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眼里《道德经》(62)

作者: 西北晓峰 | 来源:发表于2019-06-05 09:25 被阅读5次

《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牧童眼里《道德经》(62)

  《道德经》第十四章赏析

通行本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①;听之不闻,名曰希②;搏之不得,名曰微③。此三者不可致诘④,故混而为一⑤。其上不徼⑥,其下不昧⑦,绳绳兮⑧不可名,复归于无物⑨。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⑩。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⑾。能知古始,是谓道纪⑿。

[注释]

①夷:无色。

②希:无声。

③微:无形。以上夷、希、微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人的感官无法把握住"道"。这三个名词都是幽而不显的意思。

④致诘:诘,音ji(阳平),意为追问、究问、反问。致诘意为思议。

⑤一:本章的一指"道"。

⑥徼:音jiao(上声)。清白、清晰、光明之意。

⑦昧:阴暗。

⑧绳绳:不清楚、纷芸不绝。

⑨无物:无形状的物,即"道"。

⑩惚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

⑾有:指具体事物。

⑿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初始。

⒀道纪:"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

译文]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不得而知,更以我耳目体不知为名,故不可致诘,混而为一也。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欲言无邪,而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

是谓惚恍。

不可得而定也。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有,有其事。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虽今古不同,时移俗易,故莫不由乎此,以成其治者也。故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上古虽远,其道存焉,故虽在今,可以知古始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请,故复混而为一。

视之而见者,色也,所以见色者,不可见也。听之而闻者,声也。所以闻声者,不可闻也。搏之而得者,触也,所以得触者,不可得也。此三者,虽有智者莫能诘也,要必混而归于一,而后可尔。所谓一者,性也。三者,性之用也。人始有性而已,及其与物构,然后分裂四出,为视为听为触,日用而不知反其本,非复混而为一,则日远矣。若推而广之,则佛氏所谓六入皆然矣。《首楞严》有云:反流全一,六用不行。此之谓也。

其上不缴,其下不昧。

物之有形者,皆丽于阴阳,故上皦下昧,不可逃也。道虽在上而不皦,虽在下而不昧,不可以形数推也。

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绳绳,运而不绝也。人见其运而不绝,州以为有物矣,不知其卒归于无也。

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

状,其著也。象,其微也。无状之状,无象之象,皆非无也。有无不可名,故谓之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隨之不見其后。

道无所不在,故无前后可见。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古者,物之所从生也。有者物之今,则无者物之古也。执其所从生,则进退疾徐在我矣。

帛书版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搏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

一者,其上不谬,其下不昧。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胃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胃忽望。隋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胃道纪。

将通行本再列于此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咋看之下,通行本与帛书版有不少的差别,实际本义几近相同。

      牧童以为本章讲“道”的生成、存在、规律。

      牧童还以为道教遵崇老子始于本章。

        本章除辩证而外还有点朦胧的“形而上”,辩证基础上的矛盾和谐一统被赋予了有?主宰“道”或“天下”的“遐想”。

注:本文部分文字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相关文章

  • 牧童眼里《道德经》(62)

    《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道德经》第十四章赏析 通行...

  • 牧童眼里《道德经》(74):

    《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牧童只是一乡野村夫,不会抚...

  • 牧童眼里《道德经》(82)

    《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道德经》第十九章赏析 ...

  • 牧童眼里《道德经》(80)

    《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道德经》第十九章赏析 ...

  • 牧童眼里《道德经》(83)

    《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道德经》第十九章赏析 ...

  • 牧童眼里《道德经》(88)

    《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牧童只是一乡野村夫,不会抚...

  • 牧童眼里《道德经》(86)

    《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道德经》第二十章赏析 ...

  • 牧童眼里《道德经》(87)

    《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牧童只是一乡野村夫,不会抚...

  • 牧童眼里《道德经》(67)

    《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道德经》第十五章赏析 ...

  • 牧童眼里《道德经》(68)

    《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道德经》第十五章赏析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牧童眼里《道德经》(6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ul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