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得到高研院想法读书
二、组织协作模块4、演说家思维:怎样提升表达能力学习心得

二、组织协作模块4、演说家思维:怎样提升表达能力学习心得

作者: 得到小师兄 | 来源:发表于2022-05-03 19:13 被阅读0次

一、 课程回顾:

(一)未来,口语表达的重要性会超过书面表达

    1、口头表达的新趋势

口头表达,应用的是自然语言,距今至少有10万年的历史。而写作表达,应用的是书面语言,最多也不过几千年的历史。

现在有了互联网和音频视频技术,口语现在也可以进行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传播了,也就是说,口语也可以编织文化网络了。

(1)过去大量所谓有“阅读障碍症”的人,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渣”,他们的创造力可以被释放出来了;

(2)口语表达因为加载了更多的信息量,比如人的形象、口音、情绪、节奏、语气等等,加上它本来就更适应人的大脑,所以,口语传播的效率远远高于书面语言;

(3)各个行业里,都会出现“口语表达”的头部效应,行业红利会越来越向行业里最会做公共表达的人身上集中。

2、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区别

(1)书面语的表达是离线,也就是说不依靠表达对象而存在,不需要同步进行;

(2)口语表达是“在线”的,它跟对象、听众同步存在。

(二)体验管理

1、逻辑流和体验流

表达的任务,都是要把一个网状的思想,变成一个线性的表达流。

(1)书面表达:写作者负责营造逻辑流,他负责造山;阅读者负责营造体验流,他负责旅游登山。这可以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流。

(2)口语表达:双流合一

口语表达面对的任务,和这个导游非常像。你必须有两只手,第一只手管理信息交付的效果,他有没有听懂?还有一只手是管理用户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感受,他有没有什么疑惑?这两只手稍有松懈,听众就走神了。

2、针对这两个不同的任务,管理的办法也是两个。

(1)“指路法”:就是不停地在过程中,给用户指出他要注意的信息,就像导游不断地指示用户小心脚下的那道坎;

(2)“代入法”:就是不断将心比心,体会听众此刻的感受。他是不是有什么地方理解有困难?他是不是心中生出了疑问?一旦你判断出这些东西,就要替听众说出来,然后解答这个问题。

3、碎词很重要

口语表达,不是表达者一个人孤独地展示口才。真正高水平的表达,是用你的同理心和听众共振的结果。

(三)势能营造

组织任何一层意思,都必须意识到,是在把听众从某个起点推到某个认知的终点,你必须有这个过程。

1、从事实到概念,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往上推的动作;

2、从概念到事实,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往下沉的动作;。

3、从已知到未知,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往旁边扩的动作;

4、从错误到正确,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翻转的动作。

上推、下沉、扩张、翻转,背后分别是四种心态意图:这事很简单、这事非常牛、这事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事你想错了

(四)总结

1、你要关注脚下的河,也就是你要讲出来的信息本身。

2、你要关注背上的人的感受。

3、每一步都是从此岸向彼岸靠近,每一步都必须有所推进。

4、只有否定了现在立足的地方,你才能够带着听众来到一个全新的地方。

二、心得分享:

1、演说家思维所遇到的问题,我有什么解法?

冠冕堂皇,不如唠唠嗑!

斯蒂芬·埃德温·金,是当今世界读者最多、声名最大的美国小说家之一,代表作有《肖申克的救赎》《闪灵》《伴我同行》等。他持续创作了四十多年,作品销售总量超过3.5亿册,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的“终身成就奖”。他在《写作这回事》这本书里提出:“口语化写作可不是一个从书面语退化的过程,而是一个挣脱的过程。它的核心不是从概念到解释再到举例的这个书面逻辑,而是回到日常表达的天然逻辑。那就是,我关心面前的你到底有没有听进去。”

学习完罗振宇老师的演说家思维课程,我惊讶的发觉,成功的人,往往在趋势的判断上,有着惊人的一致性,比如,对于口语表达的趋势判断,罗振宇老师和斯蒂芬·埃德温·金都给予了非常肯定的回答:那就是,在通过互联网和音频视频技术加持之后,口语也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传播、编织文化网络的今天,口语表达将会超越书面表达而赢得更多的传播红利。

最近,沉浸式戏剧的表演形式很火,往往到了一票难求的程度。其实,演什么剧不是最重要的,许多观众不是沉浸在剧情里,而是沉浸在个人参与的兴奋中,当剧终以后,导演和演员现场会拉着观众一起聊,观众们各执一词,虽然谁也没有说服谁,但是在笑声和掌声里结束了。

那么,这样一种通过导演和演员引导、大家参与的沉浸式戏剧表演形式的成功,无疑说明了参与往往与比内容更重要,因为,感同身受往往比单纯的看故事更能打动人。

罗振宇老师说:“口语表达必须有两只手,第一只手管理信息交付的效果,他有没有听懂?还有一只手是管理用户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感受,他有没有什么疑惑?这两只手稍有松懈,听众就走神了。”所以,口语表达是比书面表达更难把握的表达形式,但是,也是更能取得传播红利的表达形式,看看当下红的一塌糊涂的各类自媒体就知道了,未来已来,我们得赶紧上车,通过唠嗑就能快速的把自己给推销出去。

2、演说家思维所给出的思路,还可以用在哪里?

通过口语化的表达进行制度创新!

现在单位里的九零后和零零后是越来越多了,所以,在公司里,以往我们约定俗成的规范化制度,却是他们这一代人最反感的表达形式,在进行制度培训的时候,也是被吐槽最多的,所以,现在有很多论述管理方式的书都很畅销。

那么,九零后和零零后是不服从公司制度管理吗?其实并非如此,他们反感的只是制度表达的形式,既是为追求准确表达而显得啰嗦冗长的条文式格式表达,他们更乐于接受平铺直述式的口语化表达。所以,当我尝试用口语诠释制度的模式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这些九零后和零零后员工的一致好评。比如,对于迟到,我尝试用三字经的形式进行讲解表达:早九点,要抵达,十五分,可容忍;对于早退,我尝试用唐诗的形式进行讲解表达:黄鹤一去不复返,六点之前别开溜。

通过学习罗振宇老师的演说家思维,我更加坚定了进一步推进口语化制度的信心,我相信,这会在将来培养更加年轻的员工之时大放异彩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组织协作模块4、演说家思维:怎样提升表达能力学习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bj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