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很普通的工科男生,自己也并没有电视剧男主角那样的颜值,但是自己也很幸运,也很难想象自己被搭讪后的样子。时隔几年,再次回忆起来,这才觉得时光是多么的美好,顺手记录下往事。也不知道她们是否关注简书,也不知道她们能不能看到这篇文章。
搭讪文化在欧洲美洲比较流行,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传统文化使得我们很反感这种认识交流方式,而且我也是的。并不是我们不会聊天,而是我们根深蒂固了一种观念,那就是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话,本能的采取了一些拒绝或者防卫,这也是人之常情。
1.旅行的诺言
大三的时候才接触到搭讪这2个字,才知道它的意思,看样子我out了,因为它是流行词汇。
考完研究生的我们,最终都找到了各自的归属。毕业前,决定和死党一起毕业旅行,我们的第一站,为河南洛阳,目的就是去看牡丹。
这个便是去洛阳国花园拍下的
国花园洛阳城中,有一个人工的开元湖,每周五晚上都有壮观的水上音乐喷泉,据说是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我们也是慕名而去,故事也就发生在去的途中。
在人生中,这是我第一次被别人搭讪,虽然已经过去两年了,依旧记忆犹新。可能现在已经忘却了当时那个女孩的样子,唯独给我的印象就是她叫小丽,长得有点像邓紫棋,只是那时的邓紫棋还不太出名。
我和我的同伴在去往开元湖的公交上,车上人很多,位置零星的散步着,于是我们就这样分开了。车程大约要50分钟,旁边的人在中途下车了,同伴白天玩的太累,在车上睡着了,我也没叫他换位置。当公交车停在了某师范学院的站台时,上了5个女生,有一个女生,看我旁边没人,然后用河南话给我说哪儿有没有人坐,我很礼貌的回答了没人。毕竟她的家乡是郑州,而且两地很近,已经习惯了说方言的那种自在。
刚开始我们是沉默的,我也是一个并不爱跟陌生人说话的人。但是,我们彼此都看出来了对方是学生,而我更明显,因为有个斜跨包,一看就是来洛阳旅游的。当然她看我在翻手机地图,目的地定位在开元湖,于是我们的聊天就这样开始了。
她:你也是去开元湖的吧?
我:是的,听说那儿的音乐喷泉每周五开放,而且很好看。
她:你不是本地人吧,看你背个包。
我:是的,我在河北读书,来这边玩一下,你也是学生吧
她:是的,就着这个师范学院上学
我:离得很近呀,喷泉你们经常看吧。
她:说实话,在这儿3年了,去过的次数也不多,这是第3次。
......
不知不觉间我们就这样投机的聊了15min,直到嘈杂的公交车吐出警铃似的声音,前方到站开元湖。
她:我能留个你的联系方式么?
突然间我的话匣子停了下来,空气变得安静了,因为我本能似的产生了防备心里.....小丽似乎看出了我会拒绝她。
她追问:你介意吗?
后面她也不好意思再说些什么,最终我还是没有狠下心来。
我:没事,我可以留个微信给你。
下了公交的我们,慢慢走到湖边,小丽的舍友和我的同伴诧异的看着我们。我掏出相机,按动了快门,记录下了平静的开元湖。她仔细的看着我,我望见了她看我的眼神,她有些不好意思,湖光映衬在我们脸上,显得格外的清楚。时隔三年,我还是记得我们两个在开元湖边对视的样子,她笑得很甜,而且略带羞涩,也透露着如音乐般的那般干净与纯洁。
直到她说:能和你一起逛逛开元湖么?
有时候我们都希望时间就这样停留住,但是它始终没有,平静的湖面荡起层层涟漪。
开元湖音乐喷泉小丽很害羞的跑向了她的舍友,当时的我就那样呆住了。她和她的舍友不时地回头望我,那时的我没了爱情,但是一直没有忘记曾经的那个她,一个月前抽空去武汉看了看她,直到她去了法兰西。
现在的我十分好奇,我要是冲上去拉住小丽会怎么样。
很多时候人们都希望可以假设,而且总是想象着美好,比如要是这样我会怎么样。但是很多人也就这样停留在想象,真想说:想象多了不去实践有个屁用,你怎么知道它的好与坏
但是出于本能对一个陌生人的防备,我还是没有勇气,直到后面我也没有给她我的号码。
开元湖音乐喷泉当天晚上回到宿舍,也聊了不少。她主修钢琴,挺想去专业性较好的音乐学院读研究生,恰好我比较懂音乐,期间给了她不少建议,努力了大半年的她最后没有考上理想的院校,最后留在了郑州从事音乐教育工作。
自从洛阳分开后,前前后后聊了有2个月。聊久了,也就彼此熟悉了。她是我欣赏的那一类,是一个很有梦想的一个音乐人,我也很爱音乐,我能够理解她为什么在音乐道路上的执着,因为我知道这一行来得更不容易,投入和产出并不成正比。她很乐观,从容的面对考研的失败与挫折,在这一点,和我放弃名校,毅然决然选择跨专业考研也很像。从心里,还是对她有一些欣赏。当然她也知道我的一些故事,她也说我和她很像,说有时候觉得遇到一个懂音乐,而且很像的人不容易,她也其实挺欣赏我的。她也知道我喜欢到处游走,还说以后要是来了郑州,想带我去爬嵩山。后面她向我表了白,但是最终没有在一起。
其实自己也很清楚,简简单单的见了一面,虽然当时聊得挺投机,小丽工作了我还在上学,并且没有深厚的感情基础。可能不再相信异地,可能自己自私、懦弱,可能没有忘记曾经。终归到底,我还是不太相信搭讪,从骨子里选择去反感它,觉得即使得来也会随着不确定而背叛离开;还是不够喜欢她,没有勇气去喜欢她的一切。
得不到的总是显得这么美好,不知道过了两年后的她是否还记得我,记得给我说过的诺言。
我们就这样在对方的微信上默默的潜伏着,没了当初的闪烁。
虽然也欣赏,但是也没了向她透露的勇气。就这样,我们再次还是那个曾经熟悉的陌路人。
好比有过交点的两条直线,最后越来越远,再也没有了什么交集。
2.后来
读研的我,时间显得比大学紧张了许多,但是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次出门都喜欢拿上一本小说,带上耳塞,静静的坐在车上翻看。
五一恰好挤出时间去宁夏旅游,好奇的是节假日的这趟列车人异常的少,基本上3-4个位置才一个人,透露着夜晚的凄清,有时在车厢打电话都显得很不好意思,生怕惊扰了他人,很多人都借机躺在硬座席上休息了。
自己对面坐了一个女生,我还是拿着一本书,全神贯注的看着,白天留下的困意不断袭扰着我,就这样看着看着睡着了,书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再次醒来已是第二天早上。发现对面的女生早就醒了,正好拿着我的书在看。后来她就告诉我,昨天我看书睡着了,然后书掉到了地上,很巧的事她也看过《摆渡人》。
那时的感觉就好像找到了老同学一样,讨论老师上课讲授的课文。火车也似乎成为了最合适我们约会的地方,来的也快去的也快,我们也不知道彼此都会什么时候下去,短短的几个小时,似乎没有一个人能够打扰我们。最后她要了我的qq,后面无意间添加了她的微信,当天的动态就是:喜欢其实很简单,可能就是喜欢上爱看书的样子。
所谓文化,就是一种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的一个符号,看似简单,但并不易理解
我也很幸运,也被别人搭讪过,我得感谢她们为我留下了独有的回忆。对不起,我没有勇气。不知道你们过得还好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