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灵公篇第十五·三四(413)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钱穆译】先生说:“人生有赖于仁,尤甚其有赖于水火。吾只见蹈火蹈水而死了的,没见蹈仁而死的呀!”
【杨伯峻译】孔子说:“百姓需要仁德,更急于需要水火。往水火里去,我看见因而死了的,却从没有看见践履仁德因而死了的。”【注释】⑴甚于水火——《孟子?尽心上》说:“民非水火不生活”,译文摘取此意,故加“需要”两字。
【傅佩荣译】孔子说:“百姓需要走上人生正途,胜过需要水与火。为了得到水与火,我见过有人牺牲了生命,但是却不曾见过有人为了走上人生正途而死的。”
第一句“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是说民众对于仁的依赖要甚于对水火的依赖,直接道出了人生活着的目的是追求仁道,而不是仅仅为了生存。第二句“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是说当时的世道孔子只看见有人为了生存而不惜牺牲生命,而没有人为了追求仁道牺牲生命。孔子是在抱怨没有人能够“杀身成仁”,整个社会的人都在忙着生存。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8》)孔子说,只有仁人志士,他们不会为了求生而放弃仁的追求,他们可以为了成就仁道而不惜牺牲生命。本章孔子说他没有看到有人愿意为了追求仁道而不惜牺牲生命,那么也就是说他没有看到“志士仁人”。看似抱怨,实则孔子是希望民众都能成为“志士仁人”,勉励大家一起努力,为了仁的追求牺牲了性命也在所不惜。
卫灵公篇第十五·三五(414)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钱穆译】先生说:“若遇行仁之事,在己即当率先向前,莫让给众人为之。”
【杨伯峻译】孔子说:“面临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傅佩荣译】孔子说:“遇到人生正途上该做的事,即使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当,面临。
遇到行仁的事情,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君子行事,在老师面前必恭敬谦让,但在仁德面前,不必推让。就是说遇到应当做的事,要率先而为。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24》)遇到应当做的事,应该勇为,率先为。
比如,我们在行善或做好事时,完全没必要和老师争和让,自己率先去做。
卫灵公篇第十五·三六(415)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钱穆译】先生说:“君子只固守正道,不拘执小信。”
【杨伯峻译】孔子说:“君子讲大信,却不讲小信。”
【傅佩荣译】孔子说:“君子坚持大的原则而不拘泥于小信。”
贞,坚定不移。谅,信。
本章是说君子能够坚定不移地坚持原则而不拘泥于小信,君子有理想、有追求,他们为了实现目标而坚守道德,这是大原则。而小信未必符合大原则,如果拘泥于小信,往往会造成伤害或偏差。孔子说:“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论语·阳货8》)只好信而不好学,势必会陷入伤害。孔子也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20》)是说如果信守小诺,就只是个气量狭小的小人。
君子能贞而不谅,就是能随机应变,通权达变,但并不是不守信用。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只有符合义,大原则不违背,不拘泥小信是可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