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很难弄清楚别人是美还是丑的,更不用说知道自己究竟是美还是丑的了。即便是因为您的学识、教养或敏感度异于常人,而且又非常在意审美,也可能体悟到自己的美丑;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您的知觉不一定正确或精确的。
这么说,并不意味着世界上似乎没有什么梦和丑的人或事物;美的还是美的,而丑的就一定是丑的。只是这一切还是因人而异罢了。
美和丑只是人和事物的外在状态和表现形式。二者并没有严格的评判标准或尺度的。而且,二者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还会相互转化的。这也往往是最可怕的,也是人类悲剧的根源之一。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有些事例往往会对人们的心灵造成很深的震撼或伤害。鲁迅先生就曾说过,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撕裂给人看。
至于美学家或艺术家一代代一批批孜孜不倦的研究,通常对芸芸众生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那些在象牙之塔里孤芳自赏者其实也是执迷不悟者居多。
俗语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本就没有什么绝对的美和绝对的丑。之所以有美和丑,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的感觉意识在作怪。美丑的标准是相对的,不过是质感和比例相对的尺度不同以及内在活力的健康程度不同而已。
人之所以为人,除了别的诸多因素而外,还因为人具有天生的审美意识和倾向。只是这种审美意识的范畴和认知的感受非常复杂。相关专业的研究这里姑且不论,单就日常生活的现象而言,不同的人的审美意识和评判可以说差若云泥。假如您认为某个人很美,而旁人则可能觉得不怎么样。有人以为或丑的人,也可能您觉得还不错。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焦大也不一定会爱上林黛玉。这只是一般而论罢了。事实上,关于美丑及其审美意识、情感和标准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问题。这里姑且搁置不论。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们,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在意这些难题的。普通大众无论应对沉重的生存压力,一般也就马马虎虎难以过分讲究了。因此,有许许多多的美被浪掷成糟粕,零落成泥。反之,也有许许多多的丑恶嘴脸幸运上位,风光无限。
总之,就眼下人类的演化程度,人们更在意的仍然是生存的问题;尽管美与丑也毕竟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即使您真的非常注重或在意,事实上,也只是具有相对意义罢了。永葆青春或美丽永远都是一厢情愿的梦想。
黑格尔也曾认为,完善的美是艺术。而艺术只能停留在人类普遍精神的感性阶段,也可能会被哲学或宗教取代,最终会消亡在其形态的最高处。当然,如果我们不是专业学者,通常对这些比较抽象的形而上的东西不感兴趣。通常,人们更在意的是具体鲜活的人事物的。
古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