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太康曾因荒淫嬉戏而导致权柄的丧失,尽管太康的五个弟弟曾作《五子之歌》以表示反悔与忏悔,但夏王朝的荒淫生活并没有因此而终止,而是越往后来越是变本加厉,无所不用其极。而这其中尤其以其末代君王夏桀表现得最为荒唐,最为荒淫无耻。
西天禾图文夏桀,名癸、履癸,“桀”是成汤灭夏之后加给他的谥号,为凶残之意。姒癸是夏王朝第十六代君主发之子,其在位共52年(前1818—前1766年)。尽管姒癸是历史上非常少见的文武全才,但他却并没有将其才能用于正途,而是用于个人骄奢淫逸、荒谬绝伦的个人生活上。他宠幸妹喜,大兴土木,建筑臭名昭著的倾宫,琼室瑶台,酒池肉林,生活糜烂到无疑附加的地步。对内破坏社会生产,对外滥施征伐,致使怨声载道,民不聊生。遂被新崛起的成汤部族灭国,放逐于鸣条,最终被饿死。
由于历代君主的荒淫嬉戏,延续了四百多年的夏王朝到了其最后一位君主姒癸的时候已经是朝纲混乱,民不聊生,整个王国已经人心背离,分崩离析。但继任的君主姒癸尽管是一位文武全才,但却内不能修德政,外不能交诸侯,而一味沉湎于个人的骄奢淫乐嬉戏之中,劳民伤财,只是怨声载道,国无宁日,成为天下之公害,国民之公敌。《史记·夏本纪》说,“帝发崩,子帝履癸立,是为桀。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竹书纪年》说,“三年,筑倾宫,毁容台。畎夷入于岐以判”,“十四年,扁帅师伐岷山。桀令扁伐山民,山民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桀爱二人,女无子焉,斫其名于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而弃其元妃于洛,曰妹喜。于琼宫饰瑶台居之。”其从民间到处搜寻美女,藏于后宫,日夜与妹喜、琬、琰以及宫女们饮酒作乐。
传说姒癸即位不久,为了显示自己的威力,就发兵攻打东方的一个富饶的叫有施的小国。有施国无法抵挡姒癸的进攻,就将多年积聚的财富献了出来,同时还向姒癸进献了一个叫妹喜的美女。由于妹喜貌美而打动姒癸的淫心,姒癸对之心满意足,于是就下令撤军。姒癸回到都城之后不久,便封妹喜为王后,无比宠爱。他觉得都城中原来所有的宫室都无法和妹喜媲美,都不配妹喜居住,于是就征调民力,建造新的宫殿“倾宫”。倾宫高耸入云,富丽堂皇,殿内又有琼室、瑶台,更是豪华无比。姒癸便整天陪伴在妹喜身边,或者和妹喜一起出去游玩,或者在宫内沉湎于酒色而不理朝政,致使朝纲荒芜一片。
尽管妹喜的容貌堪称国色,但其脸色却始终冷淡,姒癸想尽一切办法,就是不能让妹喜显出笑容,此可谓倾其天下而难买美人一笑。这使得姒癸十分郁闷,经常打骂周围的宫女下人。有一次一位宫女因为一点小事惹得夏王大为光火,于是夏桀便亲自扯着那宫女的袖子打她,由于用力过大,“呲”的一声把那宫女的袖子扯破了。这是旁边的妹喜却突然“咯咯”笑了起来。美人一笑,姒癸顿时火消。细问妹喜,妹喜说裂帛的声音清脆无比,十分好听。于是姒癸就每天令力气大一点的宫女撕裂布帛给妹喜听,以换取妹喜的笑容。从而也就使得妹喜背上了一个“红颜祸水”的罪名,关于这一点,《国语•晋语一》中说,“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妺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列女传》也说,“末喜者,夏桀之妃也。美于色,薄于德,乱孽无道,女子行丈夫心,佩剑带冠。桀既弃礼义,淫于妇人。置妹喜于膝上,听用其言,昏乱失道,骄奢自恣……颂曰:末喜配桀,维乱骄扬。”
其实将妹喜当作“红颜祸水”不过是封建腐朽思想作用的结果。而夏朝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妹喜,而在于历代帝王们的昏庸无道与荒淫无耻的生活,是几百年了各种深刻的政治与社会矛盾积累的必然结果。
据说由于夏桀过度宠幸妹喜,浪费民财民力,致使民众的反抗声音越来越高。夏桀的太史令终古就向夏桀哭谏说,自古帝王都是生活勤俭,爱惜民力,从而得到人民的尊重与拥护的,不能将天下人民的血汗来供一个人淫乐,这种做法只能导致亡国。夏桀听了十分反感,不仅不加悔改,反而斥责终古是多管闲事。终古见夏桀已经不可救药,夏朝迟早要灭亡,于是就逃跑投奔成汤去了。夏桀的重臣关龙逄也多次劝谏说,天子应该钳工而讲求信誉,应该躬行节俭,任用贤能德才之人,天下才能安定,而现在天子淫逸无度,嗜杀成性,弄得人心背离,天下沸腾,应该赶快改变自己的行为,以求挽回人心。夏桀不但不听,反而暴跳如雷,静下令将关龙逄给杀了。
根据《竹书纪年》等文献的记载,后来夏桀又在伐岷山的过程中得到了美女琬和琰,于是夏桀就整天陪着这三个美女游乐嬉戏。传说到了后来,更是荒淫无度,在后宫修建了一座大酒池,池中盛满美酒,而在大酒池中可以行驶坐三千人的大船,又在庭院里种上高大的树木,树上都挂满腊肉、羊肉、牛肉、鹿肉等各种肉,称作肉林,整日与妹喜、琬、琰以及众宫女在后宫淫乐。最终被成汤捉住流放到鸣条山饿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