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的往后余生

作者: 简核桃 | 来源:发表于2018-09-26 16:41 被阅读67次

    老一辈的往后余生,需要的不是请多指教,而是请多陪伴。对于他们来说,余生已不算漫长。

    越来越多上了年纪的老人面对亲人变得小心翼翼,表达爱的方式甚至开始变得卑微,着实令人心疼。

    八月初我趁休班回家待了两天。北方的天气正值炎热酷暑,炎值爆表。想起来奶奶一到热天肩膀就疼,所以给她买了很多新的膏药,也给她挑选了两件布料很凉爽的短袖。

    到家以后,傍晚我和老弟去奶奶家玩,奶奶看到给她买的东西又说我乱花钱,总是想着给她买这买那。我们刚坐下她就忙着给我们拿吃的喝的,当时就想起来上一次还是两个月前来奶奶家时就是这般情景,根本制止不了。

    过了一会,奶奶很开心地说要给我们夹核桃吃,今年的新核桃饱满大个,就像奶奶那时的满腔热情。打开的核桃奶奶就要往我手里搁,我连忙说让她自己吃,我自己夹就好。奶奶愣了愣神竟然说了句她刚才洗的手不脏,当时我的心就揪了一下。

    为什么奶奶会认为我是嫌她手脏而不接过来她夹好的核桃呢?我只是觉得作为晚辈也应该是我夹好核桃让她吃,我要吃自己弄就好了。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后我连忙吃了她手里的核桃,并说奶奶夹的核桃就是好吃,于是她就又乐此不疲地夹了核桃递到我和老弟手里。

    那轻轻的核桃分明是她沉甸甸的爱。

    第二天一大早,奶奶给我妈打电话说趁着两个孩子都在家,她和爷爷正在熬排骨汤,做了一桌子的菜,让我们去吃饭。爷爷奶奶乐呵呵地说,一大家子六口人围成一桌坐在一起吃饭真热闹真好。

    吃饭时,奶奶和爷爷不停地给我和老弟夹菜,我们也不停地说让他俩好好吃就行不用管我们,我们可以自己来。奶奶把她碗里的一块很好的排骨要夹到弟弟碗里,弟弟说他碗里有很多不用给他,让奶奶自己吃就好。

    从小到大,在一块吃饭时奶奶总要把她碗里的好肉给我们,我们也希望她吃好的所以总是说自己吃自己的,不用给我们。有时顺她意,有时也拗不过我们。之前都没什么的,可是这次老弟说完以后,奶奶又小声嘟囔说这块排骨在碗里她没动,不脏。

    她语音刚落时我就在想,亲爱的奶奶呀您这是怎么了,我们怎么可能会嫌弃您呢?

    回来以后,和闺蜜说起这件事,为亲人的敏感而感到心疼。没想到闺蜜也深有感受,还和我说起了她乡下姥爷的故事。

    闺蜜从小爱吃柿饼,最爱吃姥爷亲手晒的柿饼,每逢到了季节都会去姥爷家拿柿饼,这就是一种养成的习惯了。可是近几年大学毕业工作了以后,总是忙忙碌碌错过了去拿柿饼的时间。姥爷却习惯给她留着,留着留着柿饼都坏了还没见人来拿。

    有一次,姥爷给她打电话。叫着她的乳名,有些委屈和无奈地说,虽然他年纪大了,可是晒的柿饼却一点也没马虎还是原来的味道。一点也不脏,都是干干净净的,让她有空回来拿。

    电话里的交谈让她失神,姥爷敏感地话语让她心疼,她真的只是因为工作忙,其实她很想念姥爷晒的柿饼啊!后来,闺蜜在姥爷晒好柿饼的时候都会抽空回去,实在回不去也会让她老妈快递过来,只因她不想辜负姥爷的爱和挂牵。

    爱的表达开始变得小心翼翼,唯恐自己被嫌弃。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内心敏感度增加了呢?因为老人渴望被陪伴,渴望被重视,渴望被爱。

