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小追和李白谈诗(6)

作者: 日日昌 | 来源:发表于2018-05-22 09:21 被阅读72次

四、我是大鹏(上)

腾小追听老师说,李白不仅诗写得好,文章也写得非常不错。可他只看过李白的诗,从来没读过他的文章。一天,他去图书馆找到一本《李太白全集》,打开书第一篇就是李白的名篇——《大鹏赋》。

他看了几行就看不下去了。很多字都不认识;赋这种文体他也不熟悉,看起来很费劲。一会儿就昏昏欲睡了。

睡梦中,他恍恍惚惚飘向唐朝,来到一个叫江陵(湖北荆州)的地方。

一片桔林,茂密清幽。

李白正和一个人走在桔林里。桔林深处传来幽远空灵的琴声。他们循声而行,来到一座凉亭前。亭中一个老道士正在抚琴,看上去鹤发童颜,仪表不凡。

李白不敢打搅,站在亭外听老者弹琴。

一曲弹罢,老者抬起头来,笑着问道:“二位郎君,有何见教?”

李白赶紧上前施礼:“请恕李白冒昧,搅扰先生雅兴。敢问先生可是司马炼师?”

“正是贫道。”

落座之后,李白说明来意,表达了对司马先生的仰慕之情。

原来李白少年时就对寻仙修道有兴趣,读书时听老师说起过道教大师司马承祯,没想到这次辞亲远游,刚刚离开蜀地到江陵,就听说司马承祯也到了这里,他喜出望外,便和友人一起来拜访。

“先生刚才弹的是《蓬莱操》吗?”李白问起司马承祯的琴曲。

“正是!”李白的问话让司马承祯有些意外,“看来郎君精于此道啊!”

“哪里,只是一向仰慕先生,对先生的大作也略知一二,没想到今天能有幸聆听,真是不虚此行啊!”

“随手抚弄,自娱自乐,打发时光而已,不值一提。”

“先生过谦了。这一曲《蓬莱操》,听起来‘琅琅锵锵’‘采采粲粲’,‘若云雪之轻飞’‘若鸾凤之清歌’,宛如天籁!”李白不失时机地吹捧道,他所用的那些词语就出自司马承祯的琴学著作,让他听起来很是受用。

李白和司马承祯说起自己修学访道的经历,又奉上诗稿,请司马承祯指正。他们在一起谈诗、谈剑,谈老子、谈庄子。

司马承祯对李白的诗大加称赞,其中一首诗尤其引起他的注意:

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司马承祯举起诗稿,对李白说:“自比大鹏,志向远大呀!”

“李白年少轻狂,先生见笑。”

“以郎君之才识,当此开元盛世,必定鹏程万里,前途无量啊!”

“先生过奖!”李白忙起身答谢,他好像想起了什么,接着说道,“先生的夸奖让李白又有一比。”

“哦?又有何比呀?”司马承祯问道。

“先生认可李白自比大鹏,李白就想把先生比作希有鸟,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哦,是《神异经》中的希有鸟吗?”

“正是。”李白随口背诵道,“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会东王公也。”

“郎君为何有此一比?”

“先生的风骨气度、道德文章世所罕有,此其一;更主要的是,希有鸟认可大鹏,大鹏愿意追随希有鸟。”

听了李白的话,司马承祯走过来,仔细打量着李白,好像第一次见到他一样,看得李白直发慌。他拍着李白的肩膀说:

“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辞别司马承祯出来,李白看到腾小追跑了过来,他问李白:“刚才那个老道士是谁呀?你为什么要来见他?”

李白告诉他:“这司马承祯可非比寻常,不仅道行高深,还博学能文,曾经多次被朝廷召见。我仰慕已久,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他。你听见没有,他对我也是赞赏有加!”李白很兴奋,还陶醉在刚才的谈话里。

“就是那个什么‘仙风道骨……神游八极……’?”腾小追问道。

“对呀,这可不是一般的夸奖!这是一个道教大师对一个后生晚辈的认可和接纳!”

“他说的是什么意思?”腾小追不太明白。

“他说我有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可以和我一起神游八方。”李白解释道。

见李白如此激动,腾小追拿出手机查了一下,发现“仙风道骨”这个成语就是出自这里,他赶紧告诉李白。

李白更加自豪:“看,我还给你们贡献了一个成语!”

