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家长们都认为:孩子做错了事就该批评,做对了事当然也应该表扬。
但是《幸福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这本书竟说,这都是错的!!!
阿德勒哲学强调,对待孩子要禁止赏罚,既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
-1-为什么做错事不要批评孩子?
《幸福的勇气》说,孩子做错了事要找到原因,而不是去批评孩子。
孩子做错了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是不知道自己错了,二是知道自己错了。
“不知道自己错了”,那就告诉孩子。
孩子做了某种不好的事情、危险的事情或者对他人危险的事情,甚至是接近犯罪的事情,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此时父母要想到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他并不知道这是不好的事情”。
比如孩子用放大镜聚焦阳光杀死蚂蚁,孩子不是残忍,只是“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和他人的痛苦。
对由于“不知道”造成的错误加以苛责你不觉得很不合理吗?
倘若如此,大人们应该做的就只有一件事情;如果不知道,就要教给他而不是批评他。
并且,在教的时候不需要责备性的语言。因为他并不是故意做坏事,只是不知道而已。其他任何事情,父母和老师都要从孩子“不知道”这一点开始思考。
知道自己错了还要做,更不要去批评。
这时,父母们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他们不仅知道这样做不对,而且还明白这样做会被父母或老师责骂,尽管如此还是陷入问题行为,这是为什么呢?
所以这时父母还是不要去批评,而是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知错犯错”。
-2-孩子为什么“知错犯错”?
《幸福的勇气》说,孩子们问题行为背后都有着隐藏的“目的”,共分为逐步上升的五个阶段。
阶段一:“称赞的要求”。
即孩子想要扮演“好孩子”。他们并不是在做“好事”,只不过是在做“能获得表扬的事”。并且,倘若得不到任何人的表扬和关注,这种努力就没有任何意义,孩子很快就会失去积极性。
他们的生活方式(世界观)就是“如果没人表扬就不干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就干坏事”。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阿德勒说不要表扬孩子,正确的做法是:不是在孩子做了“好事”时去关注,而是去关注他们日常生活中细微的言行,而且还要关注其“兴趣”,并产生共鸣。
阶段二:“引起关注”。
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的行为原理不是“办坏事”,而是“与众不同”。他们会想,“得不到表扬也没关系,反正我要与众不同。”
积极的孩子会通过破坏社会或学校的小规则,也就是通过“恶作剧”来博取关注;消极的孩子们会表现出学习能力极其低下、丢三落四、爱哭等一些行为特征,也就是企图通过扮演无能获得关注。
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孩子们其实活得很简单,也不太难对付。父母和老师只需要通过“尊重”的方式告诉他们,其本身就很有价值,并不需要非常特别。
阶段三:“权力争斗”。
简而言之就是“反抗”。这时的孩子会用脏话来谩骂、挑衅父母或老师,有的脾气暴躁、行为粗鲁,有些甚至去抽烟、偷盗,满不在乎地破坏规则。
消极的孩子们会通过“不顺从”来发起权力争斗,无论再怎么被严加训斥依然拒绝学习,坚决无视大人们的话。其实他们只是想通过坚决不顺从来证明自己的“力量”。
很多父母或老师此时都会拿起“愤怒球拍”打过去“斥责之球”。但是,这样做就上了他们的当,只能是“和对方站在同一个球场上”。他们会兴高采烈地打回下一个“反抗之球”,并在心中窃喜自己发起的连续对打拉开了帷幕。
对待权力争斗,父母和老师一定要立即退出他们的“球场”。首先应该做的事情仅此而已。
阶段四:“复仇”。
孩子下定决心挑起权力争斗却并未成功,既没有取得胜利也没有获得特权地位,没能得到对方的回应,一旦退下阵去就会策划“复仇”。简单地讲就是,孩子已经知道对方不会爱我,既然如此,那就索性憎恶我吧。
进入“复仇”阶段的孩子们不会受到任何人的称赞。父母或老师自不必说,甚至也会被同学憎恶、害怕,进而渐渐陷入孤立之境。即使如此,他们依然想要通过“被憎恶”这一点与大家建立联系。
自残行为或者自闭症在阿德勒心理学看来也是“复仇”的一环,他们是通过伤害自己或者贬损自己的价值来控诉“我变成这样都是你的错”。甚至有不少孩子加入不良团伙或反社会势力参与犯罪。另外,消极的孩子则会变得异常肮脏或者是沉溺于一些令周围人极其反感的怪异癖好等。当然,父母会十分担心并且万分痛心,如此一来,对孩子们来说,复仇就成功了。
这种情况下只能求助于完全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也就是说只能依靠其他教师或者是家庭、学校以外的专业人员。
阶段五:“证明无能”。
与其认为“也许能办到”而致力其中结果却失败,还不如一开始就认定“不可能办到”而放弃更加轻松,因为这样做不用担心再次受到打击。
于是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想尽办法证明自己有多么无能。赤裸裸地装傻,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再简单的课题也不愿去做。不久,连他们自己都深信“自己是个傻瓜”。
第五个阶段的孩子们在装傻的过程中有时甚至会被怀疑患了精神疾病。他们往往主动放弃一切,不去从事任何课题也不对事物做任何思考。
这时父母和老师根本束手无策,或许只能求助于专家。但是,这对于专家来说也是相当困难的任务。
大部分孩子的问题行为仅仅处于第三阶段的“权力争斗”,所以父母要知道孩子问题行为的背后属于哪一阶段的目的,针对不同的目的去执行不同的对策。
-3-归属感和价值感是孩子的生存需求
阿德勒说:每个人从出生起,都在寻求自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
归属感,是一个人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
它是个体对特殊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和维系的心理表现。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父母连接的归属感,那是超越了对其他一切事物的渴望。
为什么批评和表扬都是引导孩子归属感的错误养育方法?
因为表扬满足了孩子阶段一“称赞的要求”目的,让孩子为了表扬而努力;批评满足了孩子阶段二“引起关注”、阶段三“权力斗争”目的,将孩子的归属感引向歧途。最终孩子可能到达了阶段四“复仇”和阶段五“证明无能”,需要借助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士,才能缓解或改善孩子的错误归属感。
价值感,是个体看重自己,自信自立。
父母不能只是批评或是表扬,而应该告诉孩子“这事你可以自己决定”。假如有做出决定时需要的材料——比如知识或经验——那就要提供给他们。
父母和老师不要去怀疑孩子的能力,也不要想着去控制孩子,而是对孩子发自心底的尊重,放手让孩子自己决定一切。即使他们自己做出的决断以失败告终,孩子们也学到了“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这个道理
在尊重孩子们自己的决断同时,父母和老师还要告诉孩子:自己随时可以为其提供帮助,并在不太近但又可以随时提供帮助的距离上守护他们。
基督教“尼布尔的祈祷文”说:“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面对孩子,父母和老师要平静接受“孩子自立”无法改变的事实;改变自己“批评和表扬的死板”教育方法,放弃对孩子的控制和担忧;用智慧分辩两者区别,既远远支持、又不踩线跨界,尊重孩子、平等相处,与孩子共同成长。
【无戒学堂日更第295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