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寺中元夜,
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
翠环光动见人多。
——这是唐代诗人李郢《中元夜》中的诗句。从中可体会到唐代中元节的晚上,那种热闹却又情思幽远的氛围,红烛影摇,翠环金钗,月色与水光相辉映,江南的七月半,是一个让人迷醉不知归路的节日之夜。
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是清明之外祭祖的又一个重要民俗节日。家乡民间俗称“过七月半”,也叫鬼节,但在家里是不能公然这么称呼的,因为犯忌。传说阴间阎罗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到七月的最后一天,重新关上鬼门,这些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另有一种说法是每年农历七月十三,将阴间的所有鬼魂全部放出来,不管家鬼野鬼,统统放假4天,接受民间祭祀,到七月十六再收回去,所以旧时中元节的迷信活动较多。
佛教则把这一天称作盂兰盆节。笃信佛教的名人丁福保曾编过一本《佛学大辞典》,他在书中解释,“盂兰”是梵语的音译,为“倒悬”的意思,“盆”字则为汉语。“盂兰盆”就是为了解救倒悬之苦,把百味盛在盆中,供奉三宝。东汉初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说盂兰盆经》中,有一个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原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有道心且孝顺,他的母亲青提夫人,家中甚富,然而吝啬贪婪,天天宰杀牲畜,大肆吃喝,从不修善。死后因罪孽深重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沦为饿鬼,给她吃的东西没到嘴中,便化成火炭。目连想救母亲却无计可施,十分悲哀,祈求于佛。佛陀就让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日设盂兰盆会,把百味五果放置盆中,借十方僧众之力进入地府送食,让母吃饱。目连孝感动天,靠集体的力量终于把母亲救出沉沦。于是有了七月十五设盂兰盆会,供养十方僧众以超度亡人的佛教仪式。可见盂兰盆节提倡的是布施,宣扬的是孝道。
过去家乡的有钱人中元节要设盂兰盆会,请僧人做佛事,放焰口,以荐亡灵。“焰口”是古印度传说中的一种恶鬼,身形焦枯,口内喷火,咽细如针,故而得名。佛教对这种饿鬼施食的经咒和念经仪式,就叫放焰口,民间把这种仪式作为对死者追荐的佛事之一。据老辈人的回忆,家乡在1935年曾经举行过一次盛大的盂兰盆会,地点在城中祟安寺大雄宝殿前的广场上。由祟安寺的高僧登坛作法,坛高三层,中间坐着一位如《西游记》里唐僧一般打扮的和尚为主僧,两边是16个身披袈裟的僧人,桌上燃点香烛,法器齐鸣,庄严热闹。祟安寺东面是三清殿道观,里面的道士也没闲着,他们也在道观后门空地上塔台,唱起了对台戏。由道士登台作法,中间坐的老道就像张天师模样,两旁则是16个身穿法衣的道士,桌上供着灵牌、宝剑、符等。他们奏着悦耳动听的道教音乐,又是别有一番韵味。这次盛会被家乡老百姓称之为“僧道斗法”,一直到午夜才告结束。
据说自称无锡人的武进籍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当年对在中元节请僧人念经、放焰口等陋习十分反感,曾写了二副对联予以讽刺:
替鬼化缘,或拜张,或拜李,拾芝麻凑斗;
随人作福,不发多,不争少,尽蜡烛念经。
哼两句大家听,不因出色高僧,那得请他入座;
弄几文随时用,只要有钱到会,何妨借此搭台。
把这种迷信活动的弊端挖苦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按家乡民俗,中元节晚上要在河里放河灯,以前在清名桥古运河及城中护城河一带,放河灯的人很多,成百上千个河灯随水飘去,为亡者照亮回家之路。其时皓月当空,水火相映,场面非常壮观。河灯大多用蜡光纸折成荷花形,或用竹篾编成,外面糊上纸,中间点上蜡烛。也有插上竹节制的油灯,再装上灯芯草点燃。传说七月半鬼魂到处游荡,所以民间在黄昏后,还要带上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等,摆在路边、井边、河边,焚烧纸锭,拜祭一番,用以赈济无主孤魂,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俗称结鬼缘。七月半晚上,还要把城隍庙里的“二老爷”、“三老爷”请出来,抬到皇亭去。选一些脸形长得像刀削面、高颧骨的百姓,装扮成阴间的皂吏一路游街,敲打着锣鼓,吓唬孤魂野鬼。
七月半,家乡民间还有在大门口挂红灯笼的习俗,说是有红光的地方,鬼就会怕三分。也有传说与朱元璋有关,当年他在江南跟张士诚打仗,吃了败仗,后来做了皇帝要报复,准备让部下来杀家乡百姓,家乡有个大乡绅,曾救过朱元璋,就去求皇上开恩。朱元璋就说你回去门口挂个红灯笼做标记,我让部下见到挂红灯笼的人家就不杀。乡绅回来赶快通知各家各户,门口点上红灯笼,就此帮助家乡百姓逃过一劫。以后每到七月半,都要在门口点上红灯笼讨个吉利。
在家乡农村,过去还有“出鬼王头”的风俗。要提早一天,在七月十四的黄昏,乡民将纸扎的鬼王头、判官抬出来,中间点上蜡烛,在村头巷尾游一圈,边游边烧纸锭,意思是让鬼王记住这些走过的村巷,不让小鬼出来伤害百姓。家乡民间中元节的禁忌,小孩尽量不要单独出门玩,以免撞上野鬼讨命。入夜后不要在十字路口徘徊,不要跨过别人烧的祭品,不要随便喊别人的名字,不要在室内打伞,不能在半夜对着镜子梳头、拔眉毛,等等,总之要防着鬼魂。
其实归根结底,中元节属于一种民俗文化,是中国人追怀先人的一种传统。中元节在很久以前的上古时代叫做小秋,每年到此时有些农作物开始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人们用新收获的粮食作祭供,向祖先报告收成,祈祷得到保佑。因此每到小秋时节,家家祭祀祖先,奉上最庄重的礼仪。到了汉魏时期,这一民俗逐渐和道教、佛教融合,七月十五成为僧道俗三流合一的节日。中元节的历史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的思想,它使人们不忘对先人的感情和责任。虽然中元节很多风俗现在已经式微了,但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它所包含的怀念亲人、追思先祖的精华内容,仍将会不断得到延续和传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