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张大呆
摄影 | 张大呆
■ 1
2017年12月31日上午9点45分,地点昆明长水国际机场。
3个小时20分钟后,顺利抵达北京,2017年在一次差强人意的旅行中落下帷幕。
为什么用差强人意这个词来形容?
一方面是因为即便是由于季节因素景色大打折扣,也没有见到十分浓郁的少数民族异域风情,但宁静的云南依旧散发着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独特魅力。
另一方面是,在路途中,我们不止一次听当地人说:你们来的季节不对,5月到9月是云南最美的时候。但是,他们又话锋一转说:夏天好看是好看,但就是人太多,还老下雨。
不管怎样,云南是一定会再去的地方,毕竟这次因为时间紧张只是在昆明、丽江、大理和香格里拉的部分地方走马观花了一圈,而同样令我十分向往的泸沽湖、双廊、西双版纳还都没有去过。
遗憾虽有,但远小于期待,不过,云南当地的旅行社可能将永远躺在我的黑名单之列。
■ 2
从去年10月份开始,我就盘算着年假去哪里走一走,想去川藏,一个人不太安全,想想还是算了;
想去台湾,费用有点高,以后再说吧;
想起之前有朋友冬季去过云南游玩,发在朋友圈的照片像油画一般有意境,心想着应该会不错,不过,同事都劝我去三亚,说云南春夏季节去景色比较美丽……
在三亚和云南之间,纠结再三,还是选了云南。
后来跟好朋友香香说了自己的旅行计划,她似乎有点感兴趣,我乘胜追击抓住这个机会好好游说,哈哈,总之,她欣然同意了,时间定在2017年12月23日至12月31日,她实习结束之后。
12月23日晚上10点,从首都国际机场出发。
第一次晚上坐飞机,感觉很奇妙,看着大街上繁杂闪烁着的霓虹灯和如蚂蚁般渐渐消失的车水马龙,突然有点恍惚,脑海中不断地飘过一个矫情的声音:此刻有多少人在为了生计而奔波,又有多少人真正地为了自己而活。
咳咳,翻译一下:不想工作,只想玩耍。
■ 3
12月24日凌晨3点左右抵达客栈,简单收拾了一下,倒头睡到上午10点。
11:50退房,在旁边的小店吃了包子和粥,花费6块,凉的,不好吃。
随后,搭个顺风车,去昆明站。
顺风车师傅人很好,不断地嘱咐我们:不要在火车站买东西,在火车站寄存行李5块一下午……
我们按照师傅的嘱咐寄存下行李,就溜去了云南大学。
在云南大学旁边的文化巷社区的小巷子,我们吃了号称传统玉溪小吃的杂酱过桥米线,这是在云南期间吃的最好吃的饭,十几块钱一份,超值。
小店十分清新文艺,装饰得像书店,对面服装小店里正在播放《等一分钟》,走在老巷,听着老歌,逛着老店,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十年前。
附近水果店里,一个七八岁的女孩轻车熟路地在掌称,像个大人。
之后,我们逛了云南大学,大学里果然不像外面的小巷子那般暮气沉沉,到处都是青春洋溢的踪迹。大家好像过着不同的季节,有穿羽绒服的,有穿呢大衣的,有穿毛衣单褂的,还有露大腿的……
■ 4
校园是个拍照的好地方,很多年轻的男男女女拎着单反寻觅着最佳取景框,还有一些爷爷奶奶不停地走走拍拍,当然还有一些像我们这样的游客举着“v”字手,定格下“到此一游”的傻气。
不好意思找别人帮忙拍照,把出游前从网上买的“八爪鱼”脚架从双肩包里掏出来,盘踞在树的枝干、石凳子上,找好角度,按下遥控器,伴随着“咔嚓咔嚓”的快门声,一个个惨不忍睹的表情便被抓拍了下来。
路过一处小花园,一个男生正在教一个女生弹尤克里里,远远望去,画面真美好。
在校门口,第一次见到微型公交车,座位大概有十个(记不太清了),门框矮、容量小,钻进去有种窒息感,不过倒挺有意思。
晚上六点半,太阳还没落山,我们去了翠湖。翠湖公园的很多花都已经绽放出最美的姿态,高傲地抬着头,等待游人的夸赞,也是在这里,我第一次见到红壤。
晚上赶回火车站,香香从北京带来两个大苹果,说是在火车上过平安夜也得有点仪式感。第一次坐卧铺上铺,心情不可描述。
■ 5
12月25日早晨,被呼噜声吵醒,起来洗漱完等候下车。
5点半左右,抵达大理站,到处都是叫着“小妹”的当地人问你去不去大理古城、住不住宾馆。
6点半,乘坐8路公交车抵达六十医院,一共32站,竟然才花了半个多小时。
经过漫长的步行,7点半左右,终于抵达客栈,当时漆黑一片,路上鲜有人走动。给老板打电话,老板正在睡觉,过了一会儿,睡意朦胧的老板娘出来迎接我们,我们这才确定时差问题。
小院的大门很别致,家庭式的,门口有一个摄像头。
店家养了一只漂亮的狗狗,是只萨摩,叫“进宝”,还有只猫叫“招财”,特别可爱。
羡慕进宝的双眼皮。
