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为人不可有我.…作诗不可无我
三十三、刚正之音
【原文】杨、刘诗号西崑体,词多绮丽。《宋史》:杨文公之正直,人皆知之。刘筠知制诰时,不肯草丁谓复相之诏。真宗不得已,命晏元献草之。后晏见刘自惭,至掩扇而过。其刚正不在杨下。可见“桑间”、“濮上”之音,未必非贤人所作。
[译文]杨文公、刘筠的诗号称是西昆体,词大多都写得十分绮丽。《宋史》说:“杨文公的正直,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刘筠知制诰的时候,不肯起草丁谓的复相诏书,真宗没办法,命晏元献起草。”后来晏元献见刘筠十分惭愧,以至于以扇掩面而过。他的刚正不阿不在杨文公之下。可见“桑间”“濮上”等歌诗,未必不是贤人写的。
[笔记]袁枚老先生在这里, 记载了一个“ 刚正之音”的故事。
杨、刘诗号西崑体,词多绮丽。
《宋史》:杨文公之正直,人皆知之。
刘筠知制诰时,不肯草丁谓复相之诏。
真宗不得已,命晏元献草之。
后晏见刘自惭,至掩扇而过。
其刚正不在杨下。可见“桑间”、“濮上”之音,未必非贤人所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