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故事你准没听过

作者: 知否知否我爱你 | 来源:发表于2018-04-07 15:56 被阅读355次
    我说的故事你准没听过

    我特别佩服我的父母。我佩服他们的原因并不是他们生了我且又养大了我,我佩服他们的原因是他们具有一项特别本领,那就是会讲故事。

    父母讲过的故事给我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带来不少乐趣。在后来的生活中,随着我年龄的加大和阅历的增加,又渐渐地为我所不齿。不过他们那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倒挺值得我佩服的。

    母亲生长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那雄浑而大气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她遇事超脱豁达的性格,这是我所不具备,也是我所最羡慕的。

    人生的路途上充满了迷雾和沼泽,所以在这漫漫征程上行走,如果没有三分天真,还真难以把这台大戏撑得下来呢。

    中国农村的传统文化中最让我惊讶的莫过于关于鬼神的故事了。好像每一个从农村出来的村民,只要在村子里浸泡过些年头,说起鬼故事都如数家珍。我佩服农村人往往起因于这一点。

    我是个没有门户之见的人,从小爱听故事。父母都是甘肃农村长大的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别的本事没有,讲几个关于鬼的故事还是蛮拿手的。

    我这辈子什么人都不佩服,就是佩服会讲故事的人。因为我自以为自己从小爱看书,肚子里有些货,可是一到有人让我讲个故事的时候,还是觉得有点搜肠刮肚。所以我觉得,讲故事也是一种特异功能,看书多的人不一定会讲故事,会讲故事的人不一定看书多。

    在我国较偏僻地区的农村,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但那里出来的人,随便给我讲上一两个鬼怪故事,马上就能赢得我对他们的刮目相待,这也难怪我是个孤陋寡闻的人。

    我从小好奇心就重,鬼怪故事中都有些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颇能牵动我的思绪,勾起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说到这,就想起了《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在大观园中讲鬼狐故事引得贾宝玉外出寻找的笑话。我下面也鹦鹉学舌上两个我儿时听来的鬼故事片段,博大伙一笑。

    第一个是我母亲说给我听的。她说人都是鬼投胎来的,于是有些人就好奇心重,总想搞清楚鬼在投胎前有什么路子和针对性。要不我们怎么总会听见有人说话的时候会说一句:“我这辈子算是投错胎了!”

    话说你如果有兴趣的话,就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躲进当地的乱坟岗。在半夜以后,夜深人静的时候侧耳细听,就能听见准备去投胎的鬼们凑在一起的热闹对话。

    鬼甲曰:“我要投到XXX家去,吃香的喝辣的。”

    鬼乙曰:“我去XXX家,混到十八岁就回来。”

    鬼丙曰:“我去XXX家,讨件毛衫就回来。”

                  ……      ……

    听了他们的对话,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成了“富二代”,有的人成了“官二代”,有的成了“穷二代”,有的就是个“短命鬼”。那都是他们前世就谋划好的。——唯心主义者的一派胡言,不可当真啊!

    故事二,这是我父亲给我说过的一个故事,更玄幻离奇。讲的是他小时候,大约五岁左右。有一天夜里,随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爷爷从很远的镇上赶集回来。那时赶集全凭步行,早上天不亮就出发,晚上后半夜才能到家。

    那天晚上已经是后半夜了,凉风飕飕,一轮明亮的月亮高挂在半空中。四周静悄悄地,没有一点声响。他们爷俩途经门前的大山,走在歪七扭八的山间羊肠小路上,冷风刺骨,睡意朦胧。

    忽然听见有几个人在说话,但也不甚听得清。我当时只有五岁的父亲问他爹是谁在说话。我爷爷吓了一跳,连忙捂住他儿子的嘴,闪身躲进路边的草丛中,附在儿子耳边说:“是鬼在说话,我们阳间的人只能听,不能插嘴。”吓得我父亲哆嗦着整夜再没敢开口。

    世间到底有无鬼?信则有,不信则无。我不妄下评判。

    第三个故事更离奇。我上初二时,班里转来一位甘肃农村的女生,她的话很多,快快地就成了我们那个圈子的核心人物。她说的那些富有乡土气息的故事,对我们很有吸引力。

    她说:在她们村有位接生婆很有名气。有天夜里,那接生婆已经睡着了,突然有人敲门。开了门,看见一个瘦瘦高高的中年男子,满面灰尘,忧心忡忡地候在门外。见了她,急切地说:“您老人家行行好吧,我媳妇在家生孩子已经二个时辰过去了,还没有生出来,恐怕是有生命危险,您能上我家里去帮下忙吗?”说完,只见他的泪水已在眼眶中打转。

    这位婆子本来就是个以慈悲为善的人,听完他的话后,二话没说,拿起接生包袱就跟他上路了。曲曲拐拐地不知走了多远,来到一个荒凉村子的一户人家。进了屋,里面非常贫寒。一位面色惨白的媳妇正处于难产之中。

    后来,在婆子的帮助下终于产下一个足月男婴。夫妻俩均感激不尽。临行前,那男子从木箱中拿出一块红色绸子作为酬谢。一番推辞后,婆子揣入怀中。

    然后,那男子就送她回家。刚走在半道上,忽然闻得一声鸡啼,男子顿时色变。他告诉婆子:不能再继续相送,要快速赶回家去,就此别过。

    那婆子睁开眼,看见家人差异地看着她的眼神,就把夜间发生的事说了一遍。家人说:你都昏过去一天一夜了。她从怀里一摸,却摸出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红纸……

