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美食澜山夜话散文
厨间风月谈:手作时代的幸福

厨间风月谈:手作时代的幸福

作者: 海杯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9-10 09:02 被阅读17次
厨间风月谈:手作时代的幸福

  “咣咣咣……”总是这样一成不变的声音先传入我的耳朵,一块门板大的面板上,小师傅当众表演“手擀面”,他的胳膊和沉重的擀面棒一样粗,面团像岩石一样庞大,却又像一团轻软棉花,由他自由摆弄,用真实的体力做出来的东西极有劲道,用最普通的佐料来配,也是吃不厌的美食。

      从看到的第一天起,我恍如坐在小时候姥姥家的热炕头,师傅的手变成了我母亲的手,菜市场的一角,竟如“故乡”的感觉了。我还把宝宝带来看,给她讲解,使宝宝特别崇拜那个粗胳膊的有“魔法”的叔叔。

   谁能知道,手工面条唤起了我怎样的怀旧病呢?我的母亲也像他一样给全家操作手擀面吃,这和面擀面的整个过程是远古洪荒,哪朝哪代开始发明、创造,由世世代代的母亲们沿袭下来的?

  记得每次母亲做饭,全家都上阵,母亲是主力,分配我们有的负责拉风箱烧火加煤,有的负责切菜炒菜,有的负责提水倒水剥葱蒜……那样热气腾腾的居家气氛里吃什么能不香甜呢?手擀面让我想起母亲做饭时的炊烟和蒸汽,父亲炒菜爆出的扑鼻香味儿。乡愁有多少,胃最知晓。我想家的时候会嘴馋,想念父母在灶前做的家常便饭,那些花了很多时间,倾入了对儿女的关怀和疼爱来做的朴拙饭菜,但让我们用一生来依恋和回味的美食!我给我的童年时代起个别名为“手作时代”。

  手作时代的记忆里,我剪娇艳明媚的窗花,捏各种形状的面塑;我用麦秸杆做玩具来插房子过家家;刮风的时候,我用白纸叠叠,剪几下,做一个小风轮,插在树枝上,随风疯跑一通;我挖一团黄胶泥来捏锅碗瓢盆;我挖一团土,拍豆包;我用碎布缝一个沙包或弄几根彩色鸡毛做键子踢着玩,我弄一根简单的绳子跳着玩,我把一根铁丝弯成圆环滚着玩再或者,弄几个彩色玻璃球,弄几个羊拐骨都可以玩得千变万化;或者树上栓一条猴皮筋,我就可以舞蹈一般跃起来了……后来看见一本书,专门写手作时代的各种自制的游戏和小食品的,作者和我一样是个怀旧狂人。

  当我每次起了怀旧的念头,自家动手操作食物时,让我的宝宝快乐得上蹿下跳,好像过节一般。她非常热衷于和我一起玩这个“游戏”,每次她的小手小脸都弄得白粉扑扑的,但她乐此不疲,玩几个钟头都不厌倦。我写此文时,她正在小桌子上专心操弄着一小团面,童年里母亲教给我的“三光”(盆光,面光,手光)经验总算有了合适的传人,她带着小围裙,专心模仿着菜市场里的“偶像”叔叔,把叔叔操作的过程模仿得维妙维肖,中午吃了鸡汤手擀面,晚上还声明要继续吃……她说,因为叔叔的手橄面里有魔法的力量,所以特别好吃。她遗传了我的手工情结,她和我一样不喜欢现成的东西,不喜欢去华丽的幼儿园玩老师指定的游戏。我给她买了现成的玩具,她玩一会儿就腻了,但是一支笔,一张纸,一把剪刀,一把土,一根绳子……她总是玩不腻味,因为简单,她可以随意创造,尽情想像,用自己的大脑支配着自己的手和腿脚,她能感觉到自由的快乐。设计大师说的,“简单的,往往是最好的”,就儿童教育来说,绝对是真理。  

  不知道宝宝长大了想起童年是什么感受? 她过家家,我把厨房里的米和豆全都给她当道具,我想让她亲自触摸五谷杂粮,对自然食品产生认同。这些五谷成了宝宝珍藏的宝贝玩具,我煮饭还得和她讨要。五谷洒在地上了,我教她必须一颗一颗捡起来,她大发感慨:“妈妈每天让我捡豆子,我真粒粒皆辛苦呀。”现在她玩面团,认真地放了她想像的各种佐料,一个多小时,一声也不吭。我去看她时,她已经把面粉弄成有模有样的饼一样的漂亮圆片了,不满足地感叹说:“我做了这么久,还是没有把面做成熟的。我不要过家家,我要玩真的,真的才好玩。”我答应她,明天一定让她亲手做一次真正的饼和包子,“真正的”,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让她做的东西变成熟的,吃到肚子里去,而不是过家家玩的。

