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Sir最期待的电影,无疑就是——
《敦刻尔克》
Dunkirk
今天Sir二刷回来,必须再聊聊它。
技术上——
“实拍狂人”诺兰如何动用飞机舰船把片场变成战场,音效多么震撼人心,胶片IMAX的观影体验……
你听过太多次了。
来说点不一样的。
这是一部神作吗?
早在国产片保护月期间,《敦刻尔克》就在海外口碑爆棚。
烂番茄新鲜度93%,Metacritic评分94(创诺兰生涯最高),上映两周全球狂卷5亿美元票房。
不过抱着超高的期待走进电影院,或许会有观众感觉……小失望。
感觉这部片子口碑会两极分化@Soldier_J3
其实,抛开神不神的争论,《敦刻尔克》“不好看”了,很可能是影迷没能跟上诺兰实验性的步伐。
虽然《敦》的豆瓣评分不如预期,但于Sir,却是诺兰十年最佳。
看爽它,需要一些门槛。
Sir这就来为你重新消化这部《敦刻尔克》。
先说诺兰的“不变”。
三条时间线叙事,防波堤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时,感觉会像《盗梦空间》一样复杂。
没那么夸张,“这样拍摄是为了呈现出战争的多个角度”。(来自诺兰)
在Sir看来,诺兰还是那个对“时间着迷”的人。
纵观他所有的电影,时间都是绕不过去的主题。
从第一部电影《追随》开始,打乱正常时间线的非线性叙事就成了诺兰的标志。
《星际穿越》则是将时间相对性理论发挥到极致。马修·麦康纳在另一个星球停留一个小时,地球上已经过去二十三年。
到了《敦刻尔克》,时间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
电影中所有角色,都在和时间赛跑。
从头到尾都没有看到过对手德国士兵,英法士兵们甚至都没有提到过德国,只用enemy(敌人)这样笼统的称呼代替。
时间,是最大的敌人。
陆地上的英法士兵们,要抢在德国空军轰炸更猛烈之前登船,穿过海峡。
地点:防波堤;持续时间:1周。
在敦刻尔克的海岸线,年轻的英国陆军士兵汤米(菲恩·怀特海德 饰)试图撤退,过程中,分别结识刚刚埋葬队友的士兵吉布森(阿纽林·巴纳德 饰),从沉船出来的士兵艾利克斯(哈里·斯泰尔斯 饰)。
三人想方设法登上救生船,逃离敦刻尔克,却遭遇重重险境。
英国民用船们要在德国空袭的海面上抢救出更多的士兵。
地点:海洋;持续时间:1天。
英国船主道森先生(马克·里朗斯 饰)与儿子彼得,年轻助手乔治,开着民用船只,从英国前往敦刻尔克实施救援。
英国空军要抢在燃料烧完之前狙击更多的敌人。
地点:天空;持续时间:1小时。
英国皇家空军成员法瑞尔(汤姆·哈迪 饰),与两名队友带着只能支撑一小时的燃料,前往敦刻尔克,援助撤退行动。
飞行遭遇德国战机袭击,油表盘出现故障,法瑞尔必须冒着飞机随时失去动力的危险,与敌机战斗,才能为地面士兵争取一线生机。
从影片开场的第一秒开始,就听见怀表秒针滴答滴答快速向前行进的声音。
对此不少人说,全片的配乐太满了。
其实《敦刻尔克》里的配乐,不是音乐性的,而更类似于音效。
它几乎从未停止过,像一个节拍器,标示出时间的刻度——
陆地、海洋、天空,三条线的时间依次加紧。
时间在电影里并不容易混淆。
观众真正的困惑,或许是在于诺兰的“变”。
它太不像一部商业片了。
我们通常对“好看”的要求是,故事丰富精彩,人物生动感人。
而《敦刻尔克》,台词少,人物性格模糊,剧情一个字,逃。
这些,都是诺兰有意的反套路。
当初准备拍《敦刻尔克》时,他都没有打算写剧本,希望电影是非常简单的。被老婆(制片人)拒绝之后,他很迅速地写完了剧本,但也只有76页。
《敦刻尔克》开场前十分钟甚至都没有一句台词。
四五个英国士兵走在空无一人的敦刻尔克大街,天上散布着德军的劝降传单。周围一片寂静,一种真空的压抑感。
像默片。
战争片常见的狰狞的敌军形象,他没拍。
我方军事将领运筹帷幄的画面,他没拍。
生离死别的烽火乱世情,他还是没拍,“因为那样太假了”。
诺兰在很大程度上去除了故事性,他拍的是情境,让你能设身处地地感受到——
坐在沙滩上感受这群士兵的绝望,坐在喷火战机的驾驶舱内体验飞行员带着有限机油前往救援的紧迫感……
完完全全,从一个真实个体的视角出发。
以至于很多人没有看到心满意足的大场面。
四十万人去哪了?
