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数说:“对于世俗的成功标准,戏剧可能不赚钱、不出名……但我在这当中却能找到自己,能找到属于我的信仰和喜爱……”
看到陈数的这段话时,我想起我选择写作这件事,我在《谈谈写作这事儿的真心话》里这样写道:“写文,是一个自己和自己对话的过程。是自己扒开自己思想,挖掘最深层东西的过程。是修正和再次明确自己三观的过程。我很珍惜这个过程。”
再次想起自己曾经写过的话,在细细品味陈数说的这一段话。
我不在纠结刚开始写作时,是了为增加一份收入而写的目的。短短的写作过程,我感悟特别多,不同于其他群,这里的文友们都是惺惺相惜,认识的大咖和老师们都倾囊相授,不端一点架子。而我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捋清了自己的思想,找到那个真实的自己,写作让我收获快乐比迷茫多,我决心继续写作下去。
然而,腹无诗书的我,没有写作天赋的我,才写到第十四篇随笔文章的时候,就卡了。
每天我能想到好几个主题来写,也有故事相应的支撑,等我写的时候,飘得不知去了哪个国家。自己看着就觉得不妥的文章,不喜欢的文章如何分享发表,浪费别人的时间看。
这是一件痛苦的事。力不从心是怎样的失落。
昨天晚上,齐帆齐老师分享了叶倾城的曾说一句话:“才华抵不过刻意训练,阅历抵不过思索。”
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好像找到了答案,我想即使我不是天生的写作家,即使腹无诗书。
可是我可以坚持每天看书,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厚度。我可以每天坚持练笔,思索写作的思路,用行动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能力。
叶倾城和齐帆齐老师都说:“先坚持写30万字再说其他”。那我就先写30万字,再看看,我能不能写出让别人喜欢看,并看了有收获的文字吧!
那个时候我再去分析我到底适不适合写作,才有资格真正去选择我到底要不要写作。
刻意训练,让我想起了梅兰芳的第二位夫人福芝芳。
福芝芳在成为梅兰芳的夫人后,也面临不少挑战,比如怎样提升自己的艺术品味,如何像王明华一样打理梅兰芳的事业,怎么和原配夫人王明华相处等等问题。
她知道自己年幼学艺,文化欠缺,便请梅兰芳聘位家庭教师,常年住在家里教习,每天早上读书识字,从不间断。
早上先写一个小时的毛笔字,然后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古文》学起,之后是《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还会背《左传》。
除了学古文,老师还教她读白话文,阅读杂志。日积月累学习四年多,她从起初只能识简单书信,到能看懂古文和白话文小说,再到可以陪着梅兰芳编排新戏,赏鉴绘画,进步神速。
她的改变足以验证叶倾城老师说的话:“才华抵不过刻意训练”。
如果你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遇到卡壳,迷茫,看不到一点希望的时候,你应该想的是,我对于这件喜欢的事,付出了多少心血。
现在的你,只是起了一个开始做喜欢的事的头,这个时候,你还没有到有资格谈放弃的时候,因为你都还没有开始付出。
就如写作这事儿上,昨晚群里一下子就发了三个文友的个人微信公众号。蒋坤元老师说:“小说可能在简书,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其他文章可能会被削弱。”看到他们的聊天和她们的步入正轨和已得成就。
恭喜他们的同时,我在想,我连文章都写不好,即使弄了公众号,拿不出好的文章,只能给自己更多的迷茫和困惑。蒋老师说得也很对,可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再好的趋势我也得有过硬的资本和能力。
坚持练笔30万字再说其他吧!我心里再次冒出这句话,这也是我关于写作要不要坚持的一个交代。
我就是要先刻意训练写作,先写30万字再说。当然这个过程,不要只埋头写,一定要像大咖们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