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74410/4769538e52d9f34b.jpg)
19、华与华企业价值之轮
我们一直试图去把握企业的本体和全体,要抓住本质,抓住关键,又不要犯“过度简化”的毛病。
假若企业的是一棵大树,“五个市场”是它生存的土壤,“三位一体模型”是它的基因,是它的“本体”,决定它是什么树种,能长多大。虽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但也是“行行出状元”,还是干一行,爱一行。经营最大的毛病,就是老觉得自己这一行“辛苦”,别人的行业“好发财”,这就啥也干不好。社会顶层的俱乐部,是每一行的人都有一个位置,不是全留给“最赚钱的”一行。
企业的“全体”呢,我用一张图——华与华企业价值之轮,从顾客价值角度,试图来描绘企业的全体。
第一次画这张图是2002年华与华创办的时候,我把它喷绘成一张KT板,挂在公司墙上,后来两次修改,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4410/dd5007d000789263.jpg)
20、拳头产品
价值之轮的第一轮,是产品的价值。说一个企业,我们总是能马上联想到它的产品,如果不能想到产品,这经营就失败了。比如说苹果,马上想到iphone、ipad;说360,能想到360安全卫士、360手机卫士;说一个餐厅,也能马上脱口而出几个招牌菜。
我们把这成为企业的拳头产品,就像前面讲“三个代表”时说的,在这些产品上,你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的文化,也代表了顾客的利益。
如果你的企业拳头产品不明晰,你一定要把它明确出来。我时常遇到的情况,就是企业产品不突出,还老想“打造品牌形象”。什么是品牌?品是产品,牌是牌子,品牌是产品的牌子,产品不突出,哪有什么品牌形象?可口可乐不还有一瓶可乐吗?
前面我们在讲“公关”时说了,行贤而去其自贤之行,你做什么事,你就是什么企业形象,没有为了提升形象而去做什么事的道理。品牌形象也是一样,出什么产品,就是什么形象,打造品牌形象,就是打造产品。
21、“产品同质化”是个伪命题
很多品牌和营销的“理论”,这些“理论”是打引号的,因为是伪理论,都以“产品同质化”,甚至“产品同质化时代”为立论的基础。
我要说,这世上从来没有产品同质化这回事,任何行业都没有。房地产公司,每间公司盖的房子都不一样,物业服务也不一样;服装公司,每件衣服布料、设计、裁剪都不一样;航空公司,服务也不一样,大不一样。有什么行业“产品同质化”呢?手机,苹果、三星、小米、华为,他们的产品同质化吗?主题公园,迪士尼和万达同质化吗?牙膏、酱油、醋、洗衣粉,都没有同质化这回事。就算是一张纸巾,也有巨大的差别,有的品牌,就厚实、柔韧、舒适,擦脸上的汗就像毛巾一样好使,所以他货真价实卖得上价;另一些品牌呢,脆得象粉笔,你千万别往脸上擦。
同质化从来就不是问题,同一个公司的产品,做不到同质化才是大问题,这个质,是质量的质,做不到质量稳定的同质化,做不到质量标准的同质化。中餐不能做到像麦当劳那样大规模连锁,不就是因为做不到出品标准的同质化吗?
说“产品同质化”的,都是不愿意或没能力在产品上下功夫的。认真做产品的人,他不光不承认他的产品跟别人同质化,他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同行,因为耻于与那些“同质化”的人为伍。
经营的立足点,永远是在产品的质量提升和价值创新上。
22、服务创造附加价值
价值之轮第二轮,是服务的价值。
只有价值是不够的,必须有附加价值,服务就创造附加价值。
海底捞创造了令人惊喜的服务价值,在顾客排队等位的时候,提供美甲、擦皮鞋、手部护理等服务。
那么海底捞就形成了“超级服务品牌”的形象。海底捞有没有一个“品牌战略”,要打造“服务品牌”呢?当然没有。因为他的服务太超级了,他就成了服务品牌了。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跟我说:“有啥子服务嘛?客人来你家吃饭,你总要招呼一下噻!还让人家排队等起,不给人家找点事情做?”
关于服务的成本,他说:“你里头都坐满了的嘛。都坐满了,你还怕成本嗦?”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4410/7ca1e53922f3aa73.jpg)
我想起中国餐饮业另一位知名企业家,西贝莜面村创始人贾国龙的话:“省钱省出来的利润没有竞争力,把东西做好,服务提升上去,钱不够,找客户要!”
经营最佳状态是货真价实,东西好,服务好,能要得上价。最怕的是竞争“性价比”,都搞物美价廉,物美价廉,那是没天理的事情,做得美还价廉,谁还给你做得美啊?只能想得美。
22、体验的价值-服务的价值=创造体验的机会
价值之轮第三轮,是体验的价值。
体验的价值大于服务的价值,大多少呢,2001年春节,我到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访问了一家品牌设计公司,叫YAMAMOTO MOSS,跟他们学了一个公式:
体验的价值-服务的价值=创造体验的机会
我非常喜欢这个公式,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思维方式,让你去梳理和顾客的所有接触点,去想,在这里有没有创造体验的机会。
前面说到海底捞的服务,有顾客反映,当她一个人去吃海底捞的时候,服务员看她一个人吃得孤单,拿了一个洋娃娃来放她对面座位,陪她吃。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4410/6101ec3c1feb4cd0.jpg)
海里捞的服务员一定没学过这个体验公式,但是她凭着自己一颗心,凭着自己的良知良能,想到了这个办法。这不是一个体验的点子,是一个关心人的自然反应,但是它确实创造了体验的价值,成为了一个营销的亮点。
还有一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这是在新闻上读到的,日本千叶县的龟田医院,他们在太平间创造了一个无与伦比的体验。我们知道,通常医院的太平间都在地下室,或者在另一幢楼,一楼。总之那是一个冰冷的地方,比坟墓更冰冷。当亲人的生命终于无可挽回,医生离开了,工作人员推着他的遗体,送到太平间,放到那装遗体的柜子里,推进去,那一刻,是人生最惨痛的经历。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4410/57f7ac68222d2c33.jpg)
龟田医院创造了一个“离天堂最近的太平间”,亲人离去了,他要去天堂。龟田医院把太平间,日本叫灵安室,设在医院的顶层,挑高的海景大厅。亲属将逝者陪送到这里,也在这儿和殡葬机构商议后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4410/94539f083a45a31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4410/b52f5d4f60719439.jpg)
网友评论
这个 确实要 在自己身上琢磨,知行合一。“关心人的自然反应”,非常难以坚持做到。
虽然“海底捞”也有很多不足,甚至是基本功的不足,但还是多多反省自己,自己的基本功也不足。
服务是产品的自然延伸。
能创造好的体验,是因为心里装着顾客,处处为他着想,因此每一个和顾客接触的机会都是关怀顾客的触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