然而,“四十万人”看得到吗?
这是上帝视角,是历史的眼光。
对于一个身处敦刻尔克海滩的士兵来说,绝对看不到。电影结尾,士兵在英国火车上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张报纸,才读到了敦刻尔克撤退成功的报道。
有经历过战争的老兵告诉诺兰:
战争电影中的所有人,从将军到士兵,好像都很明白自己在做什么,都事先知道了战争的结果和自己所处的位置。
而在真正的战争中,你并不知道那么多背景,你只是尽全力杀敌幸存,到了最后,时常是输是赢都不清楚,还得靠指挥官或者广播来告诉你战斗的结果。
事件的亲历者,不可能看清全局。
电影所有的悬念,无一不是从有限视角出发的。
炮弹在你的前方爆炸,一颗颗靠近,你不知道会在什么地方停下来。
Sir印象最深刻的,是船壁被射穿的弹孔。
你不知道下一个孔会出现在什么位置;而你对外界的了解,也仅限于一孔微光。
对于《敦刻尔克》的一个误解是:结局已知,没悬念。
事实上,跟随诺兰的镜头回到“现场”,就会感受到那种被命运扼住咽喉的窒息感——
历史不会在当时,许诺你一个胜利。
最后,Sir要说《敦刻尔克》的“主旋律”。
没错,当指挥官博尔顿从望远镜里看到,海面上密密麻麻的小船从对岸的祖国驶来,全都悬挂着英国国旗,你就知道,《敦刻尔克》的主旋律奏响了。
但它又极为不同。
无论是我们的中国式主旋律,还是好莱坞大片的主旋律,都习惯了塑造英雄。
区别只在于,一个必须在五指山里翻跟斗,一个可以反叛、不容于体制。
而《敦刻尔克》,你第一眼看不到英雄。
电影中的两个主角,更换军装利用伤员逃命。
被救起的士兵,拒绝随民船重回战区。
Sir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海滩,为了能够让船浮起来,一群英国士兵要把一个法国人扔出去;然后,一个英国士兵也被要求扔出去,因为他维护法国人,而且和其他人不是一个团的。
你看,在危险面前,“我们”的范围一次次缩小。
诺兰这样说:
最终在战争当中发生的事情是非常随机性的,不是有逻辑的,它不是有诗意的,我会尊重这种人类寻求生存的本能,而不是说真正的英雄主义。
这种本能一部分来自于自私,另一部分是来自于求生存的欲望。
这就是诺兰的主旋律。
他承认平凡的弱点,也赞扬接受平凡的勇气。
年轻男孩乔治,出师未捷身先死,他似乎什么也没做。可是报纸会刊登他的事迹,他是英雄。
船主道森的儿子彼得,他敲破机舱盖,救出飞行员。这不是全部,在导演看来,他的英雄事迹还在于,拿出道德勇气,原谅了“杀害”乔治的士兵——
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平凡人,在经受了那么大的战争创伤后,仍然保持正常。
彼得对他说谎:乔治没死。
父亲听到,向他点头。
敦刻尔克的奇迹在于,谁也不知道自己能胜利,每个人都那么渺小和无助。
但最后,一群平凡的人创造了奇迹。
历史上,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丘吉尔在下议院发表演讲《我们将战斗到底》,将一场“仓皇溃败”形容为“永不言弃的奋战精神”。
《敦刻尔克》正是以此结尾。
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
我们绝不投降……
听起来,真是又官僚、又鸡血——“下面有请领导为我们做总结”。
但你再想想,一直在反套路的诺兰,怎么可能最后掉进了最俗的套路里?
还记得之前军官的议论吧——
“丘吉尔希望能撤退3万人”。
你看,他也没料到结局。
与其说丘吉尔的讲话,是高屋建瓴、统领全片,不如说他只是在首相的位置上,也做着自己平凡的事——鼓舞士气,安抚民心。
敦刻尔克撤退之后,英国保存了大部分军事力量,德国占领欧洲的计划失败,二战迎来转折点,也改变了当今历史格局。
一方面,在电影院,我们像士兵一样,体会到战争带来的仓皇恐惧。
另一方面,我们像局外人,看着人类历史上这一重大时刻,回过神来——
创造了历史的,就是这群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汉尼拔不出来、吃下水的美人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