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冷知识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读书
让咱们进一步聊聊震卦~(哦?还没完吗?)

让咱们进一步聊聊震卦~(哦?还没完吗?)

作者: 酷炮 | 来源:发表于2018-01-19 18:43 被阅读106次
    先天八卦

    上古时代,华夏民族的老祖宗伏羲氏经过长期牧猎、渔业生活,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造了八个符号系统,代表万事万物的内在本质,它们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天、泽、火、雷、风、水、山、地”。

    将从乾到坤的数组1乘以8/7,得到从0到1的数组2。如果将数组2乘以7/8七上八下),就还原出先天八卦的数组1。

    这时,八卦中的震正好处在3/7的位置上。

    《周易·说卦传》:万物出乎震。在《易经》八经卦中,震卦属阳性卦,方位上居于东方,在万物类象上代表龙。是雷声隆隆(Long的谐音。中国古代名称叫震旦,中国人自称是龙的子孙

    龙和震卦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中国历代流传下来许多龙纹、龙画、龙饰、龙雕等等艺术图案。在这些图案中出现了一种独特的造型取向,就是倾向将龙身塑造成一个宽高比为3/7的图形。

    无论是古是今,是抽象还是具象,是皇室珍宝还是民间工艺,龙的身体迂回环绕,或翘首,或转头,或腾云驾雾,或双龙戏珠,尽管姿态各不相同,但却出现了许多身长(蜷曲的长度不计)和身高之比接近3/7的龙形。

    古人把写的非常美的书法誉为龙飞凤舞是流畅在书画形态内部和周边的一种空虚的气韵,又称龙脉。

    汉字又称方块字,怎样的方形最能代表龙的传人的审美特征呢?

    以中国书法中的字为例,其构字形态顷长秀丽,环绕在字体边缘的空间是宽高比贴近3/7的长方形。(左一,宋-米芾;右一,唐-李世民。)

    中国人自古就认为,视觉是一种物我互动互感的生命运动。人为了“看见”物体,就要耗费精力将物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或者将零散的物体组织起来,这一切都要通过视觉分割实现。上万年的生存进化,使人类的视觉变得非常擅于划分边界。而3/7矩形是一种视觉权重非常高的边界。

    北斗七星

    设人体身高计为H,测量人体各部分长度相对于身高的比值,得到一个非常显著的整数值——人体躯干长为0.300H,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

    根据《周易》的平衡思想,阴阳无所不在,普遍存在于一切宏观及微观世界,同一系统内部不同级别子系统之间具有映射性与同构性。因此从天到地,从地到人,进一步再往人体更细的结构上寻找,一定还有与3/7相关的比例。

    早期人类数理思维中,三是万事万物发展的基数,代表生生不息、运动不止、变幻无穷,是生命蓬勃发展的象征。

    “3”是基本结构之数

    “3”还是视觉所能辨别的空间维数 。

    色彩三要素——色相、纯度和明度

    周易八卦从乾到坤经历了7次变化,之后又从坤返回到乾,二者的转换以7为变化周期。

    7

    1.我们生活在与7紧密相关的世界里:传统节日将正月初七称为人日,豫章地区有初七大似年 的民谚;

    2.一星期有七天;

    3.人有七窍:眼、耳、口、鼻七孔;

    4.自然界有七个音阶(DO,RE,ME,FA,SO,LA,TI);

    5.白色的太阳可以分解成七种色光;

    6.现代科学通常将物质分为七种形态:即气态、液态、固态、等离子态、致密态、反物质、场,等等。

    《谦》卦的爻从下方读起1-6,到了第7爻成为下一卦《豫》卦的初爻,而且从第7爻开始,1-6爻重新逆向排列一次,代表“物极必反,穷极必变”的哲学思想。因而古语有云:“逢七必变”,以“7”代表事物发展的转折和极限。

    20世纪80年代初,人工智能专家西蒙通过对人如何善于处理大量新数据(信息流)的研究发现,“7”是人类瞬间认知的极限,即人们在短期记忆最多能够辨识7项信息,再多就无法接受了。

    我国先民很早就意识到、并且运用了“7”的这个属性。先民创造的古诗结构为“七律”、“七绝”,不仅符合人们的认知和记忆规律,而且读起来朗朗尚口。

    《蒙》卦再三渎,渎则不告、《师》卦王三赐命、《需》卦有不速之客三人来、《蛊》卦先早三日,后甲三日、《丰》三岁不觌、《同人》卦三岁不兴”……

    7在第24卦《复卦》中提出,《彖》对7的亮相给予了其见天地之心乎?的至高评价。

    现实生活中的3/7范例

    中国民间有“男七女三”之说:男字笔画为七笔,女字笔画为三笔 。传统文化以男为阳,女为阴,因此,3/7很可能就是古人体证到的“阴阳平衡”的比例。

    数字“7”在古代不是写作“七”,而是写成“十”,中华民族的祖先用“三(3)”与“十(7)”造了一个“王”字,作为万法之典范、万民之表率,寓示“3”与“7”与整个古老的中华文明都有深刻而长远的关系!

