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满月光的故乡

作者: 波妞B612 | 来源:发表于2018-07-12 08:21 被阅读0次

无风无月的夜晚,格外想念有月的日子。偏偏这几日天气不是太好,雾霾有卷土重来的趋势。星辰暗淡,夜幕蒙了一层铅色的迷雾。

不知家乡今日是否有月?

无论如何,我的心是洒满月光的。

1

那月光照在小院的老梨树上,斑驳的树影映在父亲和母亲亲手铺好的水泥地上,俨然一幅黑白写意画。月影如水,流过平坦,流过低洼,流过那满院子的静谧时光。

黄色花纹的公猫正直壮年,脚尖轻点,轻快地跳上石砌的短墙,呜呜央央地低吼着,“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也许在某一处的院落里,它朝思暮想的心上人正在某处花丛里浅寐。

老枣树立在西墙根上,衰老的枝干还在努力伸展。龟裂的皮肤,黑乎乎的,有的已经开口,有的已经脱落。那粗糙的纹路里,不知藏了多少故事,见证了多少欢笑!

我在这小院子里住到初中毕业,十六年的时光都贮藏在了这小小的院子里。

小时候,母亲总是抱怨着对父亲说,小院太小了,太小了,啥时候才能住上宽敞的大房子?

是呀,小院的确不大,三间石头屋,一间偏房,一间猪圈,巴掌大的天井,想多种几颗花草果蔬的地方都没有,真是不体面!

抱怨归抱怨,母亲还是在院子的西边开辟出了两米见方的菜地,还是在院子的南墙打了水井,种了花草养了翠竹。

每到春天,阳光浴满了整个小院,西边的菜畦里便搭上了架子,种上了各种蔬菜……一夜之间,黄瓜悄悄地开出了小小的黄花,豆角默默地伸出了细细的长发,爱爬高的丝瓜有点疯狂,顺着架子直接上了屋顶……生长,对于植物来说是那样神秘而美好。

母亲总能熟练地把握种菜的时机,一茬黄了,一茬又重新绿起来,新鲜的蔬菜总不间断,供养了一家人整个夏天。

用井水浇灌的菜畦,结出的菜也如井水一般甘甜、爽口。凉拌黄瓜啦,嫩豆角炒鸡蛋啦,丝瓜蛋花汤啦……和在每一个余晖未尽的薄暮中被母亲端上餐桌。

最美的还是嚼一口夕阳的。我和弟弟争着把饭桌搬到小院里,西边灶台上滋滋啦啦唱着小曲,饭菜的香味也飞出了小院。小时候的耳朵是最灵敏的,每次父亲的摩托车刚进胡同,我和弟弟就一人一扇将大门打开了。

停了车,洗了手,夕阳正浓,煮饭花开得正盛。饭菜融在余晖里,格外鲜艳。

那一瞬间,是所有手机也美颜不了的自然和温暖。

父亲是严厉的,也是可爱的。开几个玩笑,说几个笑话,道几桩趣事,那真真是晚餐最好的佐料。

在城市里,吃惯了饭店的饕餮盛宴,尝遍了各地的美味佳肴,日子久了,竟怎么也记不起来吃过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滋味,似乎是千奇百怪,各有不同,可又似乎只有一种味道(饱腹后的油腻感淹没整个口腔)。嗅觉是最古老的感觉,那多年前的清淡和甘甜再一次袭上舌尖,激发味蕾,少年时在舌尖上奠定的味基,竟喷涌而出,格外想念。

想念啊,想念!

现在真的住在了干净整洁的城市里,可那种味道却丢了。我想,味道也是有根的,根就在那座小小的院落里。

2

都说月光如水,我说水如月光。

奶奶家门前就有一条月光一样的河。

清晨,朝阳初升,清露未消,小河是金色的月光,一跃一跃地跳着,叫醒沉睡的小鱼,轻抚两岸摇曳的水草。中午,太阳照得明晃晃的,小河变成了洁白的月光,晶莹透亮,欢畅地越过搭石,卷起细沙。最有意思的还是傍晚,小河竟变成了蛋黄色的了,娴静如女,带着几分羞涩投向太阳落山的地方。那里有更大的怀抱,背后又升起了另一轮月亮。

叔叔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能织就一张结实的网,网住那一道月光。

物质紧缺的年代,在农村,青菜尚不能自给自足,若能吃上几条小鱼,那是真是极致的美味。

小河里的鱼儿虽不算肥,却鲜得很。叔叔在下游的河坝处拉网,这里水深,水多,水草也最茂盛,鱼儿最喜欢在这里出没。

一张数米长的网南北铺开,系在河两岸的大石头上。捕鱼最需要的是耐心,剩下的就是等待了。

等待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真是苦恼。真希望鱼儿快些快些钻进去,快些快些带回家,快些快些煎炸煮熬……想着想着口水都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

上游传来三五个孩子在水中游戏的欢笑,有男孩,也有女孩。童年是不设限的,男孩和女孩似乎没有太明显的界限感。快乐是无界的,小河让快乐渲染。

我的心在飞,飞到了那声声欢笑里。

我呆呆地看着,看着天空变换着颜色,看着对面的青山越发浓郁苍翠,看着山下的庄稼在风中肆意招摇……还好堤坝上飞出一只翠鸟,光彩照人的羽毛点缀了等待的空白。那俊俏的模样果真如课文中的描写,甚是可爱。真想变成一只翠鸟,一头扎进这清冽的水中,看一看我的鱼儿,究竟在何方。

