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亦舟先生的“蒋畈”情结

作者: 陈水河 | 来源:发表于2023-12-20 12:08 被阅读0次

这是块富有传统的土地,但在我的眼里并不是那样浪漫。蒋畈只是挂钟尖(应该是东山,笔者注)下的一个小小的村落,一棵大樟树,掩映三五座破土房屋,80高龄的老人王春翠,孑然一生,守住在这里。

这位可敬的老人似乎被人们忘记了,但她——毫无疑问应该是蒋畈精神的真正传人。

这位老人在中日战争开始后,就独自隐退在乡间,毅然挑起了育才学园校长的重任。

这是丁亦舟(李勇)先生撰写的《曹聚仁致王春翠带有遗嘱性的一封信》一文中的一段话。1984年2月,于蒋畈村,丁先生首次与王春翠老人晤谈。此篇文章就是此次见面后对蒋畈村的印象记录以及对王春翠老人的初步评价。后来,此文收集在丁先生专著《曹聚仁研究》中。《曹聚仁研究》于1991年3月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昨天下午,丁亦舟先生亲临曹氏家族墓园,拜祭清末和民国初期乡村教育家曹梦歧,怀念曹聚仁原配夫人王春翠不平凡的一生。 丁亦舟先生(右四)和部分学者与兰溪市、部门、镇、村领导在慈母园前合影留念 与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的梅江小老乡蒋敢干交谈。三十多年来,蒋总孜孜不倦地收集收藏曹聚仁各种版本书籍,令人感动。

在座谈会上,丁亦舟先生谈了此次座谈会的筹办经过,并对兰溪市、部门、镇领导和浙师大行知学院学者重视和支持表示肯定,也就自己在体制内退下来之后相关区域经济规划工作及文史研究作了一点说明。

应该说,他对文史研究既有文心也有胆气,既有真知灼见也有个人情怀。单今年,他就利用了更多的时间进行曹聚仁和王春翠的研究,撰写了4篇大文章,共襄兰溪名人研究盛举。其中有3篇是关于王春翠的。它们是《王春翠与鲁迅》、《王春翠与浙江省立师女子师范学校》和《王春翠与浙江省立师女子师范学校》,有的将于明年初在《上海鲁迅研究》刊发。另外一篇是关于鲍耀明先生,叙述两人之间四十年交往以及鲍先生奖掖提携他、支持他研究曹聚仁、周作人的相关史料的记忆。

2024年是曹艺先生(曹聚仁弟弟曹义)诞辰115周年,也是兰溪城乡及大中小学校整理曹聚仁王春翠相关史料和开展各种研究的重要一年。丁亦舟先生喜欢用“曹学”来界说曹聚仁研究,就像用“蒋畈学派”来界定金华学派中的一支一样。可见其对曹聚仁、王春翠夫妻两的敬仰和蒋畈曹氏三代人为金华学派作出不同贡献的肯定。目前,浙江省学术界正越来越重视并深度开展宋明理学、金华学派和发端于金华的浙东学派研究,他希望兰溪“曹学”研究也能再上一层楼。他自己呢,也乐观其成,并热情参与,准备把曹艺先生写给他的几十札通信整理出来。

陈水河初步整理于2023年12月21日上午(因杂务未能参加昨天的座谈会,请图片拍摄者提供自己的姓名,便于我及时修改)

相关文章

  • 畈田蒋

    双尖山下,潜溪河畔,沃野千里,丰饶富庶。这是一片充满诗意的土地,这是一片饱含深情的土地…… 位于金东傅村镇北的畈田...

  • 蒋畈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己亥年腊月十八日(2020年1月12日),兰溪市育才中学隆重举行育才学堂创始人、理学家、...

  • 蒋畈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己亥年腊月十八日(2020年1月12日),兰溪市育才中学隆重举行育才学堂创始人、理学家、...

  • 心态好,什么都好

    回蒋先生书: 多谢蒋坤元先生的劝谏,这篇文亦算作是对蒋先生评论的回复罢。 简书里有很多优秀的作家和编辑,他们在纸媒...

  • 聚仁故里,秋安?

    乃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当季节交替的时候,我都会来到蒋畈村。来这里,不为别的,就是重走曹聚仁先生少年求学的道路,...

  • 见贤思齐

    见贤思齐 文/丁茉莉 我有一个置顶的公众号,名字是蒋勋书友会。非常喜欢"会长"树洞先生的文字,感觉跟蒋勋老师的生活...

  • 丁先生以及丁先生的文字

    丁先生是我曾经的一个网友。 那一年,随波逐流的我突然醒悟过来,对日常的应酬起了厌倦之心,开始了网络上的文字生涯。 ...

  • 读书到底有多重要?这部纪录片告诉你

    文/畈畈之辈 还记得那个叫武亦姝的妹子吗? 2017年2月7日,在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上,年仅16岁的复旦附中中...

  • 参加雅畈文联活动

    今天,婺城区蒋堂文联与雅畈文联举行首届乡镇文化艺术创作交流会。雅畈文联副主席潘丽娜首先带我们参观了婺州窑博物馆。婺...

  • 大堰河曾居住的村落,就是艾青的故里?

    如果说大堰河居住地在金东区傅村镇畈田蒋村,那么艾青的故乡会在哪儿?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出身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丁亦舟先生的“蒋畈”情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mt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