    我姥姥去世四年多了,但姥爷仿佛还没从悲伤中走过来。前两年姥爷因为思念姥姥日渐消瘦,拿酒当水喝,后来身体出了问题,医生让戒酒。慢慢地身体好些了,可酒又不知什么时候喝上了。我们劝说也无果,他说少喝点无大碍,这把年纪了再不喝恐怕以后也没机会喝了。听了此话我们内心就很不是滋味。

    我们都以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姥爷会渐渐从伤痛中摆脱出来,也以为姥爷内心已经慢慢愈合了。或许姥爷内心已经愈合了,只是孤单又把悲伤放大了。

    姥爷一儿两女,子女们也都各自忙碌着工作操劳着各自的家庭,平时也很少到姥爷家。姥爷也不愿意去儿女家住,按他的话来说还是住惯了的老房子得劲。诺大的屋子里就他一个人,难免闲下来的时候会多想,儿女们常回家看看正是姥爷期盼的,当期盼不到时难免会说些赌气的话。

    上回姨在电话里给我说,姥爷向舅妈抱怨,说每次两个闺女都是拿着许多东西来,但回家次数却不多,他不愁吃也不愁穿更不稀罕拿回家的这些东西。听到不稀罕这字眼,无疑姨是痛心的。因为姨晓得我经常打电话陪姥爷聊聊天,所以希望我多陪姥爷说说话让他开心些。我安慰姨说姥爷是赌气,毕竟年纪越大越活的像小孩脾气嘛,其实他稀罕的是子女孩孙们常回家看看。姨说她何尝不明白,都懂得所以才更痛心。

    曾看过一篇文章,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王大华表示,在面对进入老年期这一事实时,许多人会觉得惶恐不安。可见有时身边的一些小事,都会使老年人产生心理落差,老年人内心实际上或多或少的都会抵触越发变老这个事实。

    前段时间,大学统计老师高老师发了个朋友圈,说他母亲今年刚过完六十八周岁的生日。在她过生日的前一天,儿媳想陪同高奶奶去染个发顺便做个造型,好显得精神。本来是好意,可是到了高奶奶这里却非要认为儿媳嫌弃她老了有白发了。

    并无争执,只是高奶奶的单向认为,于是变成了坏心情。第二天的生日宴,面对孩子们的祝福,高奶奶也闷闷不乐,她直言觉得过一个生日就少一个了,所以不开心。 

    高老师发文称作为子女,真的是应该好好理解父母的想法,更应该好好陪伴让他们宽心不多想。这件事情在高奶奶看来她的表现无可厚非,因为那就是她的真实感受,也无需顾及孩子们的心情,她需要孩子们的理解。

    所谓理解,可我们安慰的话有时是不顶用的,毕竟我们没到那个年龄境界是无法体验他们的真实心情的。 那怎么办呢?陪伴呐,尽量多沟通,表达子女的真实想法。

    从奶奶家回来后,我仔细想了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开始呈现心态也趋向变老的状态呢?答案我自己也不确定,毕竟现在不像小时候可以天天见面,稍大一点上学住校时每周末可以见面,再大一点时每逢寒暑假可以见面,再后来时间貌似更久了。

    就这样,以前那个爱哭爱闹的小屁孩一晃开始工作了,自然陪伴他们的时间变少了。现在角色互换了,虽然陪伴不是很多,但我有能力照顾他们了,或许他们还不习惯吧。

    心理学家称这种角色互换也需要适应的过程,但最好的模式就是放轻松保持好心态接受。并不是老了老了就无用了,并不需要害怕被嫌弃而变得越发敏感。作为晚辈的我们希望的是长辈开开心心生活,年纪大了就应该好好安享晚年,其他的不要多想。

    当然,有时间就好好陪伴他们,我们能学会换位思考很重要。每个年龄阶段就要有每个年龄阶段的好心态,其实也有很多老年人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多姿多彩。他们也接受现状也在大胆表达自己的亲情所需,会让孩子有空常回家看看。在亲情里,就让我们彼此表达爱的方式更大胆些吧。想他们了,就打个电话表达想念,时间空了的话,那就常回家看看吧。

    请相信,在还来得及的时间里,陪伴让爱更暖。

    还来得及的岁月,亲情可贵。 独特而温暖的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一辈的往后余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cj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