回到住处,腾小追发现李白依然很兴奋。到了晚上他也睡不着觉,在屋里走来走去,一遍遍地回味着司马承祯的话。

“司马承祯是希有鸟,我是大鹏……”李白喃喃自语,“仙风道骨……神游八极……”

腾小追看这架势,估计李白已经进入状态,马上就要写诗作文了,他赶紧找来笔墨,摆在李白面前。

李白点头致谢,提起笔来,刷刷点点,写出一篇《大鹏遇希有鸟赋》。

腾小追记得,他在《李太白全集》中看到的文章叫《大鹏赋》,不是叫这个名字。他打开手机查了查,原来是李白在多年以后重新修改了这篇文章,把题目改成了《大鹏赋》。

写完文章,只见李白潇洒地把笔一扔,如释重负。

“怎么样,小追?”他有些得意地问腾小追。

“这也太长了!看不懂啊……好多字都不认识;这赋可比诗难多了……”腾小追不好意思地说,“不过我能感觉到它很有气势!”

“哦,让你看这种文章是有点难,”李白说,“赋这种文体介于诗和文之间,它讲究文采、韵律,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一般来说,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以叙事状物为主。”李白给腾小追简单讲了讲赋的特点,然后有点为难地说,“要想把这篇长赋给你讲清楚,还真不容易……”

“找我的顾问哪!”腾小追打开手机,发现里面有一个“意境再现”的功能。他点进去,是“录入作品”页面,上面有“录音”和“文本”两个选项。他有了主意,走到李白面前,请他把那篇赋朗诵一遍。

“这有何用?”李白不解。

“我给你录音——就是把你的声音收到这个手机里,录完之后,估计就可以把这篇文章的意境再现出来了。”

“有这等事?!”李白又一次感到意外,这个小盒子给他带来的意外太多了。

李白开始朗诵,声音洪亮,极富情感:

南华老仙,发天机于漆园。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徵至怪于齐谐,谈北溟之有鱼。吾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鲲。化成大鹏,质凝胚浑。脱鬐鬣(qí liè)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刷渤澥(bó xiè)之春流,晞(xī)扶桑之朝暾(zhāo tūn)。燀赫(chǎn hè)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

李白越来越投入,他走动起来,还结合文章内容加入了手势:

乃蹶厚地,揭太清。亘层霄,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背嶪(yè)太山之崔嵬,翼举长云之纵横。左回右旋,倏阴忽明。历汗漫以夭矫,羾(gòng)阊阖之峥嵘。簸鸿蒙,扇雷霆。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怒无所搏,雄无所争。固可想象其势,仿佛其形。

…………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相关文章

  • 腾小追和李白谈诗(6)

    四、我是大鹏(上) 腾小追听老师说,李白不仅诗写得好,文章也写得非常不错。可他只看过李白的诗,从来没读过他的文章。...

  • 腾小追和李白谈诗(10)

    六、从黄鹤楼到凤凰台(上) 腾小追随即穿越到二十年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这一年,李白已经47岁了,夏初他南...

  • 腾小追和李白谈诗(11)

    六、从黄鹤楼到凤凰台(下) “好,我来给你讲。”腾小追拿出手机查了查,说,“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和崔颢的故事就这样流...

  • 腾小追和李白谈诗(9)

    五、烟花三月(下) “只要他的解释是在诗句基础上结合他的生活经验所做出的合理想象,就是对的;有些解释与诗意不符,可...

  • 腾小追和李白谈诗(8)

    五、烟花三月(上) 腾小追和爸爸、妈妈去黄鹤楼旅游,看了许多和黄鹤楼有关的诗,其中自然有李白和崔颢的诗,还有李白搁...

  • 腾小追和李白谈诗(12)

    七、专访:李白之谜(上) 腾小追和李白接触,长了见识,学了知识,好玩又刺激,非常开心。可是和李白接触越多,他发现李...

  • 腾小追和李白谈诗(13)

    七、专访:李白之谜(下) 腾小追:你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人们对你进行了方方面面的研究,可还是有许多问题没弄清楚。我和...

  • 腾小追和李白谈诗(19)

    十一、举杯邀明月 李白最喜欢的是饮酒,最爱写的是月亮,他会击剑会骑马,据说还能歌善舞。腾小追一直想见识一下他的多才...

  • 腾小追和李白谈诗(20)

    十二、月亮大观园(上) “我知道你在好多诗里都写过月亮,你为什么那么喜欢月亮?都快成‘月亮诗人’了!”腾小追早就想...

  • 腾小追和李白谈诗(21)

    十二、月亮大观园(下) 李白没有直接回答,他说:“你这个问题有点荒唐,怎么会没有月亮呢?月亮古已有之,亘古不变,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腾小追和李白谈诗(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hql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