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 话题太大,先写读书笔记,有空再写读后感
1920年,梁漱溟先生为北大开了一个课外班讲东西方文化,次年又去山东教育会讲同一个题目,同年,由两次课学生记录的笔记整理而成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出版。那年,先生27岁。
上个世纪初,面对西方文明,中国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根基动摇,中国正在亡国的边缘。有识之士都在努力思考:中国文化到底何去何从?中国如何能免于灭亡的命运?
这本书就是在尝试回答这些问题。如今离此书出版已过去了近一百年,沧海桑田,中国不是当年的中国,世界也不是当年的世界,再回头看先生当年的思考和预判,另有一番感触。
关于这本书的是非,先生自己已有很多反省写在其他著作中,此文不论及。
本书的开篇,先生说,一次北大某教授出国,欢送会上人人都说“把西方文化带回来把中国文化带出去”的套话,到先生发言,先生问:大家说了这些套话,到底中国文化何所指呢?以至当场无人回答,散场后胡适之和陶孟和对先生说:问题甚好,只是天气太热,大家不好用思想。这样直言坦荡的事大概也只有先生这样做人和学问都很牛B的人可以做吧。
事实上,这个问题就算天气不热也很难回答,一百年前先生提出来的问题,教今天东半球西半球飞来飞去互联网上日观天下大事的人来回答,并不见得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
全书先生从自己的思考来解答什么是西方文化,什么是东方文化(细化为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对比三种文化的来路与走向,点明世界未来文化的方向和中国人应当选择的路径。当然,答案是简单的,思考和论证的过程才是本书精华,即使抛开答案的对错不谈,这些思考在百年之后仍然足以发人深省。
问题的提出当然国人对西方文化的困惑。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知过程是从技术->学术教育->政治制度->文化根源。先是败于尖兵利甲后,惊异于西方的技术,以为把技术移植来就可以战胜西人了,结果无效;又发现原来人家的学术教育知识体系是技术的根基,于是也开办大学、学习科学,结果还是无效;再发现原来人家是民主政治,于是把皇帝老儿赶出紫禁城,想要移植人家的政治制度,这下乱得更吓人。这才终于发现,原来一切的科学、民主都是植根于人家的文化土壤的,我们的文化土壤并不能滋养科学和民主,直接移来竟然水土不符不能成活。
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先生的定义是“文化是什么东西呢?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生活又是什么呢?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Will)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于是,人生就会遇到三种问题:
第一种,可满足的,比如人要上天,原来不行,后来发明的飞机火箭就满足了这个要求;
第二种,满足与否不可定的,比如要别人爱自己或恨自己,对他心的要求能不能被满足这个自己是不能完全控制的;
第三种,绝不能满足的,比如长生不老。
对待人生的问题的态度决定了人生的三条路向:
第一路向:人生本来应该有的路向,即向前的,奋力去取得所要求的东西。比如嫌房子小就去建更大的房子。
第二路向:不求解决问题和改造局面,而就在此境地上变换、调和、持中求得自我满足,所谓随遇而安。房子小就想着庭院还满不错足以弥补屋子小的不足。
第三路向:向后的,遇到问题就从根本上取消这个问题和要求。房子小?谁嫌房子小?!
