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包含字、词、句、段、篇,语、修、逻八个部分的内容,要培养的能力涉及听、说、读、写各方面,涉及情感、思维、审美、文化各领域。所以我们在人事语文教学时,总感觉语文教学是“模模糊糊”一大片,如何让语文教学能够像数学一样,能够清晰的出现“一条线”?需要“大概念”。“大概念”像一个“锚点”,将碎片化的知识与技能组织起来,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学中,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促进学生有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打通学校教育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实现高通路迁移,提高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真实问题的能力。正因为此,我们的语文需要“大概念”。
什么叫“大概念”?
最初接触到“大概念”,我有许多疑惑,什么是大概念?我以为“大概念”是反映专家思维方式的、具备生活价值的概念。可是这样的描述是《大概念》这本书中的,是我看到的,而不是我的理解。后来我以为大概念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真实问题的能力,或者说要从学校教育和现实社会进行高通路迁移。但是这样的描述,我无论如何也与我的语文教学联系不起来。或者说,我不知道语文教学中的知识点与现实社会如何联系起来。后来我以为“大概念”可以简单的等同于单元语文要素,但是如果这样的语文要素与“真实性”有什么关系?还有什么必要进行大单元整合?
经历过一些迷茫后,直到看到这样一段话:
大概念是居于学科核心的观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有一定的抽象性,是来自具体生活现象的概括;(2)不是一个事实,而表现为一种观点,可以不断被论证和讨论;(3)反映了专家的思维方式,其答案是多元的、变化的”。
所以现在我认为大概念首先是一个概括性的原理知识,具有抽象性。无论是概念或是大概念,既然是概念都是需要被证明的,在表述时需要用下定义的方式,给出一个完整的陈述式的表达。大概念的答案是开放的,多元的、变化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