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迫切想把爸妈接过来住一起是在我的婚礼前夕,并且欣慰的是我成功地说服了爸妈同意过来同住,而且目前磨合得还不错。
从强烈想远离爸妈到希望和爸妈同住,我走过了29年的心路历程,这一切的改变缘于2023年春节前夕发生的那场疫情。如果不是当时及时处理,恐怕我的爸妈就要留下后遗症了。
01
我出生在西部边陲的一个小县城,又是爸妈的独生女儿,爸妈乃至爷爷奶奶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爷爷奶奶养育了四个子女,我的爸爸在家排行老三,上面有哥哥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
爷爷重视教育希望子女们能在学业上有所建树,可是后来还是让爷爷失望了:姑妈和大伯初中毕业就参加工作,叔叔去了军营,只有爸爸被单位派出去进修和爷爷做了同行,爷爷才觉得欣慰一点。
在子女身上看不到希望,爷爷又把培养重心放在了孙辈身上,虽然他有点重男轻女,但是对我的教育投资丝毫不亚于对堂哥的投资。哪怕上街舍不得花一块钱的车费,但是把我和堂哥领到新华书店,无论是课外书还是学习用品,爷爷允许我们随便挑选。
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爷爷就给我购买了复读机。
在爷爷奶奶家快乐时光,不代表在自己家里也一样。妈妈性格强势但有主见,虽然爸妈都拿着固定的微薄薪水,但是妈妈却把生活经营得热气腾腾,我一岁的时候,爸妈就买断了单位分给的婚房,家里就拥有了一套独立的小院盛放我们一家三口的喜怒哀乐。
爸爸的工作性质使然,很少做家务,但是爸爸承担了每天接送我去奶奶家的任务,遇到爸爸出差妈妈就陪着我住在奶奶家,根本来不及接送我。
小时候我最不能忍受的是妈妈天天使唤我干活,刚懂事就派我去商店买盐、酱油和醋,每次还给我写个纸条,让我交给商店的燕子姐姐,找回的零钱如数上交。
妈妈做饭总是使唤我剥葱、剥蒜,甚至让我站在凳子上手擀饺子皮,哪怕是我正看动画片都不行。虽然不敢反抗,但内心嘀咕:“我可能不是妈妈亲生的。”
虽然妈妈对我比较严厉,但她愿意陪伴我,只要有时间春天就带我到城墙外踏青,夏天去草摊上看牛羊撒欢,冬天陪我去溜冰场,更多的业余时间陪我阅读,给我辅导作业。
02
从小我就有个不敢说出来的愿望:“快快长大,离开妈妈。”
有了这个愿望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小学、初中一路开挂,中考后妈妈带我去了一趟北京。她耐心给我讲解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清华园和未名湖也曾经留下了我们的足迹;登上万寿山俯瞰昆明湖那一刻妈妈的眼睛湿润了,很无助的表情,也许触动了她心里最柔软的记忆。
本来想安慰妈妈,但又不知道如何说起:“能让如此坚强的妈妈流泪的场景,可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吧!”也许妈妈是个有故事的人,但我不敢问,也不能问。
升入高中我不想住校,爸妈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两间平房,我们住的刘家大院有12间房子,只租给高中的学生,房东爷爷奶奶管理相当严格,每天早上准时开门,晚上22:00点大门落锁,学生就不能外出了。如果哪个学生没有按时回来,房东爷爷就会及时和家长联系的。
高中三年,妈妈每个周末都会奔赴单程200里到市里看我,风雨无阻,爸爸只有过来开会或者办事的时候才来一次。妈妈来给我做好吃的,帮我收拾内务,而爸爸则带我出去吃好的;妈妈看重我的排名,而爸爸觉得尽力就好了。
高三那一年,妈妈来市里更勤了偶尔还会多住一天,高考前三个月她请假到我身边陪伴,模考已经进行到第三次。我已经学会沉默不再告诉妈妈成绩,而是让她到学校看总体排名。
那一段我压力很大,每天看着学霸们的后脑勺,还有做不完的试卷。而妈妈表面上非常平静,我知道她比我更焦虑——她更看重我的成绩,不过是不说出而已,但给我的思想压力几乎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让我无处逃遁。
“远离她,一定要远离她!”这个信念支撑我充满信心参加了高考。
03
高考那两天,幸运的是我的考场在本校。
前一天,妈妈陪我购买了一块新手表,还有2B铅笔和垫板之类的,那一晚妈妈在外间房子早早睡下,我知道她是强装镇定,指不定心里几百只小兔在翻腾呢。
考第一场的时候,天空中下着濛濛细雨,出门的时候我和妈妈谁都没有说话,却心里默起到一起钻到同一把雨伞下。
我们一起走到学校门口,我提着文具袋离开那一刻,妈妈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朝我挥挥手,便转身走开,甚至都没有再看我一眼。
考完最后一门,好朋友的妈妈请我们一起出去吃饭,心照不宣的是两位妈妈丝毫不谈考试的事情,大家都刻意说一些轻松的话题。饭后,一行人去散步,我和好朋友一家一家的手机店溜达,妈妈们等在门口聊着家常,破天荒地没有催促,难得的耐心。
回家的路上,我故作轻松地对妈妈讲:“其实我对高考分数并不在意,你开心就好;高考是我的事,报志愿是你的事。”话是这样说,难不成我的前途真的交到妈妈手里?不过是给她宽慰而已,她是那么在意我的成绩,报考学校专业她岂不是更在意?
