢慢淡忘,唯有我吃过的葱花饼,最能触动心灵的味蕾!
不一样的葱花饼第一次吃葱花饼是在姥姥家,那时候我才上小学一二年级。那天姥姥去镇上亲戚家随礼。天上下着不大不小的雨,我下学就直接回家了。进门见家里有客人,我慌里慌张不知道说啥,姥爷让我也叫他姥爷。我抬头一看,呆了,椅子上座着那个姥爷,瘦骨嶙立,只有一条腿,空空的裤管挽到了大腿上,用绳子系着,旁边还有一拐杖。姥爷说是他战友,抗日的时候被小日本给打的。我回家后姥爷才想起还没做饭,就赶紧忙起来。姥爷平时很少做饭,房子里找了半天,除了几颗大葱也没啥菜了,就突发奇想要烙葱花饼了。他开始先和面,一会太硬,他就加点水一会儿又太软,就再加点面,加来加去和了半盆子面。我找些干柴,等姥爷把面摊开,放上葱,盐,花椒面,油,再卷在一起,用刀切成馒头大小的剂子。用手按一下,擀成圆圆的大饼。看着姥爷不紧不慢的做着,我饿的肚子咕咕叫。姥爷让我先点火,放点油,把饼放进锅里,一会功夫,饼就有点焦黑了,我把火变小了点,不过香喷喷的葱花饼味道还蔓延了整个院子直到胡同。出锅第一张,姥爷说有点老,让我先解解馋吧,不过也不影响吃,我抠吧抠吧黑糊焦,咬一口,满嘴葱香,狼吞虎咽,没吃出啥滋味半张饼就吃进去了。
不一样的葱花饼那层层卷着葱花的油饼,是我童年里最温暖的记忆!至于葱花饼的味道之前从来都没能品尝过。小时候很少能吃饱过,唯独记得那一次我吃的饱饱的。姥爷已经过世二十二年了,可姥爷音容笑貌和他的为人处事态度却一直影响着我。
第二次是父母做的葱花饼。记得上中学那个秋天,放假回家,我就和父亲去摘棉花,每天都是做相同的活,枯燥无味。父亲就故意给我说闲话,问我回家想吃啥,我说想吃姥爷做的葱花饼,我爹说好,回家就让你娘给咱烙葱花饼,一定比你姥爷做的还好吃。回到家,爹还真的买五角钱的羊腥油,把油一小块一小块的切好,在院子里拔了几棵绿叶大葱,支了个铁锅,等娘和好面,把饼摊开,放上切碎的羊脂油,葱花,还有盐和花椒面,卷起来,再拽成小块摊匀了。爹烧火不大不小,两个人说着话,一会功夫就出锅一张葱花饼。娘做的葱花饼比姥爷做的确实不太一样,黄灿灿的,外焦里嫩,葱花的香味和羊脂油的香味混在一起,更加香酥,而且吃起来满嘴流油,回味无穷。我几乎吃到不知道饱,葱花饼的味道是我枯燥生活中的唯一盼头!
不一样的葱花饼第三次吃葱花饼是我结婚后,九六年正月的最后一天。那时候我上班和爱人都在单位住。母亲捎信给我说要我务必去婆家去出正,说家乡人有不出正方公公之说。所以下午下了班我们就回到婆家去了。到了家,婆婆不知道我们突然来,没有提前准备饭,就赶紧和面,要给我们烙葱花饼。婆家人多,三个小叔子,婆婆是利索人,干啥都是很快。她把葱花切好和盐一起放盆子里,撒点油,搅拌一下,直接窊两碗面放里面,加上水,几分钟功夫就盆面亮光了。两手轻轻用小擀杖一摊就是一张饼,婆婆总是不让我插手,说怕弄脏了衣服。婆婆做的葱花饼,油放的虽很少,大铁锅烙出来的,有一种葱的清香味,不油不腻,拔棵自家种的大葱,沾点婆婆做的黄豆酱,一筐葱花饼一会功夫就一扫而空!
不一样的葱花饼不管是姥爷做的还不成熟的葱花饼,父母做的羊脂油葱花饼,还是婆婆做的那种清香型的葱花饼,虽然它们味道并不一样,但都深深扎根在我记忆里,让我品出了人间最美味道!2.18
不一样的葱花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