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正能量大讲堂》国学与传统文化国粹
彭放 |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6·29】—— 中庸

彭放 |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6·29】—— 中庸

作者: 教育参悟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2-24 05:43 被阅读590次

    【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感悟】

    一、“中庸”不是中间派

    中庸: “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即矛盾相互联结所表现出来的度;“庸”,指“常”,伦常,是指永恒不变。是儒家以人性为基础的一种重要的伦理道德观,同时也是一种智慧的思想方法。

    有些人把“中庸”理解为无原则的折中,做老好人,是对“中庸”的屈解。

    从《论语》【17.13】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是非常讨厌那些放弃原则立场以交换众人好评,左右逢源谁也不得罪,实为曲意逢迎、媚世流俗、姑息养奸、以眼前利益与小恩小惠博取人心的斗筲钻营的“德高望重”的和事佬的,把这类人称作“乡愿”。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

    “德之贼”就是偷心之贼也。俗话说,伪君子比真小人更可怕。以直道求人心美德,则人心美德存,以乡愿求人心美德,则人心美德亡。好好先生虽然自己并不直接制造祸乱,但他以“德高望重”身份对人间善恶的模棱两可态度,乃至对于恶行的姑息容忍,会令整个社会道德标准渐渐模糊,直至堕落。

    联系到我们当今社会的“食品安全危机”以及腐败之风等导致社会风气堕落的现状,我们是不是会更加敬佩孔子对“乡愿”的深恶痛绝。正是为官不但不作为,还贪腐姑息的“乡愿”风气盛兴,才会使人性的道德标准堕落。

    二“中庸”就是致“双赢”

    “中庸”就是“双赢”,就是相互借力,和谐生存,共同发展。

    叔本华写过一篇寓言给予了“中庸”一个非常形象的解释:有一冬天之夜,天降大雪,林中的豪猪冰冻不堪,大家围做一团,只因豪猪只只身上都有刺,不得不分开。这“寒冷”与“刺”就代表矛盾。

    分开之后,又觉得寒颤,又想围聚分暖,合到一起又有刺相刺。如此分后再合,合后再分,往返数次才找到一种适当的距离,既不相刺,又可稍微分暖,就此相安无事,一夜过去。如果有一只不合群的猪,那冻死的一定是它。

    儒家的“中庸”应该首先指的是适宜地把握好一个“度”——相互借力,达到双赢。儒家通常反对走极端,主张在“对立的两极之间”寻求比较适中的解决方案,既不要只考虑自己一方,为了一个终极目标,不要“过”也不要“不及”,既要“致广大”又要“极精微”。

    还有一个我们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间,当朝宰相张英在老家的亲属,想扩建,与邻居叶秀才为争地界打官司。张英知道这件事后,写了四句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后退了三尺,叶家见了心受感动,也把自家墙拆了后退了三尺,张叶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被称为“六尺巷”,方便了大家, 这也是中庸致双赢的具体例证。

    三、“中庸”是治国之法宝

    举一个例子:郑国的子产生了病,他对太叔说:"我死了以后,您肯定会执政。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够用宽和的方法来使民众服从,差一等的人不如用严厉的方法。火的特点是猛烈,百姓一看见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在火里;水的特点是柔弱,百姓轻视而玩弄它,有很多人便死在水里,因此运用宽和的施政方法很难。"子产病了几个月后就去世了。

    子大叔执政,不忍心严厉而用宽和方法施政。郑国的盗贼很多,聚集在叫做崔苻的湖沼里。子太叔很后悔,说:"要是我早听子产他老人家的话,就不会到这种地步了。"于是,他派步兵去攻打崔符的盗贼,把他们全部杀了,盗贼才有所收敛。

