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国学与传统文化创作的路上
太监︱童贯:没有猪领导和猪队友,亡国这事儿我一个人可搞不定(上)

太监︱童贯:没有猪领导和猪队友,亡国这事儿我一个人可搞不定(上)

作者: 打折的杨过 | 来源:发表于2018-07-14 18:39 被阅读119次

    靖康元年的盛夏,广东大庾岭南麓的官道上,几个解差正押解着一名罪臣,徐徐南行。他们的目的地是海南崖县,罪臣将在那里服役。

    忽然,马蹄声起,一队官兵从后面追了上来。为首的官员下马,对着罪臣行礼。说是奉皇上的旨意,赐给他茶叶和药物。还说,皇上要召他回京城,担任河北宣抚史,正式的圣旨明天就到。

    仿佛一切都在罪臣的预料之中,他拈须微笑道:“老夫就知道,朝廷还是少不了我!”

    第二天上午,代表朝廷的监察御史张澄赶到了。罪臣欣然出迎,跪接圣旨。

    不料,御史当场宣读的诏旨,却是罪臣的十大罪状。炎炎夏日,仿佛骤然炸开了一道惊雷,罪臣的后背冒出阵阵寒气。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旁边早有人过来,一刀砍下了他头颅。

    一代奸雄、权监童贯,就这样结束了他叱咤风云误国误民的一生。

    1|非同寻常的太监

    童贯太监出身,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大太监。

    他曾经官拜枢密使,掌控朝廷兵权。而且,不像一般的当红太监,暂时代理个什么职务,事情办完了,职务也就撤了。童贯手握兵权20年,是大宋朝实权的军事一把手。

    他还是一个被封王的太监。这份殊荣,在中国历史上,算上他也才3个。

    童贯年近20岁才净身入宫,这使他的外貌和一般女性化的太监很不一样。他体貌魁梧,皮骨坚硬如铁,而且腮下还生有数十茎胡须。

    童贯开始并没有进宫当差,而是追随当红大太监李宪,监督、指挥大宋西北边境的军队。威严的外貌、魁梧的身材,让他在军士中间得分不少。

    后来,李宪失势,跟班小弟童贯回到宫里,做起太监的本职工作。徽宗即位后,这位除了当皇帝外行,诗酒书画样样皆精的皇帝,吸引来一大批有文化没操行的大臣。特别善于揣度皇帝意图的童贯,开始崭露头角。

    为搜罗民间金石字画,徽宗特地在杭州设置金明局,童贯以供奉官的身份主管这件事。

    2|建功西北

    也是活该大宋王倒霉,在杭州,童贯遇到了失势赋闲的蔡京。一个金石鉴定专家,一个书法大家,从此开始了相爱相杀的人生。

    蔡京的书法冠绝一时,鉴赏水平自然也极高。他把自己珍藏的王羲之的字交给童贯,又帮着他把杭州民间收藏的珍品字画弄到手。字画献给皇帝,徽宗龙颜大悦,觉得童贯特别会办事。

    童贯投桃报李,指点蔡京按皇上偏爱的风格创作作品。他把蔡京的书法杂在呈送给皇帝的书画中,勾起皇帝的回忆,又很大度的打点宫中妃嫔,请他们为蔡京吹风。

    童贯烧冷灶的眼力和能力都是一流的,不到一年,蔡京就被召回,重新做了宰相。

    蔡京主持国政后,做出的重大决策之一,就是收复被西夏、吐蕃占领的四州之地。童贯曾经在西北监军十余次,有着丰富的经验。显然,这项国策是为童贯量身定做的。

    大凡大奸大恶之徒,通常也是能力出众之辈。他们如果勇于任事,还是很能做出一些出色业绩的。

    童政委来到前线,进行战前动员。这时,京城的皇宫发生了火灾,皇帝觉得这事不吉利,不宜动刀兵,于是火速传旨,让童贯先不要开战。

    童贯看过命令之后,把命令把靴子里一塞,若无其事,该干嘛干嘛。部队的主将问,圣上啥旨意?童贯说,皇上勉励我们好好打!

