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说的一切都可能是错的!
即使你赞同我的观点,你的生活也不会因此有任何改变!
除非——你采取了相应的行动。
(这是书先生在简书的第63篇文章。本文约2700字,请花6分钟来阅读。)
引子
在《中国人学英语最常见的错误(语言点篇)》一文里,我梳理了中国英语学习者最常犯的四种错误,它们分别是:
- 寻求中文和英文在词汇上的对应。
- 流水句(run-on sentence)。
- 多用强度高而少用强度低的情态动词。
- 定语和状语的位置错误。
这四种错误中,1和3与词汇有关,2和4同语法有关。究其原因,可归为一点——“母语负迁移”,即在使用英语时受到母语表达习惯的影响。在上文中,我也提到了解决之道,那就是有意识的注意母语和外语的差异,并通过刻意练习来熟悉外语的表达习惯,直至能够在母语和外语间自如切换。
语言的使用是一门技能。任何技能的掌握都分为两个部分:知识+练习。上面提到的四个错误都可以归类为知识掌握方面的错误,而今天我想和朋友们谈谈练习方法上的错误。
在12年的教学和研究中,我总结出中国人英语学习者在学习方法上最常见的3种错误(如果你发现更多,欢迎补充):
- 错把考试当练习。
- 试图通过碎片化的信息来掌握一门技能。
- 不会选老师。
错把考试当练习
考试和练习的区别
我国的中学教育向来采用题海战术。这给人一种错觉,似乎做题可以提高学科技能。相信不少中学老师真是这样认为的,不然为什么他们喜欢抱着一叠卷子进教室,然后对学生们说:“来,我们今天练习练习。”
然而,这不过是一种错觉。
考试和练习有很多根本性的差别,现列举如下:
区别一
考试:你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到。
练习:努点力一定能做到。
如果你现在能做50个俯卧撑,我想办法让你做55个,这叫练习;如果我不管你现在能做多少个,拿出一块秒表来,给你2分钟做俯卧撑,60个及格,100个满分,这叫考试。考试只能得出你现在能做多少个俯卧撑这个结论,却不能帮你多做5个。
区别二
考试:所有受试者使用同样的测试题目。
练习: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设计不同的练习方法。
考试的基本要求就是公平,因此所有受试者必须作答相同的题目。考试的目的无外乎两个:排名(placement testing)和诊断(diagnostic testing)。高考就是典型的排名考试。排名考试是高风险的,因为它往往是某机构录取人员的重要参考。
诊断性考试,顾名思义,就是检测受试者对知识或者技能的掌握情况,以为教师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诊断性考试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学习前诊断(pre-learning diagnostic),测试发生在学习某个新知识点之前,考试的内容和新知识点有关,目的是检测受试者对新知识的了解程度。学习前诊断可以为教师选择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另一种是学习后诊断(post-learning diagnostic),测试发生在学习了某个知识点之后,考试的内容是已经学习的知识点,目的是检测受试者学习的效果。学习后诊断可以为复习和教学调整提供参考。
和排名考试不一样,无论是学习前诊断还是学习后诊断,诊断本身都不是目的。诊断之后该做什么才是目的。那诊断之后该做什么呢?当然是练习了。所以,考试不是练习,否则就陷入无限循环了。
在诊断中取得不同结果的学生可能需要不同的练习方法。这很好理解。比如在一场满分150分的英语考试中,有人得了20分,有人得了130分。很显然,我们不能给这两种考生推荐相同的练习方式。
区别三
考试:考试的有效性取决于试题是否能反映真实学习情况。
练习:练习的有效性取决于练习方法是否能提高技能水平。
考试有一个信度(reliability)和效度(validity)的问题。信度是指考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如果同一份试卷,同一批考生,两次测试结果差异很多,我们说这份试题缺乏信度。效度是指考试能够准确反映所测试内容的程度。显然,拿一份数学试卷去测试学生的英语水平是缺乏效度的。
同理,如果试卷内容过于简单,所有人都能得到几乎满分,试卷也是缺乏效度的,这种现象被称为“天花板效应”(ceiling effect),因为所有人的成绩都在“天花板”上。反之,如果试卷过难,所有人都是低分,试卷同样缺乏效度。这种现象被称为“地板效应”(floor effect),因为所有人的成绩都在“地板”上。
练习不一样。练习是否有效只需要观察练习前和练习后技能水平是否有提高。当然,我们需要用信度和效度都高的考试来确认练习的效果。
解惑
上面的分析告诉我们,考试只是反映当前的技能水平,只有练习才能提高技能水平。因此,把考试(做题)当做练习来提高英语水平,显然是南辕北辙了。
可能有朋友要问了:既然考试不能当练习,那为什么中学要做这么多题呢?而且似乎我们也能观察到题海战术的确能够带来分数的提升?
中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参加考试。为了考试而学习当然需要做考试题。这是因为考试的结果由两部分决定:学科能力和考试能力,这是两种不同的技能。做题虽然不能提高学科能力,但是能提高考试能力,后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分数的提升。
然而,考试能力对分数的提升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学科能力要达到一定水平(threshold)。因此,做题实际上对成绩好的人才有效果。一个经验分界点是70%。
以150分为满分的英语试题为例,成绩在105(150的70%)分以下的,就不要寄希望于刷题能够带来多大提升了。这部分学生需要的是真正的技能练习,而不是考试能力练习。因此,我和路夫人在帮学生复习英语时,在学生考试成绩达不到总分数的70%之前,我们是不允许做题的。
以前给一名高三的学生补习英语。开始我们不准他做题,但他看到班上的同学都在刷题,心里非常着急,一度怀疑我们的做法。为此,我专门给其父母写了一封长信,阐述我们的理念。所幸,他的父母非常支持,坚持让他继续跟着我们学习。最后的结果是,他的高考英语成绩与刚开始到我们这里学习时相比提升了60多分。
明白考试和练习不是一回事非常重要,尤其是对英语学得不是太好的学生,因为我们看到太多学生把宝贵的复习时间浪费在刷题上了,错过了提升的机会。你没有看错,是浪费在了刷题上。而且,当你本身技能水平不高时,刷题是自我折磨,每一次考试都是在打击自己,最终失去信心。
让我用打篮球的比喻来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考试和练习为什么不是一回事吧。
打好篮球,需要很多基本功,比如体能、速度、控球能力和投篮准确度等。这些能力需要在平时练习。一旦上场参加比赛就相当于考试了。没有一个专业球员的基本能力是在比赛中练出来的。比赛经验提高的是临场判断能力。换句话说,篮球能力和比赛能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前者是在比赛前练习,后者是在比赛中提高。
同等篮球能力下,比赛经验丰富的人会更胜一筹。但如果篮球能力水平太低,什么经验都不抵事。况且,这种人连上场的机会都很少,也很难积累经验。
所以,总结一下,当你的能力还不足以上场之前,还是好好练习基本功吧!
【作者简介】
书先生和路夫人,80后大学教师一对。
书先生语言老司机,玩转英语、德语、Python计算机编程;
路夫人旅游达人,足迹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过精彩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