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乔平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蘅芜苑夜拟菊花题,薛宝钗和史湘云颇费了一番工夫。最后拟定写菊花诗十二题,咏物兼赋事;限用七律,不限韵脚;只编排题目,供作诗者挑选。
菊花诗的十二个题目:
从《忆菊》开始,再《访菊》,便《种菊》,菊盛时《对菊》而赏,赏到高兴便《供菊》、《咏菊》、《画菊》;菊有何妙处?又《问菊》,菊如解语便《簪菊》,人事虽尽,菊意未足,于是《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末卷《残菊》。
这十二个关于菊花的主题,连接起来就是一个以想菊开始至菊花再次开败的完整故事。
曹雪芹把菊花诗依附在小说里,寄情寓兴、借菊拟人,把人物的性格、命运等不露痕迹融化在诗中,具有复杂的象征意味。
十二首菊花诗遵循着菊花由盛开而枯败的顺序,正呼应了红楼一梦的兴衰规律,写出了贾府的兴衰,只是那衰落作者不忍心再写了。
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里,贾母领着众女眷在藕香树赏花饮酒吃螃蟹,欢乐非凡。宝玉和众小姐们酒足蟹饱之后,诗兴大发,分题作了十二首咏菊诗。
第一首的《忆菊》,忆得很苦,为了消解这种苦恼,就外出寻访。于是,有了第二首的《访菊》诗:
![](https://img.haomeiwen.com/i7642306/0c01e0f761427bb5.png)
访菊 【贾宝玉】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访菊》这首诗,用的是“十一尤”韵。游、留、秋、悠、头入韵。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此联意是趁着霜后晴天,赶紧去外各处游览,目的是寻觅菊花;为了显示我坚定决心,即使我好酒也要抛弃,即使我有病,宁可不吃药。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此联是自思自问句。意是这清霜冷月季节,谁家种菊呢?院落篱笆墙边何处有菊花开呢?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此联意我踏着涂腊的木鞋艰辛的远道而来,是因为我心情高兴,现在我不断的微言轻语的吟诵你,是因为我兴致幽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此联意恳求菊花啊,你若是懂我爱你的美意,你应该早早出现,才不辜负今天我带病寻找你一趟。尾联与首联遥相呼应。
那么,访菊到底“访”到了没有?答案是没有。访菊及下一首种菊,作者安排宝玉写,是具有深刻含义的。
宝玉是大观园诗社里唯一男性,他又是公认的护花使者。这首诗所体现的,是宝玉对女孩子无限的爱护尊重与喜欢,是宝玉自身行为的写照。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