    战事出乎意料的顺利,宋军一举收复了四个州。庆功宴上,有点喝高的童贯拿出了皇帝的命令,众将传阅之下,都大惊失色。

    童政委说,当时咱们的军队士气正盛,一盆冷水泼上去,再鼓舞起来可就难了。所以我才不惜违抗上命。我都想清楚了,要是打了胜仗,在座各位都有份儿。要是败了,我老童一个人背锅!从此,童贯在西北军中威望激增。

    童贯主持对西夏、吐蕃战事,开疆拓土,打了不少胜仗。他本人也不断加官进爵,升至检校司空,领枢密院,执掌全国军权。

    3|不靠谱三人组

    童贯一路顺风顺水,恃功而骄,不免有些跋扈。蔡京感到了威胁,开始给他上眼药。童贯倒也不惧,他利用皇帝身边的关系,把蔡京从宰相位置上鼓捣了下去。

    当然,蔡京也不是吃素的。皇帝情致高雅,除了蔡京,知音都找不到半个。蔡京虽然人品不堪,能力还是一流的,不久,他又重新当上了宰相。

    在徽宗的眼里,蔡京和童贯都是人才。蔡京就相当于他的张昭+和珅,既治理内政搞改革,又懂文艺陪自己玩。童贯就是他的周瑜,为他护卫边防。遗憾的是,这俩货既不如张昭、周瑜有能力,更没有他们正直的品格。

    如果没有头脑发热想千古留芳的妄念,就这么吃喝玩乐勾心斗角瞎折腾,大宋朝只会像糖尿病人那样,慢慢的衰弱,但远不至于突发心梗。

    不幸的是,这哥儿仨共同欠缺的,就是老成持重,深谋远虑。no zuo  no die,说的大概就是他们仨吧。

    童贯成了皇帝在军事上最重要的倚仗,虚荣心爆棚,又盯上了出使辽国的差使。大宋自居文明上国,竟然派一个太监充当使节,成什么体统?当时,朝廷上就有人反对:“让太监出使,难道国家没人了吗?”

    徽宗作为一个文艺青年,头脑里没这么多规矩,亲自出面给童贯打圆场:辽国人听说童贯在西北打仗很厉害,想见见他本人。而且,派他出使,也可以刺探一下敌国国情。

    出使辽国,更多是一种荣誉,刷一下存在感。不过,这次出使中的一个小事件,改变了童贯的命运,改变了大宋王朝的命运。

    4|出使辽国

    童贯作为使团副使出访辽国,并没有刺探到多少敌情。但在归国途中,燕京南郊的驿站里,他遇到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人。

    那天晚上,辽朝的光禄卿马植求见童贯。马植家世为辽朝大族,本人也做到了光禄卿。但是,不知道是理想太丰满,还是读书读傻了,马植当着辽的高官,内心却以大宋子民自居,一腔爱国情怀,总想着恢复汉家衣冠。

    马植把辽的政治、军事和人事情况,向童贯和盘托出。他给童贯勾画了一幅自己意淫出来的蓝图:在辽国的汉民饱受涂炭之苦,大宋一旦开战,这些百姓就会敲锣打鼓担着慰问品迎接王师。他还说,辽国治下的女真人一直遭受欺凌,如果联合正在崛起的女真,定会成功。

    童贯自出道以来,开疆拓土,安邦定国,搞不清自己到底几斤几两。被马植一番忽悠,建功立业的念头升腾而起。

    童贯很可能还憋着一个小心眼:神宗时,曾经憋足了力气想一举灭掉西夏。西夏抵挡不住,向辽求援。辽国趁机敲诈宋朝,将给辽的岁币增加了20万两。

    结果,宋和西夏打得稀里哗啦,两败俱伤,辽国却从中得了好处。神宗对此耿耿于怀,遗命:谁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即使是异姓,也可以封王。

    不过,当时大宋和大辽一直势均力敌,和平友好,神宗遗命虽在,但谁都知道,天时地利人和,哪个都不沾边,恢复燕云十六州,没戏唱。

    现在,童贯隐约看到了一丝光亮。

    5|澶渊之盟

    燕云十六州,是大宋朝心头一块永远的痛。

    其实,早在太祖创立大宋之前,燕云十六州就已经是辽国的领土。大宋朝想拿过来,理论上应该算是侵略。

    可当时的宋人不这样想。大宋一直以汉、唐的继承者自居,燕云十六州“自古以来”就是汉人的领土。缺了燕云十六州的王朝,怎么能自称汉唐正统?

