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佛、儒、道专题连载小说
庄子《齐物论》试读23‖认知四界

庄子《齐物论》试读23‖认知四界

作者: 一道 | 来源:发表于2017-05-27 09:44 被阅读605次

    《齐物论》试读

    原文: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

    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

    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在《朝三暮四》一小节中,我们发现庄子似乎将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和是非而休乎天钧”的达者或圣人,另外一种则是一群企图朝圣“劳神明而为一”的思考者。尽管这群思考者,在庄子看来,一如朝三暮四的猴子。

    然而,同样都是人,都有一个脑袋两只眼睛,为什么会出现愚人和圣人如此巨大的差别呢?存在于同一个熙熙攘攘的人间,难道人不应该以的面目生存么?为何会出现分层和逆进化,一些人进而为圣,另一些人又蜕而为猴呢?

    虽然在今天,精神空间的等级分化是一个令人不快的敏感话题,似乎只要在这个话题上稍作逗留,就会被别人理解成精神变态、嫉恨和充满偏见的自大狂。但你要知道,在庄子的社会中,等级意识就像我们的娱乐意识一样强壮。然而,庄子所在意的并不是思想等级的表象,而是另一个源头问题: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分化?

    肉体肯定不是,因为圣人并没有长成三头六臂或者九头鸟的样子,那么剩下的,只有思想了,也就是庄子所谓的知,或者说认知能力。

    众所周知,认知是庄子的文章中老生常谈的话题。同一个世界,在不同的认知能力的棱镜中,呈现出的图像是千差万别的。这就像站在山顶的人可以看见峰峦叠嶂,万壑争流,而一生窝在一个山洞里,所能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岩壁。

    不过,既然是能力,就会有极限。因为人类毕竟不是无所不能的全能神。于是,庄子具体的就人类认知能力做了一次扫描式回顾。

    他说,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之前的人,对于世界的认知是有着极限的。怎么叫认知极限呢?我们不妨从大到小,像洋葱那样一点一点剥开分析。

    【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意思是,有些人觉得世界有一个开始,但这个世界最初的时候空无一物,也就是世界开始于无。这就是极限了,至矣尽矣,没有办法再推进哪怕一寸了。

    【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一点的人呢,他们并不能看到世界最初的,而是认为世界诞生于有。然而,虽然如此,他们却并不认为物与物之间有什么分别。所谓的封,就是分别。如何分别呢?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命名。这些人不认为万物之间有所分别,所以也不会赋予他们不同的命名。在他们眼中,万物皆一。

    【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更次一点的人呢,他们连万物本一也无法看到。所能看到的,只是万物之间的不同,所以他们为万物一一赋名,比如把某些东西叫做马,另外一些东西叫做牛,这是山,那是水等等。他们虽然为万物赋名,也看到了万物的不同,但只是觉得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对与错,是与非,好与坏的看法。牛与马相比,谁对谁错,谁好谁坏呢?

    直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认知半径不断缩小,从无到有,从一到万,但还没有引起质变。直到有一天,一群人的出现,原本和谐平静的湖面突然波涛滚滚。

    在这群人的眼里,世界万物不仅仅有着自然形态的区别,而且更以自己狭隘的认知为万物一一立法,定下好与坏,对与错,美与丑。以前马和牛是谈不上孰好孰坏的,但是自从这群人出现之后,他们可能会觉得马要比牛俊朗,马可一日千里,牛却慢吞吞;马的嘶鸣响亮,牛却只会哞哞叫.......

    虽然这群人的评判标准五花八门,但却像一个蹩脚笨拙的画家那样,拎着一桶桶颜料,在的白纸上自鸣得意的肆意涂抹。原来的道,经过这番折腾创作之后,有的地方还能看见原来的面目,有的地方已经被遮掩,仿佛少了一样,按庄子的语言,这叫做【道亏】。

    现在你可以看出,正是因为这些自以为是的评判标准的出现,一方面造成了【道亏】的现象,另一方面勾出了人们的爱恨情感。很明显,既然分出了好坏,那么每个人都想追求好东西,摒弃坏东西。这种追求和摒弃,就是爱。

    具体来说,什么叫【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呢?

    比方说,我们都夸范冰冰长得好,不管能不能实现,但很多姑娘都想变成范冰冰的脸,很多男的都想把范冰冰娶回家里。但世上的范冰冰只有一个,那怎么办呢?有钱的可以去整容,没钱的只能想一想,至于男生,可能会把范冰冰的照片存在手机里,如同一个少年的春梦。

    这只是【道亏爱成】的一个浅显举例。这里的爱,并不是爱,实际上只是公众集体的一种偏见而已。

    所以庄子就反问:道真的亏损了吗?看起来好像是。不过再仔细看一看,好像又不是。如同上面我们用画家的例子来说明道亏爱成一样,庄子也用了一个音乐家的例子。

    他说,所谓成与亏,就像昭氏在弹琴。这个昭氏,据说是春秋时郑国的一个太师,姓昭名文。有一次,昭太师出门游玩,忽然听到有人在河边弹琴,琴声之优美,连河里的鱼都随着琴声跳上跳下。所以他就顺着琴声找到了这个弹琴的人,一问这人的名字,叫做瓠巴。瓠巴这个人弹琴极好,一如后羿射箭一样,在古书上非常有名。比如荀子在《劝学篇》里就说道:“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那么这个昭文见了瓠巴之后,太师也不要做了,就拜瓠巴为师,后来也弹得一身好琴。这里说的昭氏之鼓琴,就是指的这个郑太师昭文。

    昭文是不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不知道,能够知道的是他同样很善于弹琴。但问题是,无论昭文的技艺多么高超,他也不可能同时弹出所有的声音。那些他弹出来的声音,组成的就是一个曲子,那些没有被弹出的声音呢,就在这一曲之外消失了。

    不过,你没有弹出来,并不代表那种声音就不存在。所以只要昭氏去弹琴,就必然会有所成(我们听到的曲子),有所亏(我们没有听到的声音)。那怎么做到无所亏呢?这个很简单啊,昭文不弹琴就可以了嘛,就像后来的陶渊明那样,摆一张无弦琴在眼前,只放在那里,就是不弹。

    有琴无弦的陶渊明,世上大概不多,多的是昭文这种成功人士。

    既然昭文是弹奏大家,当初太师的官位都肯舍弃,才学得一身本事,他会甘心不弹琴吗?或者更普遍地说,一个人如果十分擅长某种技艺的话,他会愿意放弃这种才能吗?

    请看下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齐物论》试读23‖认知四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gf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