西方文化一贯是走第一路向的,一路向前,遇到问题就想着解决掉,因此,科学在西方极其发达,连政治制度也要讲究科学,要不断地向前发展。而中国文化是第二路向的。印度文化则是第三路向的,向宗教里寻求解决问题之道的。
三种文化并不是谁先谁后谁快谁慢的问题,而是完完全全三个不同的路向的问题。因此就算再给中国一千年,如果不跟西方文化接触,中国人也造不出飞机汽车。也因此,如果文化不改变,科学和民主就无法在中国成活。
这么说是不是中国文化就没救了,只好彻底舍弃掉了呢?此言为时尚早,先生进而论述三方的思想、哲学差异。
思想是“知识的进一步,是从已有的知识发生添出来的意思”,它包括哲学、宗教等等。哲学是“有系统的思想,首尾衔贯成一家言的思想”,先生把知识归于哲学的一支。而用唯识论又把知识分为三量:1)现量,即感觉,所见所闻所听所触;2)比量,即理智,抽象的理解概括;3)非量,即直觉。
以书法为例,一眼看到的白纸黑墨、字划结构,这都是感觉直接得来的,而从感觉而抽象,以后但凡看到这种就知道这是书法,知道有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这就是理智了,但见到一幅作品感受它的美丑,却是靠的直觉。感觉和理智都与人内心生命无关,只有感觉和理智上附着的直觉才与内心的生命有关。这个内心的生命,先生并没有具体解释,我理解这是与人生之乐、与幸福相关的体验。也就是说,人生的乐趣、幸福感全来自直觉。通俗地讲,饭菜的颜色滋味并不能让你幸福,知道吃下去的东西如此这般消化吸收成你身体的营养也不能让你幸福,只有食物所附的美味感和其中蕴含的健康信息能让你产生幸福感。
当三种文化发育各自的思想和哲学时,都从最基本的探求外界、自然宇宙开始,西方和印度将外界视为静态而研究,西方文化中理智取胜,一切宗教哲学统统被科学所掩杀,印度文化中感觉取胜,宗教大胜;而中国文化从开始就把外界静为动态的,所以产生了与西方和印度都完全不同的哲学,凡名词都只是抽象的、虚指的意味,比如我们都很能理解“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这完全是用直觉而非感觉和理智的。
回到人生的三个路向问题,前面说过,先生认为西方文化的第一路向是人类本来应该有的路向,但在物质文明还没有发达到足够的程度时,人类唯二的两位先觉,孔子将中国文化引向了第二路向,佛陀将印度文化引向了第三路向,致使这两种早熟的文化竟败给了西方文化。不恰当地比喻可以说西方是童年时候尽情爬树上房长身体的熊孩子,而中国是过早开始诗书礼仪进入成人世界的孩子,难免身体发育不良,印度则是身体还没发育就开始考虑生老病死人世轮回了。三个孩子打起来,结果当然是熊孩子大获全胜。
但西方的物质文明同样存在问题,一百年前正是资本主义社会陷于反复的经济危机不能自解之时,先生以为,一方面,机械化、社会分工和自由竞争这三大经济社会变革,造成西方极不合理的经济现象,经济对人性的戕害已经人所不堪;另一方面,物质文明的发展,让人类从人对物质的问题慢慢转入了人对人的问题,也就是转入了人生的第二个问题,对他心的要求。因此,第一路向将要走到死胡同,必要转到第二路向上来。
第二路向的引路者是孔子。先生对孔学概括为几点:
1)对生的赞美和热爱
2)不认定的态度,即不认死理,不以理推论,尤其是不以一理推论
3)一任直觉,作者认为“仁”即是指敏锐的直觉,恶则出于直觉的迟钝与麻痹
4)不计较利害,与仁相违的就是算帐的生活、计较利害得失的生活、功利的生活,这种生活都是无趣无乐的
5)追求生活绝对的乐、自得的乐、顺天理无私欲的乐
中国文化是以孔学为主的,但杂以其他,比如墨家,是先生重点批判的,比如佛家,是先生原来所信仰但后来反思放弃的,因此,中国文化在第二路向上走得并不完备,失了孔子的积极精神、刚勇之气,多了容忍和敷衍。
最后做结,先生认为国人该取的态度是:
1)坚决彻底地排斥印度的态度(因当时确有思想要用佛的出世态度,对西方的入侵逆来顺受,其实是驼鸟战术而已)
2)全盘承受西方文化(锻炼身体搞好发育问题才能生存下去)
3)批判性地重新拿出中国原有的文化(毕竟未来世界要拐向第二路向上来,而第二路向才是我们的拿手戏)
笔记到此,感触很多,暂时列些条目,以后详述:
-关于先生对生活的三方向之未来的预测
-关于西方第一路向是否走到极致,西方文化是否在近一百年已经解决了第一路向的问题
-关于互联网对全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关于印度文化是否只是宗教,尤其是佛教,以及印度人这些年在北美的发展
…………
网友评论