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卫国的公子州吁,杀死国君,自立为君。为讨好诸侯、安定百姓,他联合宋、陈、蔡三国,向郑国发起攻击。
鲁隐公问大夫众仲:“州吁会成功吗?”众仲答道:“安定百姓,靠德不靠乱。乱,如同理丝,越理越乱。州吁凭借武力,又安于残忍,他是不会成功的!凭借武力,就没有百姓;安于残忍,就没有亲附。百姓背叛,亲附离开,难以成功。战争像火一样,不去制止,就会烧到自己。州吁杀国君,残暴使用百姓,不去建立美德,反想以乱获得成功,他必遭大祸!”半年后,州吁果然被推翻。
众仲善于推理,可以一隅三反。
【成语释义】
反:类推。原指教人认识四方形的东西,举出一个角就能类推另外三个角。后比喻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触类旁通。
【成语用法】
近义词:触类旁通
反义词:一窍不通
褒义词
【成语出处】
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③(《述而7·8》)
【论语释义】
①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②悱(fěi):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③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和气生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