    举实际生活中最广泛、最常见的例子来说,我国传统民居的门通常高1.77m或1.98m或2.10m,宽0.81~0.91m,其宽与高之比约等于3/7。

    山东曲阜孔府,重光门宽高比为3/7,窗的长宽比也接近3/7。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第4窟的七佛阁,其建筑的柱子之间的间距与柱高之比也约为3/7。

    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这些组群当中,无论是整体结构,还是单独的墙面、局部的视觉模块,都蕴涵着许多3/7的比例。

    古代建筑的设计和计算都要用到鲁班尺,按鲁班尺来修造一个门,宽约0.81m,高约1.98m,0.81/1.98≈3/7。据说这样的门能够纳自然阴阳之“生”气,而把其他不吉之生气拦之于门外。鲁班尺是中国建筑几千年的研究成果,它也深受《周易》思想的熏陶,有阴尺、阳尺之分,其长度为一尺四寸一分(1.41≈太极常数),尺面上面刻有《周易》八卦九宫方位。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规定:凡檐柱以面阔十分之八定高,以十分之七(应为百分之七)定径寸。如面阔一丈一尺,得柱高八尺八寸,径七寸七分。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10/7;无斗拱或小式建筑上檐出尺寸定为檐柱高的3/10,等等。总之,传统建筑中隐藏着不少3/7比例,形成了中国建筑文化高贵、优美、典雅的特征。

    人类视觉在年复一年地对天地自然、对他人、对自身的生活动作的观察中,看到了许多3/7矩形,不知不觉中,渐渐形成了对3/7的熟悉与好感。之后,人类又把熟悉感化为美感,将对美的主观感觉,投射到生产、造物等一系列客观生存活动中。

    从视觉心理生成的角度出发,虽然比例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抽象的概念,但是人的视觉具有认识、理解并且将比例从日常图象中提取出来的能力。

    人类视觉心理之所以对某些特定的比例关系发生审美效应,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或者审美习惯的传承,日常视觉现象的连续刺激、反复重温和不断熏陶和对视觉审美也具有深刻影响。

    人类视觉在年复一年地对天地自然、对他人、对自身的生活动作的观察中,看到了许多3/7矩形,不知不觉中,渐渐形成了对3/7的熟悉与好感。之后,人类又把熟悉感化为美感,将对美的主观感觉,投射到生产、造物等一系列客观生存活动中。

    西方美学家 David Hume曾说:“美是一种秩序和各部分的组合,它或成于人的本性,或成于社会习俗,或成于异想天开,从而恰能给心灵愉快和满足。”马克思主义美学将美学定义为“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3/7之美的缔结基于这两者思想的综合。一方面,它是人类从自然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秩序,另一方面,它又反作用于人类的视觉心理,塑造了“人化世界”的美的形式。

    地球表面海洋与陆地的比例是3/7,人体中水分与其它物质比重是3/7 。

    任何一种数量关系的出现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从大到宇宙自然,中到人类群体,小到一花一叶,都有一个同类相聚的征候群。3/7也在现实世界中具有这样一个征候群

    人的颈关节活动抬头角度最大为35°,低头角度最大为40°(得自给出关节活动的叠加值),总计活动范围是75°,75°/180°≈3/7。

    3的倒数是“在圆环内转圆”的无限循环小数0.333……,0.666……及0.999……

    7的倒数是 “在圆环内转圆”的无限循环小数

    1÷7=0.142857……;

    2÷7=0.285714……;

    3÷7=0.428571……;

    6÷7=0.857142……;

    4÷7=0.571428……;

    5÷7=0.714285……;

    1÷7=0.142857……;

    SQRT2矩形具有特殊的性质,能被无限分割为更小的等比矩形。 ¡用最常见的A4纸张(210*297)对折出一个正方形(绿色部分),剩余部分(红色部分)就是一个接近3/7的矩形。 ¡正方形补充3/7形成了具有无限分割意义的SQRT2矩形——3/7就好象一根撩拨着生命音符、演奏着无限奥秘的神奇琴弦。

    新月形是一种非常优美的图形,在世界各种民族文化中都深受喜爱。图中的三个新月形。a的两圆直径之比是2:3,b为1:SQRT2,c为1:2。

    经过问卷测试,发现新月b最能博得人们的好感。事实上,新月b的确含有独特的几何性质。设新月面积为S,小圆面积为S,大圆面积为S,图形b的S=S

    SQRT2与许多自然现象有关,又叫太极常数,序列是意大利学者Fmosetti提出的,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个周期序列。

    在SQRT2新月形中,从两圆的切点A出发作任何直线与两圆相交,所得两条线段之比都接近3/7。

    SQRT2新月形阴阳两部分面积相等,且将3、7和太极常数SQRT2结合在一起。它的意义在于表达了这样一种哲学理念:系统内对立统一的阴阳两面,在某种相对稳固的视角下(A点),所呈现出来的比例总是3/7。

    考察《周易》的数理结构和原文中数字出现的概率,并研究这些数字的文化意义表明,3与7是《周易》中非常特殊的两个数,3/7是富于东方艺术色彩和文化特征的比例。在中华几千年繁荣的文明中,3/7频繁地出现在龙图腾、建筑、工艺品、书画艺术中,成为一种独特的视觉文化现象。《周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 3/7是运行于自然结构和生命现象的内在法则,大至宇宙的宏观生态,小至人类的生理特征,细至一丝一毫的视觉心理活动,都有3/7的调节作用。

    今天,被称为“东方圣经”的《周易》对中国乃至东方文化形成所起的作用,愈来愈多地被人们发掘、认识。我国历代艺术作品中的思想、情感、观念和情理结构,与今天的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是相呼应的同源关系。因此,不能忽视塑造这一伟大民族和其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哲学,特别是《周易》的作用。

    (本文作者:一粒米,本文属于投稿《酷炮爷爷说周易》栏目独家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咱们进一步聊聊震卦~(哦?还没完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ue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