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歌原创作品——
长篇小说《前辈的人生》
第五部 北上南下
第四十三章 停战以后
停战以后,进入“和平民主新阶段”。
八年抗战,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就在大家担心会不会打内战时,和谈成功,并签订了停战协定。时局的变化,和平、民主成了国家生活的主流,已有消息传来,要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建国大计。这就意味着,长期战-乱的中国,终将翻开新的一页,进入到和平民主新阶段。
各界人士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期盼着新生活的到来。
但对军队来说,却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
军队的主要任务是打仗,现在和平了,没仗打了,军队怎么办?当然,军队还是要有的,但是要精简,要留下精兵强将,简去对军事实力没有实质影响的人员,首当其冲的,就是随部队北上那一批机关工作人员。
为此,部队开始审查干部,要干部填写登记表,进行摸底排队,为精减整编作准备。
当薛世光拿到干部登记表时,心情是复杂的。他回想到江北以后的这段经历,最难忘的还是在新民区工作的那段时光。和曾政委合演借刀杀敌计,惊险,剌激;指挥区县武装伏击无为县伪军大队,活捉大队长王杰义,好一个爽字了得;拔据点,攻县城,胜利的歌声多么嘹亮……虽然区委书-记是地方干部,但是干的活可都是军事斗争,其复杂程度甚至胜过部队,现在陡然间成了精简对象,委实于心不甘。
他其实也不孤单,光六十团的营以上干部,有好几个都是从地方上来的,都是薛世光的老熟人。张世荣原是无为县-委书-记,属县团级干部,彭醒梦、朱合喜等人属区营级干部,有的还曾与薛世光搭过班子。
这些人聚在一起,自然要商讨商讨回地方后怎么办的事情。据可靠消息,他们这批人回去后,要在地方上参加竞选,竞选上什么职位,就做什么官。问题是,可竞选的职位很少,新的联合机构是不设书-记职位的,不设书记,原先当县书区书的,只能挤在一起竞选县长区长,这竞争就太激烈了。
还有一条,也至关重要。我们的队伍撤离巢无地区后,还乡团乘虚而入,把持着各级政-权,现在回去同他们竞选,等于是在他们碗里抢饭吃,他们岂能善罢干休,必定要设置重重障碍,阻止我们竞选成功。
张世荣安慰大家,说我们的队伍在巢无地区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竞选不怕他们。
彭醒梦说,就怕他们搞歪门邪道,群众意愿不能正常表达,现在政-权在他们手里,什么下三滥的手段使不出来?
大家听了觉得有理,是这么回事,都一时无语。
过了会儿,朱合喜转换话题,说薛世光,你是巢县人,干脆就回巢县竞选,如果竞选上了,也是个落脚点,到时候我们无为这边要是竞选失败,还可以去投奔你。
薛世光哑然失笑,这怎么可能,巢县虽然是我家乡,但我在那边一点工作基础都没有,谁来投我的票?
大家都笑起来,觉得朱合喜这个提议似乎不太靠谱。一时间都无话可说,陷入一片茫然之中。
谁知过了两个月形势突变,“和平民主新阶段”来不了,“和平麻痹”思想却受到的批判,部队开始了新一轮的备战教育。
1946年6月,风云突变,蒋某人悍然撕毁重庆谈判达成的停战协定,向我中原解放区大举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我华东野战军在苏鲁境内实施战略迂回,避敌锋芒,在运动中寻机歼敌,终于在孟良崮战役全歼国军王牌军74师,击-毙骄横一世的师长张灵甫,从而在根本上扭转了战局。
战事初起之时,薛世光的肺病复发,每天下午发烧,旅政治部主任高立忠批准他到师部医院治病,并打算在他病愈后调旅政治部担任宣传科长。
在师部后方医院医治了两个月,薛世光病情好转。此时部队正在调整,作战部队都在前方运动作战,二十旅不知所踪,薛世光联系不上高立忠主任,只好先到师政治部留守处报到。
师政治部留守处这时正在招兵买马,需要抽调干部到鲁南区接收新兵,薛世光来得恰逢其时,便被派往鲁南接兵。和他同道而行的,是老熟人朱合喜。
鲁南区党委书记傅秋涛,原先担任过七师副师长,他俩到达后,就去看望老首长。傅秋涛热情地留他俩吃饭,并告诉他们,七师要改编,这次新兵就暂时不给你们了。
交谈中,傅秋涛说,你们原来都是做地方工作的,如果愿意,欢迎你们到鲁南区工作。
开始,薛世光和朱合喜均同意留下,安排他们的职务是,薛世光到一个县担任县委宣传部长,或在教导队任教导员,朱合喜去一个地委组织部任组织科长。
后来薛世光考虑,就这样留下来工作,从组织纪律上说是不妥的,便独自一人回到师政治部留守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