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我把女儿送到了北师大的一个叫“新松楼”的学生宿舍,我出来的时候才意识到,这是一个留学生楼,里面各方面的条件的确比普通学生要好些。在我离开中国24年以后,我的女儿以一个留学生的身份来到北京学习中文,这对我来说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20多年前留学生楼是一个神秘的地方,进出还需要登记,接受看门老头狐疑的目光。那时我认识一个加拿大出生的华人,我对他平时总用英文说话很不理解,我觉得是中国人就应该会说中国话呀。等我来了美国以后,特别是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我才明白要让一个在美国出生的孩子保持说中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但家长要付出很多心血,孩子也得有意愿学。
我的两个孩子中文的听说能力在ABC里都应该是很不错的。特别是老二去年一进普林斯顿居然主动选了中断多年的中文课,让我很惊喜。在口语入学测试时老师问她为什么想要学中文,她说她想要看懂妈妈写的中文文章。这个理由让我很感动。学习一门语言突然有了更多深意。
她经过一年的中文学习,中文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读写方面。下面的文章就是她最近写的中文文章,也许在中文读者看来非常简单幼稚,但是我知道对她来说这是一年努力的结果,我为她感到骄傲。
~~~~
我在中国的难忘之旅
九岁的我是一个小大人。我对所有可能的旅行计划都准备好了:头发梳成了辫子,穿上了我最喜欢的一套衣服,带上了一个实用的腰包,腰包里还有一瓶风油精所以我不用担心被蚊子咬。我觉得我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去探索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中国。我以为我很老练,以为我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冒险家。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明白自己错了。
有一件事是九岁的我没有预见到的。还未打开厕所的门,我已经闻到了刺鼻的臭味,然后我发现了这不是我想象中的“马桶”,我习惯的 “toilet”,而是一个所谓的“蹲坑”。虽然我有一点担忧,但是我以为用蹲坑应该没有问题。这毕竟是我家人的祖国,要是我连中国的厕所都用不了,那我就没有权利叫自己中国人。可是真正用起来的时候,我手忙脚乱。裤子是怎么脱的?脱了以后应该放在什么位置?怎么不让衣服弄脏?应该瞄准哪里?突然,我感觉到我腰上的东西松了。只听见“扑通”一声,我的腰包掉在蹲坑里了!
这件事加深了我对蹲坑的偏见。在我看来,蹲坑证明了中国是一个相当落后和不卫生的国家。像很多其他的中国传统一样。只有蹲坑 被淘汰掉,中国才能发展成一个先进的社会,才能有机会跟美国比较。
可是有一天,我在必胜客里排队上厕所。厕所的人很多,有一个空余(vacant)马桶,可是长队前面的两个女人没有动。她们宁可等蹲坑,也不用马桶。这件事让我特别困惑。如果不是不得已,谁会愿意用一个像蹲坑那么古老的地里的一个洞?难道蹲坑有马桶没有的好处吗?
为了解开这个疑团,我偷听了那些女生的谈话。她们说,马桶才是不卫生的,自己的皮肤需要接触很多陌生人接触过的地方,这不是最容易传染细菌的一种方式吗?听到这话以后,我觉得很有道理,开始理解她们的选择了,开始从另一种文化的角度来看待事情。中国不一定需要为了“现代化”而淘汰所有的蹲坑。马桶和蹲坑都有自己的好处和坏处,一个不见得比另一个好。就像所有的改变不见得是进步,“西方化”不一定就是“现代化”。从那以后,我看到蹲坑的时候就不抱怨了。马桶也好,蹲坑也好,只要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好了,特别是在我已经熟练掌握了蹲坑的技术以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