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开创者、私学的开创者,是儒家思想考查中最为重要的点。常见考点包括思想主张和教育贡献与主张。
(一)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1.孔子思想之“仁”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后来孟子将“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
(1)什么是“仁”
“仁”就是“爱人”,即爱别人、爱众人,尤其要体恤百姓。常考主张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
(2)如何做到“仁”
孔子认为统治者要做到“仁”就要爱护百姓。常考主张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2.儒家思想之“礼”
“礼”即周礼,在孔子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西周的政治社会是孔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孔子一生以复兴礼乐为己任,希望克制自己,使自己行为符合周礼的规范,成为“仁者”,并以此复兴周礼,重建西周时的社会秩序。常考主张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子和而不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小不忍则乱大谋”等。
3.中庸的思想
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操行。中庸就是理论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的结合体。常考主张有:“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二)兴办私学
春秋以前,教育被官方垄断,劳动人民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途径。而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打破官学垄断。周游列国后,献身文教,“杏坛”讲学,弟子3000,成为“万世师表”。
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成为“君子”。在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言传身教等,提出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结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循序渐进、举一反三等教学方法,取得了优秀成效。
孔子在教学之余,不忘刻苦钻研,编辑教材,改编了“六经”:《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成为儒家经典。编书过程中还留下了“微言大义”、“春秋笔法”、“韦编三绝”等逸闻趣事。
(三)论语
1.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语录体为主。
2.孔子弟子、再传弟子编著。
3.宋代将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孟子
孟子名轲,是战国中期邹国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的最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亚圣”。考点多集中在思想主张上。
(一)主要思想主张
1.仁政的思想: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学说,反对苛政。他主张“不以仁政,不以平治天下”。
2.民本思想:孟子认为国家中人民最重要,施政的核心就是为民。主要主张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理论观: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相关主张有:“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也”等。
(二)《孟子》
主要记载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成书于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汉代新儒学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代儒学吸收其他学派观点,形成新的体系。其中代表和奠基人是董仲舒,他把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汉代新儒学体系。
董仲舒的代表作是《春秋繁露》,他提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
董仲舒上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得到采纳。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并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标志着儒家思想正式成为统治思想。
宋代新儒学与三教合一
儒释(佛)道,三教合一发端于隋代。至宋代,以北宋二程、南宋朱熹(理学集大成者)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冲破汉唐儒学束缚,融合“释、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程朱理学主要观点:①“天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②“天理”就是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③认识论:“格物致知”,求道德之善,不求科学之真。
陆王心学
南宋时陆九渊将儒家思孟学派之学说与佛教禅宗思想相结合,并承袭程颢“天即理”之观点,提出了“心即理”之命题,乃儒家心学之开山。他认为“心”是万物的本源,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明代王明阳,集儒家心性学说之大成。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心就是理。他主张:①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②天下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③心即良知,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生。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
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出现了一股要求个性发展、反对宋明理学,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主张发展工商业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思想。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
主要代表人物有:明代的李贽、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主要思想主张: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黄宗羲)。②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无有责”(顾炎武)。③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黄宗羲)。④哲学上,世界是物质的,带有唯物主义思想(王夫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