  是的,宝宝说的太对了,手作时代的种种“好玩”的幸福,不是小孩过家家,好玩,是孩子判断幸福生活的标准,是投入对生活的爱与热情的过程,这是不能用钱来计算的;做出来的东西,不光自己享用,还和他人共同分享,是成就感的快乐,是付出者的快乐,快乐是无价的。

      “手作”的纯朴幸福和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大环境不符合,已经成了沙里的金子,但我要和宝宝尽可能的把它们捡回来。

  

 2006.4.12

   

   

   

相关文章

  • 厨间风月谈:手作时代的幸福

    “咣咣咣……”总是这样一成不变的声音先传入我的耳朵,一块门板大的面板上,小师傅当众表演“手擀面”,他的胳膊和沉重的...

  • 厨间风月谈:豆子因缘

    故居的门前05.6 我喜欢吃各种各样的豆子。每天晚上一餐八宝粥,隔三差五我还会非常馋炒豆,在大火上炒到焦香扑鼻……...

  • 厨间风月谈:豆子因缘

    故居的门前05.6 我喜欢吃各种各样的豆子。每天晚上一餐八宝粥,隔三差五我还会非常馋炒豆,在大火上炒到焦香扑鼻…...

  • 厨间风月谈:秋思鱼丸

    ——古人见秋风起有鲈鱼之思,我有鱼丸之思…… 古人见秋风起有鲈鱼之思,我有鱼丸之思。 我思鱼丸只冒口水,老...

  • 厨间风月谈:敬畏田螺

    (——冬天爬在树上晒太阳的这只瓢虫,使我想起我的田螺朋友。我拍下它,记录它来过的美丽痕迹。昨天夜里,我梦见我的...

  • 厨间风月谈:苦尽甘来

    一 厨间诸物性格相貌不同。 苦瓜丑,满脸的忧郁严肃表情,脸挂得长长的,一脸的疙...

  • 厨间风月谈:有情毛豆

    在这样的贫屋陋巷里和毛豆结缘,与之地久天长……(摄于北京大栅栏拆迁时) 小时候常吃毛豆,毛豆角是乡村亲戚...

  • 厨间风月谈:仙女来了

    在广州我是怎么变成干咳者的?!广州不是气候很湿润的吗?急急忙忙上火车后,下午还好,到了晚上要睡了,我发现两天...

  • 厨间风月谈:盼大年

    作者:海杯子 发表于《中国女性》2019年2月刊 我小时候常常和小朋友掰着指头数着天数,喜滋滋地盼大年。各种...

  • 厨间风月谈:乡间隐士

    突然想起拿糕这道美食。 圆圆的,滑溜溜的一坨,静置于盘中,像刚刚降落的飞碟,微妙的纯灰色光泽度,夹一筷...

网友评论

  • 素言锦叙:仿佛回到童年 重新感受了那些老物件的美妙👍👍👍
    海杯子:@素言锦叙 慢时代让我怀念不尽
  • 拙笔绘:读完我舒了一口气,真美。美妙的文字,美妙的心思,美妙的手作。手作,真贴切。
    海杯子:@拙笔绘 手作时代的很多活儿,看着是活儿,可是换一种心境,那是艺术创造哪
  • 蓝天的风车:我也喜欢手做,女儿小学时义卖,我给她做袜子娃娃,做植物压花书签……她不喜欢做东西,但是喜欢画画。
    海杯子:@蓝天的风车 我非常厌恶现在的外卖食品。首先是包装污染。我真希望长大的孩子还能保持小时候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啊!手作时代的热爱!不过我被批评为倒退了……我仍然坚持我的手作主义
  • 尧月之秀:我家女儿也是不愿过家家,她要玩真的,能吃到肚子里去的。可见现在的孩子的需求和我们小时候不一样了,也许是物质丰盛了,也许是小孩长大了。
    海杯子:@尧之月 童年的孩子们是真正的艺术家。可是长大后被社会浸染,还是有变化了。比如我厌恶的外卖食品,首先是包装污染。可文章里z这个小宝宝长大了完全成了外卖食品的拥戴者……我叹气
  • 烟云留痕:你做的对!让宝宝体验手作之美。我小时候在姥姥家享受这幸福。每次和面都还记得“三光”
    烟云留痕:@海杯子 是滴是滴!
    海杯子:@烟云留痕 我到现在和面,有时候想凑合和好算了……可是小时候我母亲、三姨和面时说的三光,已经刻骨铭心,我不由自主地要三光,而不愿意马虎了

本文标题:厨间风月谈:手作时代的幸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vj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