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就爱看连载婚姻育儿连载小说
升学,不仅仅是一场战争(十六)疑窦重重

升学,不仅仅是一场战争(十六)疑窦重重

作者: 季风微雨 | 来源:发表于2018-08-17 15:09 被阅读250次
图片来自网络App
||总 目 录

第十五章 死里逃生

        ****第十六章 指点迷津

这几天,单位里关于“挂职锻炼”的风声,一阵紧似一阵。

林潇不经意间发现,那几个潜在的竞争者,看见她的时候,脸上都堆满了笑,令她不明就里。

面对吴乔的多次提醒,林潇嘴上说放心吧,可心里却在打鼓。虽然这次她痛下决心,不再谦虚,一定要争,可到底怎么争,心里一点谱都没有。

其实,林潇真的好好地琢磨了一番:
人脉?她笑了。父母,公婆,妹妹妹夫,就是自己全部的人脉。可放眼望去,他们也都是平平常常的老百姓啊……都说女人要靠老公,唉,那个岳峰就更没有指望了,一个埋头搞设计的,除了认识图纸,还是图纸。

等领导慧眼识珠?她又笑了,你什么时候见到带“长”的,不是绕道而行?说不定局长就不认识你,你干的再好又有什么用?孟一澜说你情商太低,又笑你“默默奉献等提拔”,一点也不冤。

不急,看看情况再说吧,现在的重点是“小升初!”

也许正如孟一澜所言,关键时刻,林潇就像鸵鸟一样,把脑袋深深地埋到沙土里,心存希望,静等馅饼。

不过,一旦提到“小升初”,林潇绝对是鸡血满满,斗志昂扬。如果一定让她在“挂职锻炼”之后升职副处,和儿子考上重点名校中选一个的话,她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再说岳川。第一轮涉险突围的经历,更激发了少年重回巅峰位置的斗志——25名,这个历史上最低的名次,给了他超强的动力。

欣慰之余,林潇也有了新的打算:林风,你就是再忙,也必须到家来,给岳川的英语来一个全面的拔高!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

终于,这个晚上,林风就要“大驾光临”了。

下午,一接到林风的电话,林潇马上就开始盘算,下班后,一定要先去超市,来一个大血拼,趁机给林风同志改善改善生活。

一直以来,林潇都很心疼妹妹。本来吧,两个当教师的工资就不高,可仅仅房贷就占了月收入的一大半,再加上还要养老人和孩子,可想而知,林风的经济状况,常常是处于捉襟见肘的窘迫之地,连小雨吃个麦当劳都要掂量好久。

林潇推着购物车,在超市了转了好几圈,鸡鸭鱼肉的买了一大堆,又给妹妹的儿子小雨买了衣服和玩具。有了上次那条鱼的惨痛教训,每种食品的日期,她都看了好几遍。

一直到排骨的香味开始在空气里弥漫,妹妹林风还没有到,林潇有些着急,就到阳台处向楼下张望。

夕阳已经挂上了树梢,不大的小区里,推着婴儿车的妈妈,散步的老人,追逐打闹的孩子,构成了一幅幸福祥和的画面。

这时,一辆电动车沿小区主干道飞奔而来,林潇定睛一看,正是妹妹林风。

但见她骑在电动车上,斜跨一个鼓囊囊的大包,一头短发正迎风飞舞。

不用猜,那大包里面一定是试卷或者学生作业之类。

很快,林风就到了楼下,她跳下车,弯腰上锁。起身后,熟练的以手当梳整理了几下凌乱的头发,快速进了楼道。

看到这些,林潇有些感慨,往日那么漂亮伶俐的小妹妹,皱纹已经开始爬上了眼角,白发也零零星星的出现了……唉,谁的生活容易呢?

林潇刚打开门,林风顾不上换鞋,一步就闯进来:“姐,饭好了吗?我可是饿狼一只啊。”

“饿虎也没事,管够!”林潇笑道。

这时,排骨的香味正在房间里肆意的弥漫,林风使劲吸了吸鼻子,不由得向厨房望去:只见白色的大理石台面光洁如新,锅、碗、瓢、勺等厨具井井有条。更吸引她眼球的是,那黑色炉灶上,烟灰色的陶质砂锅正袅袅的冒着热气,一股温馨的居家气氛扑面而来,她突然想起自己凌乱的家,除了工作,我还有生活吗?

听妹妹说饿了,林潇赶忙引她来到厨房。

刚掀起炖锅的盖子,热气一下就烫了手,林潇把手指放到唇边吹了吹,然后用筷子探探排骨,肉已经软烂了,于是,赶紧挑大块的夹了好几块,再从电饭煲里盛出满满一大碗香味扑鼻的白米饭,端了过来:“先垫垫吧,饿成那样!”