    在那过去的岁月,文化普及可没有现在这么方便。那时,既没有书看,又没有电视和电脑。劳动人民亏得有那么丰富的想象力,要不早就寂寞无聊死了。

    记得在我七八岁的时候,经常停电。冬天的夜晚,家里的夜生活通常是用大铁盆乘上满满一盆入冬前采摘下来的未开放的棉花桃,再在上面浇上一壶滚烫的开水,人在上面用脚再踩上一通。大家就围坐一圈,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一边剥着棉桃,一边讲着鬼故事。静静的夜,昏暗跳跃的灯火,几个人手上做着活,屏声静气地听一个人讲着……

    那是很久前的事了,遥远得都有些不真实了。现在的孩子,一天到晚握着个手机,叫都叫不到跟前,前文中的画面恐怕只能在电影电视剧中才能见到了。

    这恐怕就是时代的进步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天使小鱼儿:父母是第一任老师,怪不得您思路开阔:+1:
      • 璡石:真的很有趣啊。我小时候也是这样,听一大群人讲鬼故事。坐在热炕头上闲扯。真好。
      • 灰姑娘的梧桐树:好离奇的故事,在偏远地区,也就是我小时候长大的地方,鬼故事总是妙趣横生。
      • 腾空万里:喜欢文章,我也是从小在奶奶家长大,奶奶在油灯下给我讲鬼故事。😊👍🌺🌺🌺
      • 霍出精彩:好逼真,我小时候也是听着大人们的故事长大的,好值得深切回忆!
      • 不惑而歌:你这些故事不知可否,但我听过的可能要比你这个真实些。😂
      • 暖格格:有意思,叔叔阿姨的本事不得了,把小鬼讲得惟妙惟肖,妙哉。

        现在的小孩,有了手机,没了一群人一起讲故事鬼哭狼嚎的趣味,童年时代的故事,久久放在心底,是温暖的念想,也是时代的印记❤
      • 陈雨池:关于鬼,我可以举出实例。如果说没有鬼的话,那就是所谓的灵魂。:hibiscus::hibiscus:
        知否知否我爱你:@陈雨池 你写成文章发给我看,好吗?☕
      • 长安古忆:深有同感,小的时候,最喜欢听爷爷讲的故事,听了很多很多,夏天的夜晚,农村常常停电,于是大家就搬凳子到外面,乘凉看月亮听故事,真怀恋那段时光。不但爷爷有很多故事,母亲的故事也有很多。而且她讲得绘声绘色,学的声音特别像,连父亲也不知不觉被她吸引而凑过来一起听,真好。
      • 山顶居士:写的真好,喜欢听你讲故事!我是你的铁粉哦老师!
      • 山顶居士:老师,你也会讲故事呀!好几天没看你文章了,前几天清明节有点忙!
      • 你健康我快乐_61fc: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 生活就是咚咚锵:棒棒哒!👍️
      • 乐健君:有了好父母才能有好孩子:+1:
      • 诗酒花茶仗剑走天涯:会讲故事的确令人羡慕,这些鬼故事,很吸引人😂🌺🌺
      • 穿越人生:看似讲鬼故事,其实是怀念那段旧时光。
      • 寒桦:好文!好文!:+1::+1::+1::clap::clap::clap:
      • 小胡子旅行者:煤油灯下的人影!岁月啊,岁月!
      • 显山露水:真有那么神奇呀?👏👏👍👍
      • 丹丘生_9115:小时候,夏天,在傍晚的时候,在门前的道田里洒上水,搬出桌椅,一家子就这样在道田里吃饭,晚饭后,天也渐渐暗了下来,我就睡在桌子上,听大人讲故事,然后听着听着就睡着,等我醒来已睡在屋里的床上了,叫大人讲故事已成了我小时候的一种习惯,
      • 静静的白莲:确实没听过,幸好有早上看的😂
      • 解_放:姐姐文章特点是开门见山、节奏快、尤其是特别的不做作,罕见的自然。还没见过你这么自然的作家。
      • 精进的医生:写得真好!🌺🌺🌺🌺
      • 精进的医生:小时候也常常听鬼故事啊!😀😀😀
      • 泥巴一一龙凤楼主:文笔优美,词语丰富。我学习了!
        不过,这鬼故事,不够惊险。接生那一节,到颇惊心。
        说鬼话鬼,要亲身经历。待有时间,我讲讲亲历。
        鬼为异物,并不是人人可遇。
        我,是信神者。自然,相信鬼魂。
        我毕竟体验了。可以说,人即鬼,鬼即人。只不过,在特定场景变幻而已!😁😍😍
      • 长亭外的夏小乔:💐💐💐💐🍎🍎🍎🍎晚上好,朋友。
        长亭外的夏小乔:@知否知否我爱你 晚安,朋友,做个好梦。🌙✨✨✨✨
        知否知否我爱你:@长亭外的夏小乔 小乔,晚上好。🍒🍒🍒🌺🌺🌺☕
      • 百样:这这张图片效果厉害,胆小的我不敢进😂😱
      • 芸窗月影:真没听过😀

      本文标题:我说的故事你准没听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yy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