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小时候,颇不喜欢清明。每逢这个时节,天刚蒙蒙亮,便要跟随大人们,挑着沉重的拜祭用品,翻山越岭,踏上那条泥泞的山路。冒着连绵的细雨,整个家族需在一天之内祭拜那几十座陌生的老墓,感觉既陌生又遥远。
一路上,还要被树枝划伤脸颊,雨天路滑,膝盖也时常摔伤,但这些似乎成了对祖先虔诚和尊重的象征。这种负重前行的付出,或许正是家族和后代心中深深的期盼和祝愿的体现。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得到老祖宗的庇佑,让后代平安富贵。
那时候的我,因年龄尚小,对这种家族传承的意义理解不深,心中总认为这些都是封建迷信,一直不相信那些深山里荒芜的老坟会给我们带来好运。不管我相不相信,这样的家族祭祀,自我记事起便从未间断过,年年如此。
那时,爸爸还年轻,妈妈的脸上也尚无多少皱纹,我们兄弟姐妹都还是无知的孩童。爸爸和叔伯们挥着镰刀在前面开路,哥哥们提着祭品走在中间,而我,总是跟在后面,抹着泪,带着一肚子怨气。一直想不明白他们怎么能记得那么多长满荒草的坟墓,又怎能在杂草丛生的山上开出一条新路。
长大后,我们各自奔忙,过着看似平凡却充满挑战的生活。再后来,遇到了那个我以为是对的人,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各自未知的人生,让那个曾经令我厌烦的清明,渐渐变成了记忆中模糊的画面,而我的家,也变成了娘家。
娘家叔叔、伯伯们、哥哥、弟弟们每年清明都会如期赶回去扫墓,风雨无阻,并毫无怨言。每到清明,爸爸总会打来电话问我回不回家?但我已不再是那个可以随时回家的孩子,我已是别人的妻子、儿媳、妈妈。虽然心中充满了对娘家那边的牵挂、渴望,但更多的却是无奈,已是身不由己。
年少时最想逃避的清明节,如今却成了我一生中最情深意重的纪念。直到爷爷奶奶离我们而去,直到我带着孩子去给自己的亲人扫墓,我才开始真正懂得清明的意义。
寂静的山林,风不止息。生活告诉我们人生无常,岁月带走了伯伯、婶婶……那个曾经顽固无知的我,如今也像当年的父辈一样,挥着镰刀在遍布尖刺和杂草的山上为我的孩子重新开路。因为我终于明白,那些小时候看着陌生的老坟墓,其实都是长辈们日夜思念的亲人。新添的坟茔,都是我们对回不去的过去的无限怀念。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淅淅沥沥的细雨,宛如思念亲人时流下的眼泪,被清风轻轻吹拂,化作了绵长的雨丝。在这个时节里,总会不自觉地回想起那些已经离开我们的亲人,那些曾经的欢笑和泪水,都化作了无尽的思念。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轮回,我们与亲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即便在生死之间,也依然坚韧而深刻。每一滴雨水都像是亲人对我们的呼唤和祝福,在无尽的思念中感受到他们的存在,清明的意义,我想:更多是让我珍惜眼前的时光和身边的人。
年少不懂曲中意,弄懂已是不惑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25410/42c388544fa025a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