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38章 上德不德

作者: 龙门村夫 | 来源:发表于2023-04-30 21:44 被阅读0次

    【第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老子讲道,但他也不得不承认,随着社会的发展,“道”终归是要“失”去的。因为那个“道”是原始的,只存在于老子和其他的个别的“圣人”心中的。或者说,“道”只是一个理想中的“道”。当人类为了生存而相互残杀的时候,“道”又在哪里呢?实际上,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经历着被杀甚至自相残杀的过程,而人吃人的记载似乎贯穿在整个历史中。

    因此,老子退而求其次,既然“道”已经不可道,已经不再存在,那么,由道而其次,如果有“德”,总归是好的。在老子的理论体系中,德(得)是道的延续。或者说,所谓的“德”,就是“道”的作用、结果。“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也算是“玄德”了。大概相当于儒家所说的“近道”的状态(《大学》)。

    退而求其次,道既然已经没有了,人们才去提倡德;德也没有了,人们于是只好提倡仁;而随着仁的丧失,人们只好去提倡义;当义也不存在的时候,人们只好用礼,——实际上相当于后世的法律制度,——来规范人们。而这个“礼”啊,是没道、没德、没仁、没义,甚至没忠、没信后才出现的。有了“礼”,社会也就没有秩序了,社会开始混乱了。

    道、德、仁、义、忠、信这些概念,都是不可量化的,是主观的判断。而是否违法犯罪,是否受到刑罚处罚,则是到了可量化的地步。而这个时候,乱七八糟地犯罪就出现了,社会就乱套了。 

    对于这样的社会状态,老子仍然心存着幻想。老子认为,真正崇尚美德(实际上就是“道”)的人,大概并不会有意表现自己的美德,这样的人才真正算是具有美德;而那些不是崇尚、真正具有美德的人,却总是在宣扬、表现自己具有美好的品德,而这样的人,并不具有真正的美德。真正崇尚仁的人去做仁事,并不是为了个人的私欲。而到了崇尚义和礼的时候,却都是为了自己的私欲,甚至当人们对此并无的时候,他们甚至“攘臂而扔之”,强迫人们就范。

    那些所谓的“前识”,就是所谓的先见,所谓的礼乐,从道的角度来看,就是华而不实的东西,就是社会愚昧的开始了。

    当社会发展到这种地步、这种程度,该怎么办?老了认为,“大丈夫”们还是要笃守道德,远离浅薄的虚礼与浮华。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理想还是要有的,哪怕只是在思想深处。

    这是老子在整部《道德经》中,唯一的一次提出“大丈夫“这个概念。什么意思?韩非子在其《解老》中说:“所谓‘大丈夫’者,谓其智之大也。所谓‘处其厚不处其薄’者,行情实而去礼貌也。所谓‘处其实不处其华’者,必缘理不径绝也。所谓‘去彼取此’者,去貌、径绝而取缘理、好情实也。故曰:‘去彼取此。’”所谓“大丈夫”,往好一点说,就是那些还算懂得大道的人吧,或者说是有一定的智慧还没达到大道的人吧。

    在这一章里,老子系统论述了道、德、仁、义(忠信)、礼的关系,那就是,当大道失去之后,人们不得不推行仁义礼智信这些东西,而这些东西的提出,说明这个社会已经乱到一定的地步了。

    老子生活的年代是西周后期、春秋时代。在经过西周初期周公制礼作乐后,西周保持了比较统一和谐安定的局面,直到周天子的没落和诸侯的崛起。老子看到了西周的兴起和衰落,但他仍然认为,周公的制礼作乐,甚至西周的兴起,实际上是社会的没落。

    孔子和老子基本上是同时代的人,所不同的是,老子是西周的高官(周室守藏室之史,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档案馆馆长),而孔子则是一介平民(没落的“士”)而已。出身的不同,导致了老子和孔子的认知起点的不同。老子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作为从低层出身的孔子,认为周朝的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虽然孔子最终也认为世界也是存在一个“道”的。

    因此,孔子穷其一生,致力于恢复西周(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并着重强调仁、义、礼、智、信等理念。他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仁者,“爱人”(《论语·颜渊》)。“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学而》)“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论语·里仁》)。“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论语·宪问》)“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敬事而信”(《论语·学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等等。

    韩非的《解老》篇,对本章进行了详细解读。除了前述已引用的部分外,我把其他部分抄录如下,以供参阅:

    德者,内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于外也。神不淫于外,则身全。

    身全之谓德。德者,得身也。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为之欲之,则德无舍;德无舍,则不全。用之思之,则不固;不固,则无功;无功,则生于德。德则无德,不德则在有德。故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所以贵无为、无思为虚者,谓其意所无制也。夫无术者故以无为、无思为虚也。夫故以无为、无思为虚者,其意常不忘虚,是制于为虚也。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今制于为虚,是不虚也。虚者之无为也,不以无为为有常。不以无为为有常,则虚;虚,由德盛;德盛之谓上德。故曰:“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也。”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生心之所不能已也,非求其报也。故曰:“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义者,君臣上下之事,父、子贵贱之差也,知交朋友之接也,亲疏内外之分也。臣事君宜,下怀上宜,子事父宜,众敬贵宜,知交友朋之相助也宜,亲者内而疏者外宜。义者,谓其宜也,宜而为之。故曰:“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礼者,所以情貌也,群义之文章也,君臣父子之交也,贵贱贤不肖之所以别也。中心怀而不谕,故疾趋卑拜而明之;实心爱而不知,故好言繁辞以信之。礼者,外节之所以谕内也。故曰:“礼以情貌也。”凡人之为外物动也,不知其为身之礼也。众人之为礼也,以尊他人也,故时劝时衰。君子之为礼,以为其身;以为其身,故神之为上礼;上礼神而众人贰,故不能相应;不能相应,故曰:“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众人虽贰,圣人之复恭敬尽手足之礼也不衰。故曰:“攘臂而扔之。”

    道有积,而德有功;德者,道之功。功有实,而实有光;仁者,德之光。光有泽而泽有事;义者,仁之事也。事有礼而礼有文;礼者,义之文也。故曰:“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

    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夫恃貌而论情者,其情恶也;须饰而论质者,其质衰也。何以论之?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是以父子之间,其礼朴而不明,故曰礼薄也。凡物不并盛,阴阳是也;理相夺予,威德是也;实厚者貌薄,父子之礼是也。由是观之,礼繁者,实心衰也。然则为礼者,事通人之朴心者也。众人之为礼也,人应则轻欢,不应则责怨。今为礼者事通人之朴心而资之以相责之分,能毋争乎?有争则乱,故曰:“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

    先物行、先理动之谓前识。前识者,无缘而妄意度也。何以论之?詹何坐,弟子侍,牛鸣与门外。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题。”詹何曰:“然,是黑牛也,而白在其角。”使人视之,果黑牛而以布裹其角。以詹子之术,婴众人之心,华焉殆矣!故曰:“道之华也。”尝试释詹子之察,而使五尺之愚童子视之,亦知其黑牛而以布裹其角也。故以詹子之察,苦心伤神,而后与五尺之愚童子同功,是以曰:愚之首也。故曰:“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第38章 上德不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on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