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黄兴涛先生这本《“她”字的文化史》,部头不大却内容丰富。拜读之后,受益匪浅。
史学著作往往弊病很多,常叫人望而止步,敬而远之。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史料不足,耽溺于主观发挥的自我陶醉。
这类作品缺少足够的史料支撑,书写时偏重在作者个人见解的表达。
读的时候或许很流畅,甚至有“大块朵硕”的过瘾之感。
可饱尝了抒情、浪漫的华丽之后,才发现这顿盛宴“所剩无几”。
史料的匮乏,导致了在叙述上问题意识不清,结构的凌乱,分析的粗糙,结论的勉强,是此类作品的通病。
第二,资料详实,但属于没有新意的老生常谈。
中国人一直有重视历史的传统,许多人都具备程度不同的历史常识。
如果只是拾人牙慧地“照搬”,自然不会引起别人的兴趣。
历史在表象上当然是“旧”的,要讲出新意,必须在挖掘“新”史料,尝试“新”视角,采用“新”的理论和方法方面下功夫。
否则,别人早就说过的,你还去劳心费神地做重复性的工作,除了自食吃力不讨好的恶果,又能怎样。
第三,书写方式,太呆板僵化“学术气”极浓。
学术著作的影响力,必然与她的书写方式有一定关系。好的文字表达在思想传播上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那些打着规范严谨的幌子,追求所谓深刻精致,实际上文笔生硬,晦涩难懂的作品,注定要遭受冷落。
由于书写方式的问题,导致阅读的趣味性大大降低。自然传播的范围和产生的影响,也跟着打了折扣。
中国现代性的另类讲述02
黄先生此书,绕开了以上的弊病,朝着“相反”的方向伸展。以我的浅见看来,是值得推荐的一部好书。
学术著作毕竟不是小说或散文集,更不是畅销书。假设你只喜欢这一类的阅读,本书显然不必去翻看。
在《“她”字的文化史》里,我看到了作者的独特视角。
即通过对一个“她”字的解读,竟拨云见雾般地让读者了解到,其背后所隐藏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信息。
这是一个总的印象,分开来可以从三点进行阐述。
鉴于笔者自身学养的浅陋,此处略作简单的说明,真正的收获要靠读者诸君亲自去“登门拜访”。
首先,问题意识的提出来源于作者本人的阅读体会。
正是在阅读中认知到“她”字背后,蕴藏的丰富内涵,他才注意并最终作了专门的深入研究。
在梳理史料和思考分析相互推动的过程中,逐渐摸清了对这一问题的认知,且形成了完整的框架。
竭尽可能地搜罗史料,条分缕析地细致论证,支撑起了本书的内在逻辑。
资料的扎实与考证的谨慎,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其次,“小处着手,大处着眼”的学术视角运用得恰到好处。
一篇文章一本著作,选取什么样大小的口径、角度,这个非常能体现学人的学术修养。
过于宏大往往会失于泛泛而谈或者无处下手,叙述混乱;
过于狭小则难于施展拳脚,躲在一方井底,如何见得天日;
只有“不大不小”,适于作者的学力,足够他驾驭的课题,才可能写出来好东西。
黄先生非常好地把握住了这一点,于是无论旁征博引的论述,还是万法归一的立论,都能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最后,百川汇海的论证之下是大气磅礴令人信服的结论。
正如他在书中临近结尾时,所作的“总结”:
“汉语中作为女性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她”字之发生与成功,最初虽起源于与西方文化的接触,但在根本上却是其被时代激发出的具有内在矛盾的现代性诉求、或者说是现代化需要的结果,是这种诉求、需要与汉语传统互动的结晶。甚至可以说,它的推行本身还是国语运动的产物”。
“她”字的口述,描绘出了中国近代与西方的文化接触,所产生的时代呼唤。
现代化成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她”字必须要在这场历史运动中“抛头露面”。
得益于史料的扎实,和视角的独特,能给本书增色的,至少还有一点。
那就是文字表达上的“劲道”,极大地提升了她的可读性。
行文至此,这篇书评也要收笔结束了,我想用文章没有列出的副标题,来作为个人对本书的一句话“点评”。
那就是,《“她”字的文化史》——中国现代性的另类讲述。
更多美文,请关注公众号电影夫人(ID:dyfuren521)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