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的故事

作者: 朱二哥的一些事一些情 | 来源:发表于2018-10-25 12:06 被阅读106次

            在教育工作者眼里,家访是一件极为平凡的事。可在我的记忆里,家访又是一件多么不平凡的事,尤其是当它发生在大陂村(凤院村大陂队)这里。

    家访的故事 家访的故事 家访的故事

            记得小学的时候,每年秋天,班主任都会抽空到学生家中进行一次家访。这种登门拜访座谈式的教师家访,真可谓大陂村教育事业的年度盛事。

    家访的故事

            那时候,大部分的村民都还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每日为生计劳碌,在田间蹉跎,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他们把望子成龙的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学校老师们身上。所以,无论农活多忙,他们时刻准备着,对班主任的到来翘首以盼。对他们来说,家访是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了。

            可是大部分的老师对于到大陂村来家访这事,并不十分欣喜。因为那时候,她们大多数还是骑自行车上下班呢。大陂村是一个偏远的小村落,距离小学超过3.5公里。老师们到这儿来家访确实不容易。进村的唯一通道全是狭窄的泥路(不足四米宽),这来回一趟就得骑个七公里以上。沿途既没有士多店,也没有修车铺,要是自行车在路上出现故障,那可真是悲剧。

    家访的故事 家访的故事

            放学铃声一响,师生们三三两两地出了校门并行而骑,缓缓向大陂村出发。十几二十分钟的车程,不长不短,恰为大家交流谈心提供了难得的契机。老师可以尽情提问,对家访做最后的“情报”搜集。孩子们有问必答,一路上汇报家庭成员情况、父母的务农情况(包括家里荔枝龙眼的收成几何),还比较了兄弟姐妹的学习情况等,偶尔还跟老师们聊聊大陂村迷人的田园风光。

            不过,大陂村的孩子未必都有心情欣赏这路上的风光。成绩好的,当然不介意老师到家里坐坐,跟父母见个面,在父母前夸奖一下自己,所以他们会兴高采烈地带路,让老师顺利抵达家里。成绩差的,心里备受煎熬,生怕老师来家里投诉,在父母面前数落自己,所以他们会冲出校门骑得飞快,假装没看见后面的老师,好让老师找不到自己的家门。然而,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大陂村太小,找学生的家门实在太容易了。

            家长们有的刚从田里归来,有的特意搁下农活候着。因为那时手机还没普及,家里报装固话也不多,所以很多时候,家长们只能在家里等着。有时候,去下地干农活忘了时间,孩子们就会让老师在屋里喝茶,自己骑车或跑步到田里去找父母,或者爬到楼顶上去喊:“爸,妈,快回来,老师来啦!”。

    家访的故事
    家访的故事

            一见到老师,家长们马上热烈欢迎,斟茶倒水,毕恭毕敬。双方一边喝茶,一边低声探讨孩子的课堂表现,又翻看成绩手册,点评期中考试,现场气氛既严肃认真又轻松愉快。大多数时候,孩子们只能闪到一边去,等待着父母的夸奖或责骂。我通常会得到好评,然而我哥却没有那么幸运了。

    家访的故事

            记得有一回,家访前夕,哥哥居然慌了,紧张到失眠了。调皮捣蛋又喜欢耍酷的他,居然在夜里写出了“一路之过踏陷深,师诉父知灾即临。夜忧日思寻计之,日孤月独伴我愁。”这样的粤韵打油诗,让人啼笑皆非。我忘了那一次他到底犯了什么事了,不过好像他的班主任来了也没出什么乱子。因为,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然是口下留情,导人向善的。家访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教育孩子、督促孩子,而不是上门告状、在家长面前数落孩子。

            印象中,家访到了最后都是宾主尽欢,家长热情欢送,老师高兴出门,临别时还要互相致谢,客气一番。这时孩子的母亲,就会把自家的大陂村土特产拿来赠送给老师,有番薯,玉米,甘蔗,还有白菜干,荔枝干、萝卜干等等,甚至还有刚摘回来的新鲜蔬菜。老师们婉拒几次,也会选择性地带走一些,领了这份真诚的心意。夕阳西下,天色已晚,“叮铃”一声,老师们微笑着骑上车,冲学生笑了笑,还不忘说一句:“加油哦!不要让你爸妈失望哦!他们这么辛苦种菜卖菜,来供你读书哦”……

    家访的故事 家访的故事

    家访的故事

            这就是记忆中大陂村的家访故事。小学以后,再也没有老师到过我家里来家访。更多的时候,是父母去学校参加家长会,听一下讲座,跟老师聊几句,仅此而已。

            如今,大陂村道早已铺设了水泥路(虽然不甚宽敞)。凤院小学的老师再来登门家访,早已是清一色的机械化部队,不是骑摩托车、电动车就是开小轿车(逐渐以轿车为主)。就连孩子们,也几乎不再骑自行车上学了(家长开车接送为主)。孩子们领着老师回家,也不用到处找爸妈了,一条微信一个电话就完事了。遗憾的是,现在的家长,再也找不出什么像样的农家特产送给老师了,或许偶尔还能在屋前挖出几条番薯,或者摘出两斤菜心罢了(甘蔗、菜干、萝卜干之类已然绝迹)。

    家访的故事 家访的故事 家访的故事

            可是,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据说能坚持家访的老师也越来越少了。时代不同了,效率更高了,老师和家长不仅可以随时互拨手机,还有QQ群、微信群。双方见面时,不是在家长会现场,就是精美礼品授受的时候了。我听说,城里的家长可比农村的家长大方多了。就连我那些正在当教师的同学也在嘀咕着:“这年头,老师不易做啊,有时候收了点厚礼,内心挺煎熬的。压力山大,挺不好意思的。”

            可我知道,到大陂村来家访的老师,不用“不好意思的”,因为大陂村的妇人是发自内心的热情好客,尊敬教师。这么大老远来一趟,拿点特产也是应该的……

    家访的故事 家访的故事 家访的故事 家访的故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上官贝柃:我是农村人,喜欢农村湛蓝的天空灰暗的天空夜晚的静谧

      本文标题:家访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on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