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场 尘埃落定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须菩提,假如有善男信女把三千大千世界都碾碎为细小的微尘。你认为如何呢?这些微尘凑一块儿算多么?”须菩提回答说:“很多啊,世尊。为啥这样说呢?如果微尘实在确有的话,佛爷就不会说微尘很多。佛爷说微尘多,其实不是微尘真的多,仍旧只不过名字叫做‘微尘多’。”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世尊,因此如来说的三千大千世界,也都不是世界,只是名字叫做‘世界’。为什么呢?如果认为世界实在,那就掉进了相的漩涡。因此如来说‘一合相’,只是名字叫‘一合相’罢了。它是无法言说的,问题在于一般人真就以为有这么档子事儿。”
一合相,类似我们在第四场提到过的“蕴”。《佛学大词典》转引《华严经大疏演绎钞》对此的解释是:“一合相者,众缘和合故。揽众微以成于色,合五阴等,以成于人,名一合相。”这样看的话,一合相就相当于今天咱们说的整体观。还是拿“人”来做解释好了,首先人是个集合名词,由各种内脏、肌肉、神经、骨骼等等部分组成。而人体的每个部分都不叫做“人”,因此推论“人”是种“假有”。同理,组成世界的各个部分都不叫做“世界”,因此“世界”也是一种假有。那么,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推,理论上任何事物都能细分为不可再分的东西,换句话说就算分得再细也总有个头对不对?按现代物理知识体系,我们已经能够将物质拆解为分子、原子,目前发现的物质基本粒子是夸克。那么基本粒子是不是“实有”呢?这就涉及唯物和唯心的分歧了。说一切有部提出过“极微”的概念,相当于原子论,有部认为基本粒子是实有的。但空宗不这么看,按龙树的提法,就算是基本粒子也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因此仍然是假有。于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来,故而空宗强调世界的本质是虚幻的,是不值得留恋的。但凡夫俗子呢不太容易想明白这个问题,所以在轮回里打转,受尽苦难就是跳不出来,这才需要修行。而修行的目的在于觉悟,获得智慧,看清世界虚幻的本质。那么,回到实际操作层面,要怎么做才能觉悟呢?方法很多,参禅、持咒、祈祷、戒行都可以,就是很多人爱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总有一款适合你”。其实写到今天大家也都看到了,这些所谓法门并非一开始就有,而是随着时间慢慢出现的,迎合的是不同时代的趣味和需求。
不管怎么说,各派起码都提供了解决方案,而接受程度最高的路数毫无疑问还是参禅。事实上,一直以来参禅也都是僧人修行的标准流程。但前一场我们聊到,禅宗祖师爷慧能大师却实名反对参禅,除了批判当时的形式主义做派外,更重要的是慧能认为打坐参禅根本无益于觉悟,是对佛理错误理解下的错误实践。他说:“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直心坐不动,除妄心不起,即是一行三昧。若如是,此法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道须流通,何以却滞?心不住即流通,住即被缚。若坐不动是,维摩诘不合呵舍利弗宴坐林中。”这段话的大意是:迷妄的人执着于现实世界里眼见耳闻的事物,对一行三昧的理解也是错的。他们以为专心打坐一动不动就是“一行三昧”了,倘若果真如此的话,岂不是和砖石瓦砾一样了么?若论不起心动念安定打坐,人难道还能比石头更坐得住么?可见这根本就是阻碍修行的做法呵。佛法的性质应该像江河那样流通无碍,怎么弄得如同一潭死水呢?要是打坐也能算正确的修行方式,维摩诘又怎么会批评舍利弗呢?
《景德传灯录》里还有个故事,说神秀的弟子志诚来听慧能说法,慧能问他:“你的老师都教你们什么啊?”志诚回答:“老师教导我们要定心入静,长时间打坐,最好连身子都不要躺卧。”慧能说:“这是病,不是禅。长时间坐着不动只会让身体僵硬,对悟道能有什么好处?”大师捎带手还作一偈讥讽曰:“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志诚不服气,问到:“那依您看,应该咋办?”慧能说:“要是我说有佛法可以传付别人,那是在骗你。我做的不过是因材施教,看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帮他解除束缚罢了。”
那么,慧能怎样因材施教,给门徒解缚呢?这就要顺着他老人家的“定慧等”理论往下说了。慧能讲:“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如灯光,有灯就有光,无灯即无光。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即有二,体无两般。此定慧法,亦复如是。善知识,法无顿渐,人有利顿。迷即渐劝,悟人顿修。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悟即无差别,不悟即长劫轮回。”从慧能的话不难看出,他本人其实并不反对渐悟。他认为佛法有且只有一个境界,不存在“顿”和“渐”的区别。至于顿渐不两立,佛法不偏安是后来弟子们才弄出来的;比如神会在洛阳无遮大会上就公然挑衅神秀一系,说顿悟才是禅门正宗而渐悟乃是旁门左道。为啥迷悟有疾迟呢?那是人的问题;就像大家都学同一套教材,但班里总是有学霸和学渣。所以学渣就用渐法,慢慢来,不能急不能贪。学霸呢可以选顿法,跳级前进,金身速成班。这是慧能的创造么?当然也不是,咱们聊过多次的道生法师早就提出了,再往前挖的话,甚至可以追溯到诃黎拔摩的《成实论》里去。这套说法的理论原点在于:觉悟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础配置,只不过被虚幻错误的认识所遮蔽,没有发现罢了。只有当某个时候你突然意识到自己本来就是佛,自然先前被掩藏的配置得到激活,也就达到觉悟解脱的境界了。于是禅宗才有那个著名的slogan——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慧能的徒孙百丈怀海对这层意思有个很著名的比喻:当时有人问他说:“我想成佛,该怎么办呢?”百丈回答:“就像骑牛觅牛。”骑着牛却到处去找牛,当然找不到,只有把眼神收回来在身边找,才会突然发现:噢!原来牛就在这里啊!所以在慧能的话语体系里,悟道成佛,说难也难,说易也易。而他的叙述其实很朴素实在,没有什么故弄玄虚的地方,虽然欺师灭祖地建立了自己的学说见解,起码话是能说得圆的。但从这里又延伸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到了后来慧能系的顿悟禅全面压倒了神秀系的渐悟禅,甚至一度成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慧能已经非常明确地说了,顿悟是给根器上佳的人准备的,一般人想学不但没有效果还将招致危险。这不等于说中国到处都是百年不遇的佛学奇才?就算真有这么多天资聪颖之士吧,可为何成道解脱的人并不多嘞?好像在说奥数咱牛逼大发了世界第一,但数学家却寥寥无几,真是高级黑啊。