她说话轻声细语,特别温柔,笑着跟我们说对面就是苍山,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有种扑面而来的压迫感。
小屋在阁楼,非常温馨,榻榻米,不大,房前是一块空地,还有一个摇椅,清新文艺,温馨别致。
累懵了,简单收拾后,睡着了,做了好几个梦,11点才醒过来,感觉像是过了一个世纪。
洗漱完后,坐在摇椅发了会儿呆,饶有兴味地端详着苍山,感觉好像很神秘的样子。紫外线有些强,晒了一会儿太阳,觉得浑身烫得慌。随后去崇圣寺三塔看了看。
当天圣诞节,大理古城多了些许西洋元素,倒也热闹。
走着走着,我们被一个鸡血腾摊位吸引,挑挑拣拣款式,并时不时跟小摊阿姨聊几句,阿姨大概四十五六的样子,为人特别温和。
她跟我们讲了她来大理的故事,并告诉我们人民路下段的鲜花饼比较实惠。后来我们加了微信,偶尔能看到她发的朋友圈,感受到她对大理的喜欢和对目前生活的享受。
古城里有很多旅行社,我们懒得规划路线了,就报了个团,大理两日游+香格里拉两日游,我俩从没报过旅行团,当时真没有考虑那么多,就想着能把我们带到香格里拉也能省下不少操心事儿。
■ 6
巴特,体验真的超级差。
12月26日,早晨大概8点集合出发去洗马潭索道,当天初九,恰巧赶上当地大集,大巴车上导游主要跟我们普及了一些当地文化:
吃米线叫“耍米线”,见到白族年轻女性叫金花,男轻男性叫阿鹏哥;
还有,白族的房檐也很讲究,房檐越大越有钱;
当地人都偏苗条,与当地苍山水碱性大有关;
白族是半母系社会,又白又胖的男性是极品,一个家庭中男人的主要分工是抽烟喝酒、琴棋书画,女人在外面赚钱养家……
听到这里,我们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当天有点冷,下了大巴车,冷不丁打了个寒颤,坐索道半个小时上山,来回一个小时,沿路俯瞰下面的树,枝头挂了很多平安符,应该是游客扔上去的吧,树木是真茂密,而且特别高大。
上山后,随便溜达一会儿,在观景台上远眺一下对面的洱海,云雾缭绕的景象便映入眼帘,有股神秘而宁静的力量。
中午吃了所谓的八菜一汤,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黑暗料理吧……不予评论太多。
下午去了蝴蝶泉,观看了蝴蝶园,各式各样品种的蝴蝶,说实话,没有很惊喜的感觉。
随后是去喜洲,吃喜洲粑粑,类似发面的葱油饼吧; 还买了一个用糯米皮包的韭菜馅饼(忘记具体叫啥了),油有点多。
接着去了花语牧场,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花,成片成片,绽放的花朵在微风中摇曳,与淡蓝色的天天空交织在一起……拍拍拍照,根本停不下来。
■ 7
12月27日一上午都废了,导游把我们领去购物,推销银饰和翡翠……好吧,这种现象好像都挺普遍的,但是导游对于引导消费的态度简直不要太差了,不买东西都上升到了不孝,有点道德绑架的意味(等我以后详细写)。
饭后去了段氏扎染坊观摩了扎染技艺,院子里有很多晾晒的扎染布,有位看上去有七八十岁的老奶奶坐在房间门口扎结,就是这样原本纯碎的氛围,被楼上推销茶叶的打断了……
接着,向洱海出发。
走近洱海,空气都变得异常清新,乘坐洱海一号环湖游,海鸥撒了欢似的与游船擦肩而过,船上的风很大,当天穿的大衣没有帽子,冻得我有点头疼。
从洱海看苍山,只觉得岸对面黑压压一片,山脚下的大理古城也多了几分“古色”,时不时飘出袅袅炊烟。
到达对岸后,我们排队坐游览车,排队间隙,有两对情侣火速熟络起来,姑且叫他们情侣A与情侣B吧。
情侣A(女)指着男朋友问情侣B:你们看他看着是不是比我老?
情侣B点头:嗯,看着你更小。
情侣A(女)有点小得意地看着男朋友:你看,大家都觉得我比较年轻。转头又跟情侣B说道:我比他(男友)大4岁,他是96年的。
emmm……哥们儿长得有点着急。
情侣B(男):这么巧,我女朋友也是96年的,我比她大4岁。
emmm……祝你们幸福。
在南诏风情岛,我们遥观了一下杨丽萍老师的太阳宫,听说政府在整治洱海,太阳宫要被拆了。
返程船上,我们观看了白族三道茶歌舞表演,小哥哥小姐姐挺辛苦的,既要表演歌舞,还要做场务工作、打扫卫生。
一天的行程在匆匆忙忙中结束了,晚上我们在大理古城溜达着吃了一家网红店的菌汤火锅,可能是因为吃惯了北方的火锅,有点吃不习惯。
店里有流浪歌手请客人点歌,走到我们这桌问我们需不需要点歌,心想着他们也听不容易便没好意思推辞,点了首《南山南》,唱得还不错。
大理之行就这样结束啦,香格里拉改天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