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灵魂啊,勿求永生,穷尽一切可能的领域吧。
——品达罗斯
这一周恢复了读书时的时间表。八点左右基本可以处理完杂事,坐下来,泡一壶茶,开始看书。这么自觉,不是自励的结果,是遇到了一套有趣的书,让人欲罢不能。就是之前提到的Siddhartha Mukherjee写的《众病之王》(《癌症传》)和《众生之源》(《基因传)。我的科学知识极其贫乏,因此一直很羡慕博学的被科学武装过头脑的朋友。这些年来,也多得他们的帮助,让我偶尔能瞥一眼科学殿堂的样子,不胜感激。这套书也是源自做科研的好友的推荐。
无用的多学一些我们高一下学期就分文理科了,现在想来,真的太早也太浪费少年的充沛精力和能量。所以我的生物学基本止步于初中阶段,初一学过一本厚厚的《植物学》,印象最深的是花很多时间画玉米的胚芽。初二时学《动物学》,教材的体系就是按照《基因传》里批驳的那种分类法,纲目属种之类。最好玩的是画草履虫,小孩子们都觉得有一种动物给一点刺激全身都反应是很好玩的事,可现在想想,自己也大抵如此。所以综合来说,初一初二的生物学启蒙对我来说,大部分是用在画画上了。隔着这么多年看过去,才知道自己当年对生物并无兴趣,倒是对画画挺感兴趣。上初三时开始学《生理卫生》,教我们的是位男老师,我们假装很腹诽他,其实觉得他和之前教我们《植物学》和《动物学》的老师一样,在宠辱不惊的外表下,有着极为可爱的一面。果然,在讲到某些章节的时候,如果你不巧抬头看他,和他对上了眼神,他马上就会很慌乱。因为这个缘故,促狭的小孩子就会在他的课上表现出聚精会神状,不断注视他。我们的《生理卫生》课就在这种躲猫猫般的遮掩和羞涩中划上了句号。那时我还不知道,这本来离我生命最近的学科,我只能完成初中教育。所以常常想,文凭真的不能作数,比如我后来确实读了一些文凭出来,可是谈到生命科学,我只能很真实地承认:我初中水平,还是毫无认知的初中水平,没有完成生物学启蒙教育的初中水平。
所以遇到《基因传》和《癌症传》觉得特别惊艳:原来生物学是这样博大的学科,化学,物理,数学,都在其中。生命本源的追索是如此妙趣横生。原来科学家们在接近真相的过程中除了大量实验和尝试,还有瑰丽的想象和推理。有时,就那样与真理失之交臂。可是可能时隔几十年,那个曾经生前寂寞的科学家的真知灼见,会熠熠闪光,光照后面的世纪。那么多人似乎沿着前人的路,但那么多人实际上都在走自己的路,希望在自己的路上,有一天遇到真理。人类历史很奇怪,文学史就是某些文学家的历史,科学史似乎也如此,那么多人走过去,只有一些人的足迹或深或浅留下来。所以当看到这些足迹的时候,感奋,钦羡,被人类的群星闪耀晃得眼花缭乱。昨晚看到“DNA双螺旋”这一章,真的很激动,他们是诺奖得主,不是又如何呢?这些年轻的、风华正茂的科学家,经由无限的热爱、执着、求索、尝试,最终让我们知道在我们的皮肤之下、身体之内,肉眼看不到的地方,承载我们生命本源的至关重要的结构。如果当年曾经学过这个,估计我还是会很痴迷去画这张图。谁知道种下去的种子会发怎样的芽呢?当然不播种的人更想不出。
无用的多学一些孩子马上要升九年级了。九年级恰是美高的开始,朋友们就选课和未来申本方向也是讨论颇多。我的知识体系不行,如果生物是初中毕业,还有一些学科陆续是高中、本科毕业不等,所以完全不能开口。很多人会对商科趋之若鹜,似乎与就业前景很有关联。我倒是读过一点经济学的专业,并以此取得谋生的饭碗。但是就这个问题,不建议将来想做相关工作的人一定要学这个。理由特别粗陋,但可能实用性还好。为什么不要去专门学这个?投资和管理中最重要的的基础能力是逻辑能力。如果你能在别人没有看到真相的时候看出部分真相,能够在别人看出部分真相的时候看出大部分真相,你判断和决策的合理性就会稍稍领先一些,这领先的一点点基本可以让你在工作中有相当的业绩表现了。所以,这一行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是逻辑能力,和在逻辑能力基础上产生的判断力。当然,你判断好了执行到什么程度,是另外一个故事,又一个不可能在课堂上讲到的故事。那么什么构建了人的逻辑能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文史......都可以构建。而且,现在很多学科本身就是交叉的。比如朋友告诉我,学医,也要学计算机,因为人工智能必然会在医学领域得到更多应用。生物学,已经说过了。生物物理学家,生物化学家,这早就是共识了。即便不交叉,逻辑能力构建得好,在一个领域走通了,也会让人触类旁通。像《基因传》作者Siddhartha Mukherjee,他的《众病之王》就得了普利策文学奖。开始看时便很纳罕,这不仅是科普作品,也是non-fiction的巅峰之作,文中起承转合做得巧妙自然,恐怕很多专事文学创作的人也不得如此之深厚功力。大家对于孩子未来的选课都有些一头雾水,我也是。我不怕孩子将来上不得好大学,是怕她会在一场兜头盖脸来的升学游戏中变得偏狭起来。人没有学历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事,这毕竟只是一个认证。刚工作的时候可能拿出来用用,后来便成为一张可能只有你自己知道的废纸。因为你的思考习惯、交流方式和整体风格,才是一生的名片。走到哪里,都可以立体地展现。人一生抛不开自己,可没见一个人一生揣着一张文凭跑的。而且,偏狭这事儿,就像一个烙印,想起开这个封印,可能要穷一生之力,真的不可不慎。
无用的多学一些不知道我们何时形成了要学“有用的”这种观点。对于“有用”,无话可说。昨日巴黎圣母院大火,烧痛了不知多少人的心。巴黎圣母院“有用”?有的。但是人们的痛心更多是为了它不能评估出价值的部分。很多知识的“有用”似乎指向它带来实际利益或者用途的方面,比如收入丰厚的工作、受人尊敬的地位等等。但是知识的真正有用处在于它无时无刻不在雕琢、改变和重塑我们的人生。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因为那偶然一瞬间的“闻道”可能让我们顷刻间将人生重历、提炼和升华。
好友几次跟我提起她以前实验室的老板指导她改变饮食习惯,说“爱吃的少吃两口,不爱吃的多吃两口”。我总觉得这话很深邃,可以想很久。学习也是一样吧,“有用”的不要那么趋之若鹜,“无用”的也不要束之高阁。不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那样的话,还是古希腊人品达罗斯说得好:“我的灵魂啊,勿求永生,穷尽一切可能的领域吧!”。以此与诸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