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道学第七研究院!传统文化爱好者
大盂鼎上的“民” 意为“奴隶”泛指“黎民”

大盂鼎上的“民” 意为“奴隶”泛指“黎民”

作者: d65212c45023 | 来源:发表于2018-07-28 10:26 被阅读5次

甲骨文中是否有“民”字尚存在争议,但金文中的“民”字毋庸置疑,赫赫有名的大盂鼎便铭有一个极其珍贵的“民”字。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它于1849年在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一组)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为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大盂鼎共有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其中还出现了“正氒民”三字。据古文字学家考证,“正”意为通政;“氒”通“厥”,指四方;“民”即黎民,合起来意为“治理四方黎民”。

这个最初的“民”字隐含着一段残酷的历史。据郭沫若考证,周代金文中的“民”是一个象形字,它的上部是一只左眼,下部则是一柄“刃物”,这柄“刃物”正刺向眼睛。据西汉刘向所编《贾子·大政下》著录:“夫民之为言萌也,萌之为言盲也。“周人初以敌囚为民时,乃盲其左目以为奴征。”也就是说,周朝最初把战俘命名为“民”,并刺瞎他们的左眼,标志其为奴隶。

相关文章

  • 大盂鼎上的“民” 意为“奴隶”泛指“黎民”

    甲骨文中是否有“民”字尚存在争议,但金文中的“民”字毋庸置疑,赫赫有名的大盂鼎便铭有一个极其珍贵的“民”字。 大盂...

  • 临习《大盂鼎》

    2019.9.22 临习《大盂鼎》 继临习《毛公鼎》、《史墙盘》之后,临习《大盂鼎》。《大盂鼎》与《毛公鼎《史墙盘...

  • 碑帖分析——《大盂鼎》

    第一部:《大盂鼎》 1、观大鼎,视其精神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是西周时期的一种金属炊器。器内壁铸铭文1...

  • 大盂鼎

    又称廿三祀盂鼎,西周炊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器厚立耳,折沿,敛口,腹部横向宽大,壁斜外张、下垂,近足外...

  • 人?民?

    学大篆,见《大㿻鼎》有一民字,颇惊讶,其意为眼睛被木刺刺瞎之意,此奴隶主为便于管理所用之法,联想农妇常自称自己不识...

  • 西周|大盂鼎

  • 中国的宝鼎和宝鼎中的中国

    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中有司母戊鼎等,“宅兹中国”展中有伯吉父鼎,“礼和万方”展中有大盂鼎、大克鼎和子龙鼎等,科技的力量...

  • 大盂鼎大克鼎子龙鼎,鼎鼎有名

    国家博物馆开了一个新展“礼和万方”。展出的大盂鼎、大克鼎、子龙鼎、禹鼎等,近40件商周时期极具代表性的青铜礼器及其...

  • 临大盂鼎(大篆习作)

    中午和一同写字的姐姐一起来了篇儿长的。她写张迁碑,我临大盂鼎。写的时候痛快淋漓,写完之后腿肚子都哆嗦了。体格太怂,...

  • 大盂鼎的坎坷路

    一天,左宗棠把下属“ 孝敬”的一个青铜大鼎,转手送给了潘祖荫。潘氏视大铜鼎为传家宝,运回老家苏州珍藏。此后近百年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盂鼎上的“民” 意为“奴隶”泛指“黎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to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