“姐,这多不好意思呀,等姐夫和岳川回来一起吃呗。”

“不用,那大工程师又出差了,岳川也去了奥数班,大约十点多才回来。”

坐到餐桌旁,林风不再谦虚,夹起排骨就是一大口。

她真的是饿了,在姐姐这里早已顾不得吃相。

现在的中学教师,每天差不多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班主任就更甚。林风的徒弟小夏,连和男朋友约会的时间都没有,进校时水灵灵的小姑娘,现在竟然有些枯黄。

就说今天吧,正赶上年级月考,林风从早7点一直监考至12点,整整端坐了5个多小时。中午,顾不上休息,又开始加急评卷。一个下午,她和徒弟小夏头都没抬,一口水没喝,可一直到放学,试卷还差一大截没动。突然想起给姐姐的承诺,今天无论如何都不能再爽约,于是她三下两下把剩余试卷塞进挎包,一路飞奔而来。

“你可真难请,我差不多都三顾茅庐了。”

林风顾不上说话,只是嘿嘿一笑。

“慢点吃。”林潇嗔怪地看了妹妹一眼,说,“林风,不怕你生气,我身边熟悉的人中,没有一个准备让孩子将来当老师的。”

“我也是。你懂的?”

“看来你还有点清醒。”林潇说,“你看你这老师当的,竟然沦落到斯文扫地,站着街边发传单的地步。”

“姐,言重了哈,斯文扫地倒谈不上,别人能站在街边发传单,教师为什么就不能?”顿了顿,林风苦笑着摇摇头,“不过,说真的,从那天起,我再在路边接别人传单时,都是毕恭毕敬的,就是想扔,也要等到发单人看不见的时候……”

看林风吃的差不多了,林潇开始说正事。

林风一听,笑了:“给岳川拔高英语,一点问题都没有。不过,我想说的是,岳川的英语那么好,不仅新一、新二倒背如流,而且连初三的英语考题都不在话下了,还需要画蛇添足吗?”

“怎么,想要挟我给你付辅导费,是不是?”林潇开了个玩笑。

“辅导费?你还别说,如果我真要,你还真不一定付得起,哈哈。”林风不是在夸张,高考在即,有好多家长苦求她给孩子一对一辅导,许以高昂的辅导费,但林风一个都没答应。

“林风,我就不明白了,你和妹夫一个英语老师,一个物理教师,如果你们都在外面办班,估计早已经财务自由,再也不会为每月的房贷焦头烂额了。”

“老姐,你就饶了我吧!我每天在学校累个半死,自己的孩子都管不了,那还有时间去办什么辅导呢?再说了,教育局三令五申,严禁在职教师办班,我可不想踩雷区。”

“你不办班,不代表其他教师也不办吧?我可是听说,你们很多老师课上不讲,课下讲,以此胁迫学生必须上自己的辅导班。”

“老姐!你的判断呢?说实话,我不排除有这样的行业异类,但我自己绝对做不到!试想,一个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一个面对几十双纯真眼睛的老师,你能昧下良心吗?再说了,如果你的课堂一塌糊涂,根本就吸引不了学生,你还指望谁来你的辅导班?仅仅靠胁迫?”

“别生气啊,我就随便说说。”林潇赶紧转移了话题,“其实,我一直有一个疑问,辅导机构那么多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水平到底怎么样?”近些年来,社会上的各种课外辅导班可谓铺天盖地,它们遍布于大街小巷,大到整栋教学楼,小到家庭的一间房。

“怎么说呢,辅导机构的师资来源比较复杂,而且流动性很大,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

其实,林风想告诉林潇的是:当今社会背景下,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已经发酵成为一块巨大的蛋糕,淘金者纷至沓来。知名的大型培训机构、在职教师、退休教师、大学生纷纷加入其中,与此同时,毫无教育背景,毫无责任感,纯粹以挣钱为目的劣质辅导班也比比皆是。

“如果和你们正规学校的教师比呢?”

“那还用问,一定是我们正规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更高,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

“如果是这样,我们家长宁愿选择在职教师自己办的辅导班,而不是鱼龙混杂的校外辅导机构。比如像你这样有经验的老师。”

“老姐,你记住,教育局三令五申,不允许在职教师办班,包括不允许在培训机构任教。那些打着在职教师旗号的,很可能是假的,所以,在给岳川选辅导班的时候,你可要擦亮眼睛啊。”

林潇点点头:“林风,还有一个问题,我很关心。”

“说。”

“教学质量可是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培训机构的生命线啊!大家都知道,你们公办学校的质量由教育部门严格考核,那辅导机构的质量谁来衡量呢,仅靠连篇累牍的广告和他们自己的说辞?”

“老姐,其实你心里已经有答案了,不是吗?”林风歪头一笑。“教育局的评价和机构自己的说辞,你更信哪一个呢?”