    孔子说:"好啊!施政宽和,百姓就怠慢,百姓怠慢就用严厉措施来纠正;施政严厉,百姓就会受到伤害,百姓受到伤害就用宽和的方法。宽和用来调节严厉,严厉用来调节宽和,政事因此而和谐。 孔子敏锐地看到凡事都有两面, 并且一直提倡在相反的两个方面之间寻求平衡。

    忽视另一方面,事情就会出毛病。阴阳调和,刚柔相济,事情就会顺利发展,兴旺发达。中庸平衡律是宇宙间的一条普遍规律。

    宽大仁慈,并不意味着软弱。它实际上既体现了胸襟和气度,也体现了涵养与明智。宽大为怀,是为了征服人心,使人心服,也是自信心的表现。

    威猛严厉,也不意味着残忍。它所体现的是决心和力度,为的是以强硬手段迫使越轨者和不法之徒循规蹈矩,遵纪守法,平等竞争。

    过分的宽大仁慈容易使人误以为软弱,从而得寸进尺,变本加厉;过分的威猛严厉容易导致残暴,从而引起强烈反抗,法纪大乱。所以,宽和与严厉相互补充调节,可以避免走极端造成的不良后果,让人们心服口服地遵纪守法。

    四、中庸的最高境界是“致中和”

    儒家的“中庸”是做人的最大智慧,是人能够安享五福之根本,强调做人的艺术和做事的方法。如何让人在维护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寻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中庸”的最高境界就是“致中和”!

    “中和”态是宇宙间的自然稳定态。《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对于我们小小的个人来说,就是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像阳光,给自己的家庭和周边环境带来温暖。

    “义与利”的中庸之道是“以义取利”;“礼与欲望”的中庸之道是“克己遵礼”;“学与智”的中庸之道是“知行合一”……如果人们能在一切事情上恰到好处地这样做,就能得道多助,心静平衡,这也是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的必要修行。

    五、儒家的中庸还指“有恒”

    “有恒”,指坚持正义的道德。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孔子说:“世间有人喜欢探索隐蔽不正的事理,做奇异怪诞的事情来欺世盗名,后代也许还会有人来记述他,为他立传,但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君子按照中庸的大道去做事,有的人半途而废,但我绝不会停止的。君子依照中庸的道理去做事,即使终身不被人理解认识,也绝对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就像走在独木桥上,两边是湍急的流水,你在独木桥上,必须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能左右摇摆,才能到达彼岸。否则,就会掉下桥被卷进激流。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引领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六、对立面的竞争与进化

    均衡的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任何事物或人群,都存在天生的好、中、差;存在勤奋与懒惰;存在先进与落后;存在藤缠树……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长颈鹿吃树叶,一些树不想让长颈鹿吃树叶,就要想办法使自己长高,让长颈鹿吃不到树叶,而一些长颈鹿为了能吃到树叶,就想办法使自己的脖子长长,优胜劣汰,达到一种平衡。再如,斑马、羚羊、鹿生存的地方,如果没有狮、豹之类,他们的群队之健康反而会衰退,伤残、病患、以及畸形的动物增加了。由此证明,竞争最激烈的地方也是进化最快的地方。 在达尔文的自然世界中,会经常看到增长、竞争、稀缺资源、创新、差异化以及追逐个人利益与共生共荣等现象。

    “长江后浪推前浪”,识时务者为俊杰。懒惰者、狂妄者、盲目者,极端自私者,终将要被淘汰。在人类资讯的进步的累积之下,“后知后觉”、“不知不觉”,都会使一个人、一个民族或者国家处于不利之条件。

    学习传统文化的十几年来,渐渐养成了一种习惯,喜欢静下心来,思考感悟先哲们的经典言论,虽然水平有限,但感觉从中获得了不少灵感,活出了一种能量提升的滋味。

    在当今浮躁的社会,聆听、感悟孔子的智慧,让那种伟人的灵慧与自悟的清净穿越灵魂,于是,清浅如水的日子里,我们就享受到幸福的味道!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彭放 |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6·29】—— 中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qv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