    更重要的,是燕云十六州的地理位置。十六州大体在长城沿线,是草原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分界线,谁掌控了这片区域,谁就掌握了进攻和防御的主动权。

    为了“收复” 燕云十六州,大宋发动了两次主要的战争。一次,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结果高梁河一战,宋军全军溃逃。太宗的脚被箭射中,乘着驴车逃回,从此患上了恐辽症。

    第二次,由大将潘美挂帅伐辽,也就是评书《杨家将》开头,老令公杨继业被俘殉国的那次,因为太宗呆板的指挥,又是一场惨败。

    大宋总来挑事,辽国也很恼火。后来,萧太后与辽圣宗御驾亲征,深入宋境。宋军靠着超级强弩,射杀了辽军第一名将萧达令。之后,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宋帝称兄,辽帝称弟。宋朝皇帝称萧太后为“婶”。双方划定边界,互市边贸,宋每年向辽输银二十万两,绸子十万匹。两国对天盟誓,永结和好。

    澶渊之盟,看起来对宋有些屈辱,毕竟要出银子出绸子。但实际上是很划算的,两国不再战争,军费省下不少。互开边贸,宋朝赔付的银子,早就多少倍的赚了回来。

    澶渊之盟创造了宋辽百年和平。辽国文明急剧汉化,宋朝经济迅速崛起。据统计,当时北宋的GDP,占到了全球的2/3以上。百年间,两国互派使节380次,关系非常融洽。

    6|海上之盟

    和童贯分手后,过了几年,马植入朝觐见徽宗,痛陈北方汉人望眼欲穿回归“圣域”的心情,述说联合女真灭辽的大计。

    一通忽悠下来,徽宗龙心大悦,仿佛看到太祖、太祖未竟的大业,在自己手中变成了现实。他当即给马植改名为赵良嗣,封官,参与伐辽。

    联金伐辽,是国家战略的根本转向,非同儿戏。皇帝猪油蒙了心,大臣还是有几个明白人。有的大臣晓以利害,说宋、辽已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平,和平的收益是稳定的,而战争的前景则很难预测。

    有的大臣算实力账,说现在中央军的军费和战争物资还勉强够用,北方边境兵备废弛多年,缺钱少粮,拿什么打?

    然而,再多的理智分析,也不能平息徽宗躁动的心了。大宋朝在自己的治下花团锦簇,站在了天下文明之巅,如果再恢复汉唐故地,自己岂不是可以和汉武帝、唐太宗并驾齐驱?以前呢是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怎么能轻易放过?

    徽宗被辉煌的前景激励,催着大臣和女真人联络。

    此时的女真部落,就像是大辽公司下面的一个小加盟商。眼见着自己的油水都被大国企敲诈的一干二净,一肚子不服气,就想闹腾闹腾。要说吞并大辽公司,它想都没有想过。

    正在郁闷的时候,在女真眼里繁荣富庶如同阿里、腾讯的大宋公司居然主动找上门来,要和自己合作,联手做掉大辽公司。世上居然真有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女真人的想像力一下子被激发开了。

    徽宗并不清楚女真部落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对等的谈判对象,开出的谈判条件,也让女真人受宠若惊。一是灭辽之后,把燕云十六州给大宋;二是原来给辽的岁币,以后转交给女真。女真人喜出望外,整个部落像打了鸡血。

    这里面还出了一个小岔子。徽宗是大宋的文艺一哥,自创瘦金体,字写得好,就喜欢到处炫耀。在他御笔亲书的最高指示里,把“幽云十六州”,写成了“燕京并所管州城”。实际上,燕京地区显然要比燕云十六州小很多。