那几天,我和好朋友早晨在公园练习网球,白天去游泳馆学游泳,而妈妈则一头扎进网吧里和志愿搏斗。
当时志愿填报还是估分后再报志愿,妈妈不放心我的估分有所保留,又专程到学校和班主任沟通,在估分的基础上加上十分报了第一志愿,然后以此类推:四个档次,八所学校。
当时妈妈希望我去哈工大和北理工,让我给排斥了:在大西北受冻十几年还要到东北继续受冻我不干;北京人才济济,拿着个分数砸个北京的名气不合算。
其实,我当时的心情是上大学越远越好,西安略过,主要是离我们家太近了。
还好,我被第一志愿录取了,去了我想去的地方,回家一次要坐36个小时的火车。
04
从到外地上大学的那一天我就没有想到过要回家乡生活,爸妈也不干涉,也许在妈妈的心里也希望如此吧!
高考前爸妈就买了新房子,我去大学报到后,新房就被装修了,上大学的第一个春节我们一家人是在新房子里读过的。地暖,全套新家具,我的房间还是暖色系。
一直到我大学毕业到外地工作,一年就春节回家几天,也没有想过爸妈将来和我一起生活。我还建议爸妈:“要不然你们把两套房子都卖了在市里买一套房子,你们的老朋友和老同事都在这边,还有个伴。”
“先仅着你的事情,等你安定下来再说我们的事情。”爸爸一直以我为重,他手里的存款肯定留给我将来买房子用的。
“没有亲人的地方我们不去。”妈妈态度明确,不容置疑。
“怎么没有亲人,姑妈和叔叔他们将来肯定也要到市里养老的。”
无论我怎样劝说,爸妈都不为所动。不过也无所谓,他们身体很好,来去自由,随他们自己的心情就好。
事情的翻转发生在2023年春节前的那一场“阳人”大战,爸妈早就贮备丰富一星期都没有出门,蔬菜之类的也是让小区内的超市送到门口的。
可是病毒最终还是没有放过他们:爸爸高烧不退,妈妈头痛欲裂。
挨了一个星期后,爸爸的肺部受损严重,妈妈的神经衰弱更加严重。天高皇帝远我爱莫能助,只有帮他们做攻略去海南那边呼吸一下新鲜空气:20天的时间,他们的症状才有所缓解。
回到家乡后,爸妈同时看中医,口服中药三个月他们的身体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后来想想都后怕:如果情况再严重一点,我可能就是孤儿了。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才转变了观念:让爸妈到我身边一起生活,享受本地的医疗资源。
05
我把想法告诉爸妈的时候,爸爸依然老好人的形象:“先把你们的事情安定下来,以后再说我们的事。”
“我们才不和你们住在一起呢,彼此都不自由,在我们自己家多自在,睡到自然醒,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妈妈的强势性格不曾有一点点改变。
随着我的婚期到来,让爸妈和我们一起住的话题重新提上了日程,这时候妈妈委婉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以后你需要我们帮忙的时候我们在你身边租个小房子,”
后来有提到这个话题,妈妈语重心长告诉我:“以后你成了家,小家庭才是你的重心,我们不会给你添麻烦的。”
我和老公几次劝说爸妈才同意过来居住一段时间,我也在这边做了充分的准备,把朝阳的卧室留给爸妈,并且给妈妈布置了一张简易书桌,并且把一个台式电脑给妈妈放置好,无论她打游戏还是码字都非常方便。
参加完婚礼,我和老公便带着爸妈一起到了我们的工作地,慢慢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当天妈妈就迅速地占领了厨房,爸爸负责采购蔬菜水果。
爸妈都是爱学习的人,周末带他们出去几次,便学会了换乘地铁,网上买菜,一个星期后就应用自如了。他们每个月心照不宣地拿出一半的工资应对生活,自己的需求自行结局。
一段时间住下来,突然发现:自从爸妈住过来,我和老公的生活质量提升不少呢!无论什么时候回来,家里都有合适的、热气腾腾的饭菜。偶尔外出几天,家里的猫咪也不用担心没人管。
06
在磨合的过程中,我们两个和爸妈适当地保持着彼此的界限。
刚开始的几周周末我们还刻意带爸妈外出游玩,后来慢慢发现他们并不太乐意和我们一起出去,尤其是妈妈有自己的主见 ,爸爸永远和妈妈站在一边。
周六早晨,妈妈做好早饭并不催促我们吃早饭,而是放在厨房里,他们就放飞自我了。
我和老公有什么安排,给爸妈说一声:“我们出去,不回来吃饭。”一切OK 。
转眼间我们和爸妈在一起相处已经100天,彼此相处还行,不过还要进一步磨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