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文化人物
张伯驹与潘素:当妙人遇妙人

张伯驹与潘素:当妙人遇妙人

作者: 苏木的小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7-10-19 12:07 被阅读31次

    烟云过,风骨存

    ”年假来京,望将空城计研究带来有所用,并望带四五个煎饼果子。”

    这是张伯驹得知身在天津的学生杨绍箕年假要来北京,写去的信。

    此时的张老已年近八旬,没想到心心念念还是天津的这一口。

    平日我们所知的张伯驹,总带着光环——出生贵胄门第,其父张镇芳是袁世凯的表弟、北洋军阀元老、中国盐业银行创办人。早年与袁克文、张学良、溥侗并列为民国四公子,集收藏家、书画家、诗词家、戏剧家于一身。

    他多才多艺,不仅对于诗词书画均有很深的研究,还对国粹京剧情有独钟。

    他一生作词数千首,著有《丛碧词》等多部词集,诗词风致高雅而且格律工整,有不俗的水准。

    他的书画也颇具功力,笔力实沉而又灵动自如,有深厚古典学识且淡泊名利,超凡脱俗的风格。

    张伯驹更为著名的身份,是收藏鉴赏家。他用尽家财,收藏古字画,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山水画隋展子虔的《游春图》、西晋陆机《平复帖》、唐李白《上阳台贴》、唐杜牧《张好好诗卷》、宋黄庭坚《诸上座帖》等,都被他悉数收藏并捐赠国家,成了博物馆重宝…………

    在张伯驹身上,完整地呈现着中国士大夫精神,

    可信里的张伯驹,分明是可爱又俏皮的性情中人。

    他的夫人潘素,又是另一个传奇,经历像是一部章回小说,起承转合,气象万千。

    潘素原为苏州望族之后,祖上是清朝名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元老的潘世恩。她自幼酷爱绘画,21岁时正式拜师学画,初时投师朱德箐学习花卉画,后来又与老画家陶心如、祁景西、张梦嘉等合作绘画。

    苹果日报社长董桥在那篇《永远的潘慧素》中描写三十年代的她:婷婷然玉立在一瓶寒梅旁边,长长的黑旗袍和长长的耳坠子衬出温柔的民国风韵,流苏帐暖,春光婉转,几乎听得到她细声说着带点吴音的北京话。

    潘素后流落风尘,在十里洋场的上海别号“潘妃”。

    就这么特别的一对才子佳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那是1935年,潘素20岁,张伯驹37岁。

    张伯驹对潘素一见钟情,当场挥笔写了副对联: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从此,两人一生沉浮,形影相随。

    婚后,潘素她潜心观摩张家那些珍贵的书画真迹,并钻研隋唐两宋工笔重彩画法,精进迅速。张伯驹带她游历名山大川,从自然的雄浑奇绝中寻找艺术灵感,此外,张家丰富的名家真迹,更是她学习的范本。襄的自书诗册,黄庭坚的草书卷等等,这些听起来神话般的名字,随便哪一幅,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

    潘素自述:“几十年来,食无冬夏,处无南北,总是手不离笔,案不空纸,不知疲倦,终日沉浸在写生创作之中。”

    山水、人物、花竹、鸟兽……潘素无不擅长,特别是山水,多用青绿,其雪景山水,深具疏淡简远之美,笔法直逼南宋。曾三次与张大千联袂作画。张大千赞叹潘素作品:张大千夸她的画“神韵高古,直逼唐人,谓为扬升可也,非五代以后所能望其项背。”

    1953年,两人定情二十年之后的一个生日,张伯驹以一阙《水调歌头》,再表诚挚心意。其中吟咏道:

    “当时事,浮云去,尚依然。年少一双碧玉,人望若神仙。经惯桑田沧海,踏遍千山万水,壮采入毫端。白眼看世界,梁孟日随肩。”

    1972年,将近耄耋之年的张伯驹,离京去西安女儿家小住,写了一首《鹊桥仙》,寄托着对夫人潘素的牵念。其中有几句:白头共咏,黛眉重画,柳暗花明有路。两情一命永相怜,未解,朝秦楚慕。

    未曾相逢先一笑,初会便已许平生。幸福的婚姻,是彼此的成全。

    两人携手共度危艰,无论是张伯驹被打右派或“文革”遭受磨难之时,还是为避免书画流失海外,耗尽万贯家财,潘素都不离不弃。

    张伯驹与潘素一生知己,胜过人间无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伯驹与潘素:当妙人遇妙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ju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