    文艺皇帝的臭显摆和不严谨,束缚了谈判使臣的手脚,给宋金盟约埋下了不愉快的伏笔。而岁币转交女真,在让女真人大喜过望的同时,也种下了轻视大宋的心理萌芽。

    最后约定:两国联合灭辽;女真人进攻辽中京,大宋攻取燕京一带。灭辽后,燕京归大宋所有,大宋给女真岁赐50万银绢。因为要绕开辽国,两国使节都是横跨渤海往来沟通,所以盟约被称为“海上之盟”。

    抛开具体的谈判,联金伐辽,显然是一个足够愚蠢的战略转变。

    当时,宋辽之间的和平已经维持一百多年,双方都从中受益良多。辽朝已经完全汉化,文明程度和宋不相上下,实力也大体相当。辽的刺激-反馈机制是稳定、可预测的,是一个理想的博弈对手。宋辽之间维持平衡,成本极低。

    而女真是一个新兴的蛮族,它在取代了辽国之后,会对宋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能否和平共处,都在未知之数。和这样的一个对手博弈,可以说是盲人骑瞎马。

    遗憾的是,一个毫无远见的皇帝,一个看皇帝眼色的宰相,一个一心立功封王的太尉,齐心协力决定了大宋未知的命运,王朝的自我校正机制彻底失灵了。

    7|联金伐辽

    无论如何,盟约缔结了,按说大宋朝该按条约做战争动员了吧。不然,徽宗君臣显然没把这事放到心上,他们其实只想着让女真人冲锋陷阵,自己乘机捞点便宜。

    海上之盟签订当年,南方方腊起事,宋军一触即溃。宋徽宗急忙派童贯带重兵镇压。童贯不愧为帝国柱石,一番绞杀,平息了方腊起义。

    徽宗自己呢,则在全国搜罗花石纲、奇花异草,进行开封景区的建设。

    两年后,金的使节来了,见到大宋的景况,大吃一惊。说我们已经把辽国打得七零八落,盟约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你们宋朝怎么还不出兵啊?宋徽宗一拍大腿,哎哟我去,忘这茬儿了,我们马上出兵!

    原来,就在童贯平定方腊起义、徽宗搞首善之区物质文明建设这段时间,金军势如破竹,把辽国打得吐血。辽天祚帝逃入夹山,耶律淳被拥立为天锡皇帝,勉力支撑残局。

    童贯整军备战,辽国开始还以为是来帮忙平叛的。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来打秋风的。

    辽国还抱着一线幻想,派使节向大宋奉上降表,愿意全国向大宋称臣,辽国作宋的藩属国。辽使哭着请求,看在两国119年和平友好的份上,请礼仪之邦不要落井下石。

    恢复燕云十六州的功业近在眼前,徽宗自然不会答应。辽国使节在朝廷上一边哭一边骂:“辽宋两国,和好百年,盟约誓书,字字俱在。尔能欺国,不能欺天!”

    童贯被任命为河北河东宣抚使,率军伐辽。童太师本以为自己大兵一到,燕京的汉族百姓就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没想到,当地汉人经过辽国百年统治,早已经把辽认作祖国,欢天喜地迎接王师的,鬼影子都没有一个。

    虽然没有预期的场面,童贯手里还有15万大军,而辽国在燕京的残存军力总共不过两万,大宋占据绝对优势。

    却不料,两场战役下来,宋军不仅没有讨到丝毫便宜,还被打得屁滚尿流,全线溃退。曾经被倚为帝国柱石的童贯,一下子被打回了原形。

    徽宗君臣丢尽了颜面倒也罢了,一个严重的后果是,大宋王朝高大上的形象,在金人的眼里轰然坍塌。徽宗君臣灵机一动种下的苦果,在不久之后,将含着血泪自己吞下去。

    (“太监改变历史”0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太监︱童贯:没有猪领导和猪队友,亡国这事儿我一个人可搞不定(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wy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