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春天的旅行计划是自驾婺源、武汉一线,是早就定好了的,婺源赏油菜花,去武汉的武大,就是看樱花了。具体时间安排,3月15日停暖气,我们大约在20号左右便启程出发。
正可谓计划没有变化大。接近20号的时候,老公临时有了事情,要接待一位从外地来的老朋友,双方见面后,才能再重新约定出行的时间。

这么一耽搁,几天过去了。婺源的油菜花还没有见着,我们家庭院里的油菜花,杜鹃花却是一天一个样,蔚然可观。蝶蜂穿梭,香气袭人,与邻家的油菜花连成一片,可谓是,杜鹃红,杜鹃白,油菜花正黄。让我不由重新考虑婺源之行的成行与否。
既然在家舒适惬意的环境里,便可以赏花景嗅花香,还有必要万般辛苦的去婺源吗?
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

特别是在正午时分,在玻璃房里小憩,房门打开,微风带着沁人心脾的芬芳扑面而来,令人不禁为之陶醉。
自知不是有大气候的人,如此贪恋“美色”,着这么个小小庭院竟不肯游离,算不算是别样的玩物丧志呢?
好在与我有同好的人不在个别。左右的邻居们,最近也总是呆在院子里,或劳作或品茗,或发呆,或隔着栅栏说笑聊天,磨叽出各种的理由,就是不肯离去。可见热爱、亲近大自然之心,人皆有之,天人合一,应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境界。

美景不独享,发几张院子的实景图片到朋友圈,果然引来了一大片的点赞评论。一同事,直接借用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绝句中的,“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正应了本老妪的姓氏。因此回复说,四娘应为黄大娘,花卉还须增少许。才可配上花满蹊,压枝低的形容。
其实,单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来讲,古人要比今人幸福得多,至少不用住在十几层,或几十层的钢筋水泥火柴盒子里,可以与土壤,植物,阳光,风雨亲密相处,所以,才会“花满蹊”,才有“压枝低”美心之景。
真正让今人艳羡不已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