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华语音乐教父。
如果没有他,和他的创作,华语流行乐坛会逊色不少;如果没有他,流行音乐只会停留在小情小调,不会上升到家国,人权,自由的高度;如果没有他,流行音乐可能会逐渐边缘化,甚至死亡。罗大佑说:“流行音乐的魅力在于,它可以承载一代人的经历和全部情感。”
来,跟着我,一起走进他的音乐世界。
他可是罗大佑啊!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
——《童年》
1985年,一个叫成方圆的女孩,清新优雅的弹着吉他,唱着这首《童年》,出现在舞台上,迅速红遍大街小巷。这也是罗大佑的音乐,第一次出现在大陆。
这首《童年》,是罗大佑为张艾嘉量身打造,收录在1981年发行的同名专辑《童年》中。彼时的罗大佑,还只是医科大学的一名大学生,而张艾嘉,已是小有名气的影视明星,正朝乐坛方面发展。当滚石唱片把罗大佑引荐给张艾嘉的时候,令人传颂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就开始了。
也正是和张艾嘉的相识相恋,让罗大佑在第二年正视步入乐坛。罗大佑对张艾嘉的疼爱,让人感动。不管是日后特意写给她的《小妹》,还是《童年》专辑里的《是否》,《光阴的故事》,《童年》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也是这张专辑,让罗大佑的创作才华展露无疑。
可惜才子佳人的故事没能持续多久,但两人这么多年一直是要好的朋友,这已足够。爱一个人不一定要在一起。每当罗大佑一个人弹起吉他,用略带沙哑感性的声音唱起这首《童年》的时候,就好像回到了校园时代,回到了凤凰花开的路口,草长莺飞的青春。
这是罗大佑的魅力,是音乐的魅力。
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小镇》
你可能听过铁肺歌后彭佳慧唱这首歌,你可能听过逼哥李志唱这首歌,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罗大佑唱这首,如果没有,赶快去听。
《鹿港小镇》来自罗大佑1982年第一张专辑《之乎者也》的主打歌。歌曲中带有的强烈的批判意识,给当年颓靡的台湾乐坛带来了一股黑色风暴。黑墨镜,黑皮衣,电吉他,成了罗大佑的标志。其实反观这首歌,一直到现在,都有他存在的现实意义,还能敲打着在工业文明里,迷失方向的我们的心。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鹿港小镇,那是与生俱来烙在我们身上的印,那是温柔的港湾,那是我们回不到的故乡。人生在世,可能会有“此心安处是吾乡”。但不管怎样,叶落归根,我们,还是会回到故乡去。因为,血液早已和故土融合。这是我们躲不开的宿命。
一首好的歌曲,能有超现实和划时代的意义,可能也只有《鹿港小镇》能做到,只有罗大佑能做到。
他可是罗大佑啊!爱情这东西我明白,但永远是什么。
——《恋曲1980》
这首《恋曲1980》,同样也是《之乎者也》专辑里的一首代表作,同样也是罗大佑《恋曲》系列的第一首。
在今年的《中国新歌声》里,来自哈萨克族的小伙子朴翔翻唱了这首歌,获得了导师转身。
这首《恋曲1980》,摆脱了以前港台歌曲的小资情调,通篇直抒胸臆,开辟了情歌创作的另一条思路,对之后流行情歌的创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有人将罗大佑和李宗盛的音乐对比,是这样说的:罗大佑是个永远不老的社会学家,李宗盛是个没怎么年轻过的心理学家;罗大佑是愤青和知识分子的个性,李宗盛是全体饮食男女的共性;听罗大佑的歌听的是歌者思维的高度,而听李宗盛的歌听的是自己心的深度;罗大佑对你唱他的主张,李宗盛在替你唱你自己的心事。
那么,你觉得呢?
或许明日太阳西下倦鸟已归时 你将已经踏上旧时的归途。
——《恋曲1990》
《恋曲1990》是电影《阿郎的故事》的国语主题曲,收录在《爱人同志》这张专辑里,粤语版是许冠杰的《阿郎恋曲》,都是由罗大佑创作。
我在朋友圈里做过一个讨论,询问我的朋友罗大佑的哪首歌对你的影响最大你最喜欢。得票最高的是这首《恋曲1990》。相信大家有听过这个故事,看过这个视频:
有个黑人司机载一对台湾情侣游客,司机哼了一段曲子询问旅客是何出处,旅客听出来像《恋曲1990》,于是从手机里找出来这首歌放给司机听,谁料司机泪流满面,说他小时候家的附近有一家华人餐馆,每天放的就是这首歌,那时候他的母亲还在,现在母亲虽已离去,但他却记住了这个旋律。
好的音乐,不分国籍,不分种族。好的音乐,不管过去多少年,不管世事变迁,都能在听众的生命里回响。这是一个音乐人,最大的成就。罗大佑做到了。
他可是罗大佑啊!久违了千年即将醒的梦,你可愿跟我走吗?
——《恋曲2000》
《恋曲2000》是罗大佑1994年同名专辑的主打歌,也是恋曲系列的最后一首。
这首歌,一改《恋曲》系列的明朗清晰,融入了更多的隐喻和晦涩。这也是罗大佑作为一个歌者对时代和音乐的思考,对外部环境和语言氛围的看法。把音乐里加入自己的主观和想法,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演绎出来。
这是罗大佑,一个真实,粗粝的罗大佑。时代会过去,风雨会湮没,锋芒也会被磨平。而只有音乐,永远不会褪色。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那酒一样的长江水。
——《乡愁四韵》
高秉涵说:“没有在深夜里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于右任说:“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见兮,只有痛哭”。
这一湾浅浅的海峡,这一湾浓浓的乡愁。这首《乡愁四韵》,由诗人余光中作词,罗大佑作曲。写尽了乡愁,写进了故乡。
我不是政客,不谈政治。唯有希望,祖国,早日统一。让海峡对岸的游子,都能回到他的故乡。让故乡不再只是一抷黄土,让故乡不再是心头永远的伤痛。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东方之珠》
有一首歌,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百年风雨。有一首歌,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百年变迁。有一首歌,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百年情愫。这首歌,叫《东方之珠》。这首歌,可以代表香港这座城市。97年香港回归,大街小巷,老少妇孺。相互传唱,告别过去,迎接将来。
抛开政治色彩,这首《东方之珠》,也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歌曲。罗大佑用寥寥数笔,把一个美好的香江之滨,和他的船舶,海潮,港湾刻画出来,用柔软温柔的曲调,把一座城市拟人化,把香港当做爱人。所到之处,皆是温情。
如果你看过罗大佑演唱会几万人合唱《东方之珠》的视频,相信你会被感动。真正的音乐家,关心脚下的土地和人民。真正的音乐家,创作的最高的体现也是土地和人民。而罗大佑,就是这样的音乐家。
他可是罗大佑啊!什么艺术形式最能代表时代变迁?
什么艺术形式最能批判反思时代?
什么艺术形式最能和解拥抱时代?
什么艺术形式最能了解每一个人?
什么艺术形式最能感动每一个人?
什么艺术形式最能陪伴每一个人?
我想,是音乐。
我想,是罗大佑的音乐。
他今年62岁了。
他可是罗大佑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