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挺值得纪念的,我在简书发布的公开文章超过10万字了,简书粉丝也刚刚突破了1000人。而这其中超过半数都是在过去40多天以内达成的。
这个成就不算大,对我而言却是一个里程碑。因为这是2018年以来,我连续倒逼自己成长时间最长,也是最严厉的一次。
我坚持天天写,每天尽可能深入地挖掘自己的观点,尽可能快速地掌握鱼哥传授的一些技巧。最终完成的作品还是会有几个人关注,并诚恳地留下宝贵的建议,这对我而言都是非常积极地反馈。
近一个月,我的做的事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来形容:自我反思,习惯养成。
自我反思
持续写作的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与我而言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之后,随着不断地学习、输出和反思,我想明白了这件事——写作是为了让自己更有底气,让平淡的生活过得不再苍白。
工作中很难找到持续的成就感。有时自己认真构思的创意,会因为团队成员意见相左、项目预算不足、甲方领导不认可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否掉,这就会使我产生极大的挫败感。
工作之外,并没有什么嗜好能让我保持专注,甚至追剧、玩游戏带给我的迷茫感也远大于快乐。
我把写作当成爱好来培养,把工作中的经验总结、阅读中打动我的点、对于影视作品的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感动都记录下来。
有时候不一定是写给别人看,仅仅是想借助文字将心里琐碎的片段整理出来,当抽象的思维过程被具象表达之后,我就觉得畅快淋漓。
除此之外,写作还让我心安。
信息爆炸时代,每天我都被“你正在被00后超越”、“流感下的中年危机”这样的文章刷屏,被大众焦虑的社会压得有些喘不过气。
每到这种时候,我就觉得自己不做点什么,很快就会被潮流碾压、被社会抛弃,心中的恐惧就像醒不来的噩梦吞噬着自己。
可是坐在键盘前,一字一句的把这些情绪讲出来,感觉就像能把它们封印住,心里就会恢复一些安定,又能不畏前程、不念过去,坚定而自信地活好当下了。
习惯养成
行为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结论,人们养成一个新习惯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这被称作是“21天效应”。
这段时间我已经完成了两个21天,思考和写作这两个好习惯都逐渐养成了。现在每天不写点什么,我就会觉得这一天还不能结束,自己还有必须要完成的事没做。
从消极的、慵懒的状态中逃离出来,构思并完成今天要写的内容。当我打出文末的日期和“END.”之后,心里便觉得这又是完整的一天了。
随着习惯养成,我也找到了新的生活节奏,每天不仅是两点一线的忙于工作和生活,还会开发出由阅读、写作和思考构建成的“第三空间”。
这个“第三空间”就像是《头号玩家》里的游戏世界,我可以在里面乘飞屋环游,也可以模拟自己开了一间充满人情味儿的民宿。
之前写作只是为了自己舒服,可是想让这个第三空间变得更丰富,还需要我做一些“微出轨”,就是经常性把目标定在舒适区之外一些。
刚开始踏出舒适区的时候,我的心里充满着恐惧,尤其担心自己做不好。可是不去做的事情永远都学不会,担心别人批判自己的文字就不能真正写出成绩。
所以每隔几天,我就到舒适区外去走一走,练习一下新学到的知识,将它们转化成自己的武艺。
随着能力的圈子越画越大,我也看到了一些更高层次的风景,这些新鲜的事物不断刺激着、吸引着我,随后又变成了我下次一走出舒适区的动力。
漫威英雄电影总能吸引一大票铁粉,而英雄角色的个人魅力不仅在于他的超能力,更在于他还能不断挑战一些结果未知的事情。
养成好习惯,构建自己的“第三空间”,找到推自己出舒适区的诱因,这些都让我平凡的生活变得趣味盎然。
在过去一个月里,不论是反思初心还是习惯养成,都让我变得更有底气了。
这种底气告诉我,现在自己还在积累成长的“量”,不必急于求成,要踏踏实实得迈出脚下的每一步。
接下来的一个月,输入和改进是我的目标。
借剽悍晨读的口号鼓励自己——
“每天努力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
END.
2018/09/08
网友评论
三星和IBM都曾是各自行业的领头羊,不仅销售额巨大,也投入了大量人才和经费做技术研发。如果不考虑外部环境,两家公司的成功或许能一直延续下去。
可问题就在于,公司的发展永远不可能“真空”,经济形势的改变、其他公司的发展策略和消费者的观念转变都是重大影响因素,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地“变”,多角度探索、迅速做出调整。
个人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即便你现在在某个领域做得很成功,但如果长期活在舒服的状态里,甚至于行动的脚步不够快,都有可能随时被人超越。
如果现在你还没有哪方面特别突出,就更需要快速冲出舒适区。因为时机不等人,反应快、跨步大才能突破圈层。
——《从职场小白到团队老大》p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