“我只是半信半疑啊。”

“你不用怀疑。仔细想想就会知道,辅导机构和正规学校教学的最大区别就是——无人考核其教学质量,也就是说,它不用承担任何教学结果,无论老师教的好还是不好,家长都得买单,那些个承诺达不到‘几本线’就退钱的,真的退了吗?所以,孩子成绩提高了,是他们教学有方,孩子学的差,那是你们自己的事,这就决定了辅导机构的责任心,完全取决于他的良心。”

“良心靠得住吗?”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不过,有良心的辅导班也大有人在吧。”

“据我的一个同事说,她女儿在辅导班进步很快,拿回来的分数,可是之前在学校里从未达到过的,她有些疑惑,到底该信那个呢?”

“你的判断力呢?老姐。其实,不排除这样的情况,有些辅导机构为了给家长交差,故意把试题命得很简单,成绩不就有了吗?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真正的情况是什么,还需家长自己明察秋毫啊。”

林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还听说,有什么考前冲刺一对一,每小时竟然以几百元起,有用吗?”

“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是淘宝假货太多,而是你太贪心。说实话,前几天,我还在报纸上看到,某机构声称:仅上一次课,提高五十分!某数学班夸下海口:一个月让学生攻下数学难关,不达标者全额退款!稍懂教育的人都知道,此类说辞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本不存在一蹴而就的可能性。”

“那你们当教师的怎么看待课外班的问题,学生应该报还是不报?”

“个人认为,报和不报,家长不能盲目跟风,要有自己的判断:如果孩子在学校已经学得不错,就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如果孩子真的在某学科上有欠缺,可以考虑一对一辅导,如果孩子学有余力,选择课外拔高班之类的也未尝不可,但必须注意的是,选择辅导班如购买商品,质量和口碑第一!”

“你让家长自己去甄别辅导班老师水平的高低,根本不可能啊。”

“倒也是。不过,据我的观察,社会上理性思考的家长不多,盲目跟风的不少,别人的孩子都在上,我的孩子必须上,你们上两个,我们要上三个。至于辅导班的质量如何,一切跟着感觉走。”

“家长也是被逼无奈啊,你看那几个重点初中“小升初”选拔时,它们的考试内容可都是远远超纲的啊!”

“这难道不是你们家长推起来的?为什么外面的培训班比学校还红火?就是因为所有的家长都盯着名校,你的孩子学奥数,我们也必须学,你学到初级,那我就要学到高级,你学了新一,我就要学到新三!据说,有个家长给孩子报了四个英语班,三个奥数班,老姐,如果你是实验初中的校长,要挑到尖儿,简单的题有用么?现实就摆在哪。”

不愧是做教师的,吃饭说教两不误,且语速惊人。
……

“好了,好了,一个辅导班就勾起你这么多话。”林潇站起身,温柔的给林风添茶倒水。

室内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姐,你刚才的表情吓到我了,那脸阴沉的。”林风表情夸张的摇了摇头。

“林老师,你要体谅一个面临升学战争的母亲的心哦。”林潇的嘴角多了一丝笑意。

于是,两人的“焦点访谈”暂告一段落。

“老姐,平心而论,你这个家长还是比较合格的,特别是岳川那种力争第一的劲头,以学习为乐的激情,实在是太棒了!说明你很有方法,连我这个老师都自叹不如啊,老姐,咱先说好了,到时候,我家的小雨必须交给你。”

“你只看到我的光鲜靓丽,却不知道我背后的心酸。”林潇不失时机的给妹妹开了个玩笑。

这时,林潇伸出一个指头,说:“时间不早了,本人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以你的经验,到冲刺的关键时刻,学生该如何高效的应考呢?”

“因人而异!”说到教学,林风一下来了精神,“不过,根据我多年的经验,不论哪个程度的学生,到了冲刺阶段都必须具备三个特质。”

“哪三个?”

“高昂的斗志、周密的计划、高强度的针对性训练。”
……

这时,林风的衣兜里发出“嗡嗡”的声音,她放下碗筷,迅速摸出来手机,里面传出儿子小雨奶声奶气的声音。

“好久没见小雨了,又长高了吧?林风,别天天不着家,孩子的成长可是一次性的,千万不要失去了教育的最佳时机。”

林风的眼睛里掠过一丝无奈,不由自主地叹了一口气。

林潇起身进了卧室,出来时,手里除了给小雨买的衣服和玩具外,还多了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我这有一套岳峰从外地带回来的化妆品,拿去吧,看你的皮肤都成什么样了?还像个女人吗?”她关切的看着妹妹,在这个世界上,亲人就那么几个……

“谢谢老姐。不过,我们教师不靠脸吃饭,靠知识!”林风笑着摸了摸自己的脸蛋。

“别贫了,快回去吧,小雨等急了。”林潇轻轻推了推她。

林风起身:“老姐,放松心态,直面竞争,胜利属于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升学,不仅仅是一场战争(十六)疑窦重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xt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