叔叔说,沉得住气,才有收获。我不忍心离开,乖乖地坐在那里等待……

也就在等待中,故乡变得更加美丽。

那一次,我第一次看到了随夕阳变换颜色的山峦;第一次看到太阳落入河水中的壮观;第一次发现那里不仅仅有鱼儿,还有清香的薄荷,母亲不止一次采摘它给我擦洗经常过敏的皮肤;第一次觉得小河是那样宽广,宽广到可以容纳那么多,那么多……

晚餐时候,月亮起来了,皎皎一轮明月嵌在碧蓝的空中。我第一次尝到了等待的美味。奶奶家的餐桌上多了一盘子煎炸得酥脆的小鱼。红色的水桶里还有好多鱼儿游来游去。

捕鱼我只去过那一次,可这一次却成为我记忆中关于小河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大自然赐予的流水中,洗涤了我的浮躁,浸润了我的心灵,在每一个独自外出的日子里,都让我格外爱上了流水的灵性与包容。它无私的浆洗着衣服的污垢,奉献着可口的美食,滋润着两岸的庄稼,也养育了一方的人民。

可是人们对于小河却是无情的。工业时代如潮水般涌来,小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污染,初中毕业,当我再一次看到她时,我竟心疼到落泪。那一河的月光竟成了干涸的垃圾场。哪里还有欢笑,哪里还有水草,哪里还有那当年的捕鱼少年……

一去不回了,我盈盈的月光。

但在我的记忆中,它将永远流淌,流淌。在某一个夜深人静的月夜,再一次飞入我的梦乡。

3

寂静的夜呀,一次又一次在梦中重现,在脑海中重现,在城市的每一个失眠的夜晚重现,我多么想乘一缕月光,飞回那个时空。

双脚踏在那结实的土地上,是那样的温暖和安全,双手抚摸着那一块块满是皱纹的石墙,是那样厚重与温馨。

八月十五中秋节是家乡非常看重的节日,不论儿女们在何方,都会在这一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赏月亮。

前些年爷爷种了棵石榴树,小小的植株竟然挂满了咧开嘴的果实,爷爷总是留着留着,留着等孙子孙女们八月十五回来再吃。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东坡的这句词道尽了无尽的美好期盼,也说出了无限的无可奈何。儿孙们长大了,有的成了家,有的在外地闯了事业,哪里是想回就回的去的呢?

记得上次回老家已经是两年前,爷爷从屋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两只石榴,“妮,这是给你留的。”

我也小心翼翼地接过来,捧在手里。石榴的皮已经干了,像爷爷挤满皱纹的脸。裂开的皮露出鲜红的石榴籽,红润、饱满。

爸爸说,“还留着干嘛呀,超市里啥也不缺。”

“还是自己种的石榴甜,比你在超市里买的好吃!”看着我吃石榴,爷爷满口的假牙都在笑。

是呀,超市里啥都不缺,就缺了这丝丝的甜!


曾无数次告诫自己,每年过节都要回家,可是这小小的愿望却变成了奢望。所谓的工作变成了束手束脚的绳,所谓的努力变成了不回家的正当理由。

封锁在水泥钢筋筑成的高楼大厦里的我们,是何等悲哀,不要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雅致,更不要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壮阔神奇,月亮被挤到了灰蒙蒙天空的一个小格子里,寂寞的,惆怅的,看着踽踽独行的我们!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今日无月,更加思念月!

遥望故乡,就让清风带一缕相思回去吧,去慰藉我年迈的亲人,去亲吻那一地的月光……

相关文章

  • 洒满月光的故乡

    无风无月的夜晚,格外想念有月的日子。偏偏这几日天气不是太好,雾霾有卷土重来的趋势。星辰暗淡,夜幕蒙了一层铅色的迷雾...

  • 以梦为马——海子24周年纪

    如梦月光 洒满黑夜的村庄 年华璀璨 麦地故乡的童话 麦子 黑夜散发光芒 它们看护我的羊群和村庄 朝向故乡的方向 以...

  • 月光洒满我

    今天是七夕,不巧的是父亲今天又一次入院,因为老年病,我不得不担忧的陪伴着,晚上,先生说有应酬,七夕礼物周末慢慢补,...

  • 月光

    月光,是故乡的护卫,夜夜将呵护的光,透过窗子,洒满幼时的床铺。 月光,是儿时的玩伴,乡村戏闹的麦场,总有她相随的身...

  • 李白的诗《静夜思》英汉对照

    静夜思 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韵译】 地上洒满明月光,恰似皎洁一片霜。...

  • 月是故乡明

    多少次梦回故乡 一轮轮的明月照常升起 皎洁的月光洒满故乡的房屋 和干枯的树杈河渠 那泛泛的寒光 温和透澈 静无消息...

  • 中秋的月光洒满窗前

    中秋的月光洒满窗前 洒满远方 遥想远方的你 像我一样 把思念揉进月光 一饮而尽

  • 洒满月光的村庄

    四十年前,改革之初,我从庄稼院考进了城里读书,是我们屯子第一人,因而为家里带来了很多的荣耀,那时只要是毕业都分配工...

  • 《回家的路好难》

    交际的月亮挂在天上 熟睡的脸上洒满月光 在这寂寞困扰的夜晚 孤独的浪子梦回故乡 在梦里我忘了又望 仿佛望见了家的凄...

  • 散文:洒满月光的村庄

    洒满月光的村庄 文/曹会智 (原创首发)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我下班后驱车回到老家西马村新家,陪着父母一起吃了晚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洒满月光的故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hl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