尽管慧能给出的是一条成佛捷径,但回过头来看,早期佛教理论中成佛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比如小乘佛教只承认释迦牟尼是唯一的佛爷,其他人再怎么折腾都成不了佛,最多到罗汉那就顶天了。从个人专利到有情皆可成佛,其实经历了漫长的革命过程。同样,从历经千难万险到立地成佛,也有一番移星换斗。本来按照小乘佛教的说法,释迦牟尼成佛也经历了十个阶段。后来出了部《兜沙经》提出那十个阶段也只是成佛历程中的一小步而已;按《兜沙经》的说法,成佛总共需要刷6大副本,每个副本都有10个关卡,另外打通这些关卡还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所以单这么随便看看就足以让人心灰意冷,哪里还有什么动力成佛呢?于是对比大小乘两家设定的路线,大乘系统兼容性超级好,管你什么软件一概能用。小乘系统则满是条条框框,硬件非顶配不行。所以,大乘在声势上最终完败小乘也是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小乘越严,大乘越宽,都已经说人人皆可成佛了,慧能就处在这个节骨眼上。没有比顿悟更快捷、更简单的了,总不能说你干脆什么都不必做,摇身一变就成佛吧?
所以回到慧能的理论,它的前提已经默认所有人都是佛,区别只在于你是否能发现埋藏于自己内心中的这份宝藏。渐修派提供的方法是应该先找到藏宝图,然后根据藏宝图上的提示去一点一点接近宝藏。但顿悟派的方法则完全相反,根本没有藏宝图,也不必费心去找,该干嘛干嘛,直到某一天突然发现:嗨!我自己不就是那份宝藏么?!所以慧能才说“行住坐卧皆是道场。”然而修道者是不是真的能悟透这一层却值得打一个很大的问号。因为人能否完成某个目标其实取决于两个因素:目标承诺和目标难度,而目标的设置上,中短期的、有定期反馈的目标要比长期的、无定期反馈的目标更有效。关于这一点马拉松运动员就非常有发言权,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一种做法:将全赛程拆分为若干短小的阶段,每个阶段设置标志物,这样在比赛的过程中非常有助于运动员把握进程和及时调整节奏与策略。但是顿悟就完全放弃了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就是你有可能睡一觉起来就觉悟,也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觉悟;所以可供选择的心态只剩一条:顺其自然,听天由命。
但这么做带来的副作用是顿悟的宗教体验会变得很弱,渐悟则相反。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指人会不自觉地被自己所喜欢、钦佩、信任或崇拜的人或事物影响和暗示,进而使自己的行为更进一步趋近理想中期待的状态。同时,对某一事物的经验越多,行为改变难度就越大。再者,群体心理的作用机制也将进一步强化个人的行为模式。勒庞在《乌合之众》里就说:“一个心理群体表现出来的最惊人的特点如下: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不管是谁,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智力不管是否相同,他们变成了一个群体这个事实,便使他们获得了一种集体心理,这使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变得与他们单独一人时颇为不同……”所以渐修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宗教体验,顿悟法门则很难。因此最后呈现出来的事实显得非常有戏剧性:尽管慧能大师已经实名反对坐禅,对它的嘲讽也没少花力气,但这种形式仍然顽强地保留了下来。毕竟对一般人而言,机械化的重复行为最能产生踏实感,比如朝九晚五的上下班、雷打不动的广场舞太极拳、仪式感超强的打坐诵经。直到今天,挂单禅七之类依然是很多信众所热衷的形式,毕竟宗教生活的两大基本特质就是秩序化和意义化。因为从人的心理上来说,我们很需要对世界建立起一种可控感。比如农民种地,春种之后他明确地知道能够有秋收。但如果天气一直变幻无常,就如《三体》中描绘的世界那样,一会儿是冰天雪地、一会儿是炎焰张天,毫无规律可言,那么就农夫来说,他对土地“失控”了。于是农夫的反应就会变成情绪低落、动机不足(懒得勤劳耕种)、认知障碍(天气转好也不会发觉),在心理学上就被称为“习得性无助”。所以慧能禅法发展到后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观念被广泛认可和接受,但坐禅的功夫从来也没被放弃;甚至还有的人打着南派禅宗的旗号教人坐禅,似乎绕了一大圈最后又绕回去了。禅宗革了其他宗派的命,自己却也被杀了个回马枪;不过这无碍禅宗的传扬,因为它的生命力是蕴含在中国化过程里的。旧有仪式的复辟只不过是个小插曲,它尽管必然但影响甚微。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人类基因的自觉导向结果,美国宗教社会学家贝格尔在《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中就说:“人类建造世界的基本宗旨,就是建造人类天生所缺乏的那种类似于动物的严密结构,即秩序和法则,秩序化和法则化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抵抗恐怖的避难所,而宗教正是一种‘用神圣的方式来进行秩序化的人类活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