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人在旅途(四十一)

作者: 悦读苑 | 来源:发表于2019-07-07 05:34 被阅读2次
教研人在旅途(四十一)

2011年2月19日《教育时报》的“管理周刊”刊登张志勇的评论《教育改革面临的三个“更加困难”》,文章指出:落实比决策更加困难;改革比规范更加困难;坚守比创新更加困难。其中在“坚守比创新更加困难”中强调说:教育改革需要改革创新,更需要执着的坚守。

程实老师如实有认同之感,一段时间,他一直在思考着一些问题。

我们的教育到底在改革什么?

今天的教育之所以出现了这么多的问题和挑战,说到底,是当下的教育脱离了、偏离了、违背了教育的底线、教育的本质、教育的规律。说到底,当下的一切教育改革创新,都是为了推动教育向其本来面目的回归。在这个回归的道路上,坚守是需要胆略的,坚守是需要智慧的,坚守是需要意志的。因此坚守是充满各种各样挑战的。说到底,坚守,就是让教育回归到其本来面目,就是向现实的教育功利挑战,就是向既有的利益格局挑战。

他在《教研札记》中写到:“张志勇文章的观点,反正我是有非常的认同之感呀!我老是这样想,教育就像一座高楼大厦,对于一座高楼大厦,我们不是要先说对它的装修怎样,而是要先说它的楼基,也就是要考虑它的坚固程度如何?”

当时,媒体上报道说,上海有一座大楼在施工时整体倾斜。程实老师看了后,颇有感触。在一次学校听课时,他借用这件事给老师们谈起了基础的问题。

教研人在旅途(四十一)

他动情地说:“如果基础不坚固,这座楼是不会站住脚的。上海市那座楼房的平倒不是楼基出现问题了吗?教育是需要改革的,我在想:改革是装修吗?楼基出现了问题,楼即将要倒了,装修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学生不会听、说、读、写,就等于没有语文基础。学生不会加减乘除,就等于没有数学基础。学生现在没有基础,将来就等于没有基础。

说到这里,程实老师又想起了《伤仲永》。

他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小学成绩很好,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

教研人在旅途(四十一)

程实老师讲到:“这孩子,在没有考上高中之前,我就告诉他的家长,初中阶段是关键阶段,更是需要好好学习的。这个学生老是在他的家长面前炫耀自己,说自己的基础好。家长一直这样认为,到高中考试了,还是没有改变对自己孩子的认识。结果,在考高中的时候分数差了很多,家长伤心不已。令人伤心。”

事实告诉我们:相信有基础才有能力的故事,不相信没有基础便有能力的说法。

(河南省林州市 张贵栓)

相关文章

  • 教研人在旅途(四十一)

    2011年2月19日《教育时报》的“管理周刊”刊登张志勇的评论《教育改革面临的三个“更加困难”》,文章指出:落实比...

  • 教研人在旅途(三十)

    教研员既要培训老师,又要接受培训。程实老师认为:培训主要是一次求证的过程。 他在天津师范大学参加国培时,曾任小学语...

  • 教研人在旅途(十三)

    2010年春节刚过,《教育时报》根据省教育厅的部署,对河南教育作了新的规划,对第二届河南教育名片的课题提出了新期望...

  • 教研人在旅途(十五)

    在“雅韵设计”办公室里,程实老师看着设计师为《教育教学论坛》设计的封一、封二画面。 程实老师说“我上次来,不是把我...

  • 教研人在旅途(十四)

    一个星期日的上午。 在程实老师的集体办公室里。 程实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尺多厚的稿件。 办公室一片安静,只有翻阅纸张...

  • 教研人在旅途(十六)

    十多年前,程实老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他对教学有点儿认识。 十多年来,程实老师从教学一线走到了教研一线,对教研工作似...

  • 教研人在旅途(十九)

    在程实老师的两个《听课笔记》本里,真正记录着这些发生在课堂的、真实的、多彩的画面。 这些画面里,程实老师没有记录教...

  • 教研人在旅途(十七)

    “博客年龄9岁,博客内容26页,博客等级16,博客积分37,访问量119545,关注人气55,获赠金笔5。” 看了...

  • 教研人在旅途(十一)

    “三步九环互动式教研模式”《教育时报》称之为“草根模式”之后,再一次在报纸上作了专题报道。 打开“新闻专栏”,可以...

  • 教研人在旅途(八)

    每星期五下午是教研室的工作例会时间。 这次例会,领导就安排了一项工作,关于“三步九环互动式教研模式”。 会议室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研人在旅途(四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jbv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